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名言警句
1、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名言警句摘抄
(1)、综合以上两条,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和“礼仪”。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这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此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教“礼”为基础,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3)、天行其健,独善其身。敏而好问,能者皆为师;诲人不倦,温故常知新公民道德格言公民道德格言。书山有路励志,学海无涯明心。才智创辟,从小热爱科学;琢玉成器,勤奋启迪聪颖。赞英雄有作为,学雷锋乐助人。遵规闻过则喜,尽职勇于批评。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工农兵学商,行行光荣。
(4)、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5)、今早雾霾蔽日,但是不要害怕,太阳依旧在云端。
(6)、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7)、法者,天下之仪也。因此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
(8)、(解读)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用于劝诫统治者。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9)、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海涅
(10)、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远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但丁
(11)、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跟一颗大钻石或珍奇的宝物一样受人欣赏。——作者:巴尔扎克
(12)、人们在行善时总是比他们在作恶时更迟疑不决。——张方宇
(13)、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跟一颗大钻石或珍奇的宝物一样受人欣赏。——巴尔扎克
(14)、当一部制定法所为之服务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这部法律也便会随之消失。
(15)、总是原谅,就总会遇到背叛。总是理解,就总会碰到不讲理。总是迁就,就总会遇到一厢情愿。做人有时候要有包容心,但也有时候就必须毫不退让。有些底线,是一步都不能让的,你一退再退,只会让人觉得好欺负。所以,为爱而容忍,为自己而坚守底线,这才是做人的道理。
(16)、释义:所谓法律,就是规范社会的各种行为,以此来明辩是非对错,是百姓生命财产的基本保障。
(17)、胜不骄,败不馁。名利求之须有道,得之欣然失莫悲。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竞争为乐,恬淡为乐,各得其所,各有其乐。
(18)、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盛我荣,国衰我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0)、(解读)出自《论语·卫灵公》。释义: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2、道德与法律的名人名言
(1)、Mankindcensureinjustice,fearingthattheymaybethevictimsofitandnotbecausetheyshrinkfromcomminttingit.
(2)、(解读)出处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三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民权初步,孙中山为了要实现民权主义,特别重视议事法则。是《建国方略》三书之一。
(3)、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4)、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5)、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社会民主d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6)、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
(7)、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8)、 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9)、民为邦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政得其民,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
(10)、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标准,向社会大众负责及不施压力威胁的态度——这些事让你终有所获。——李奥贝纳
(11)、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12)、法制不是法学家的产物,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产物,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立法者、执法者,在这过程中都起作用,但是司法活动说到底主要不是一个理论论证过程,而是一种职业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我要说,一个民族的社会创造了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
(13)、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管子·法法》
(14)、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是放弃自己的义务。一个人放弃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东西作补偿的。这样一种放弃于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于使自己行为失去全部道德价值。
(1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16)、(解读)出自《d的十九大报告》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17)、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刘向·说苑·政理》
(18)、(解读)出自《论语》。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19)、法律只能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用来解释为何会有“诉讼时效”制度)
(20)、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3、道德与法律 名言
(1)、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
(2)、(解读)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释义: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3)、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4)、“精卫无穷填海心”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5)、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6)、 “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悖”通“勃”,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7)、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8)、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苏格拉底
(9)、(解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里第一次提出了“法治”的定义。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就大致包含两个意思:其是关于法治的形式方面的,即法治的条件。其是关于法治的内容方面的,其核心是严格依照良好的法律办事。
(10)、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11)、(解读)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12)、(解读)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身心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天下太平。上自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13)、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4)、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盛我荣,国衰我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6)、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尼采
(17)、(解读)出自朱熹《朱子语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18)、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19)、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20)、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4、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名言警句大全
(1)、我们不能把法律当作吓鸟用的稻草人,让他安然不动地矗立在那边,鸟儿们见惯以后,会在它顶上栖息而不再对它害怕。
(2)、法律既没有也不应该给予私人杀死应处死刑者的权力,除非在极端残暴的犯罪情况下。否则,法庭就没有用了。
(3)、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哈罗德J伯尔曼
(4)、天行其健,独善其身。敏而好问,能者皆为师;诲人不倦,温故常知新。书山有路励志,学海无涯明心。才智创辟,从小热爱科学;琢玉成器,勤奋启迪聪颖。赞英雄有作为,学雷锋乐助人。遵规闻过则喜,尽职勇于批评。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工农兵学商,行行光荣。
(5)、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作者:佩恩
(6)、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
(7)、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
(8)、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9)、“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0)、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11)、用鼓励和说明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1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德国)黑格尔
(13)、(解读)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14)、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15)、己所不欲,勿加于人。洞察秋毫,爱恨有原则;唯贤是举,相伴无嫉妒。牢记前车之鉴,切忌功败垂成。团结友善,不该以怨报德;忍辱负重,理当平和气度。救危难济贫困,宽待人贵信任。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男女你我他,广为挚友;远近亲疏陌,一视同仁。
(16)、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下句为:治水者,茨防决塞,九洲四海,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
(17)、“寸寸河山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18)、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
(19)、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20)、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
5、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学校教育重要性的著名观点。意思是:能够使国家繁荣稳定的在人才,而能够培育成国家人才的在教化。同时指出,从事教化职业的是老师,而教化的基础是学校的教育。
(2)、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