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123句关于道德和法治的名言短句(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名言警句大全)

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名言警句

1、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名言警句

(1)、“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2)、我奉劝天帝(这里指朝庭)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3)、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您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您是品行人格,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元结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 波洛克

(6)、情、理、法,勿忘法为先;权、钱、责,切记责为重。

(7)、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8)、P“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9)、和而不同: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周而不比: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

(10)、(解读)纵览历史风云,细细品味历代王朝兴衰,我们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极为相似,其衰亡也经历了惊人相似的轨迹。

(11)、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是整个人生阶段的王者时期,就像人生四季的最美好的春天,实属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年华

(12)、(解读)释义: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出自《古今贤文合作篇》

(13)、(解读)出自周文王姬昌《周易》。释义: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

(14)、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5)、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16)、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英国政治家 伯克

(17)、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18)、《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9)、“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0)、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2、关于道德和法治的名言短句

(1)、(解读)出自《增广贤文(下)》人不走不亲,水不打不浑。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解读:两岸同胞同根同祖,虽然有一道台湾海峡将我们隔开,但是我们应该像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增进感情。

(2)、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P70阅读感悟)

(5)、――《论语·子罕》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6)、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7)、遵从法制点滴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顺应国律教化子孙莫因善小而不为。

(8)、出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出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10)、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法院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地方,法官是公平象征、正义化身。

(11)、           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12)、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13)、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14)、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15)、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16)、P34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的一句话,全句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解读)出自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释义: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18)、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19)、自己放弃自己的责任,其实就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一个人要真正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践行自己肩负的责任

(20)、在您的节日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

3、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名言警句大全

(1)、见到贤德的人就要作为自己的榜样,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以他为戒)反省自身

(2)、(解读)商鞅。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3)、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4)、师心好善善心渊,承恩阔步青云端。料君难恋神仙境,从事能忘我独贤。

(5)、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

(6)、(解读)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解释:民生问题是所有人民的幸福基础,推动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

(7)、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8)、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尼采

(9)、    “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悖”通“勃”,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10)、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儿之。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五代史·王建立传》

(11)、有如从朔风凛冽的户外来到冬日雪夜的炉边;老师,您的关怀,如这炉炭的殷红,给我无限温暖。我怎能不感谢您?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12)、 “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课本P31探究与分享)

(13)、我认为,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道德,虽然我不喜欢问。我知道我有。但我宁可天天教别人道德,而不愿自己实践道德。“把道德交给别人去吧”,这是我的座右铭。把道德送完了。你就永远用不着了。——马克·吐温

(14)、           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15)、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文明程度。

(16)、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故有父子、夫妇、兄弟相亲、相爱、相收、相恤者,不以利害患难而变易者,人之所乐也。

(17)、(解读)出自《d的十九大报告》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解读:针对一切分裂势力,全国人民对于分裂势力零容忍。

(18)、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五蠢》

(19)、综合以上两条,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和“礼仪”。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这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此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教“礼”为基础,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20)、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平。

4、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名言警句摘抄

(1)、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美国作家 爱默生

(2)、(解读)清.康有为《大同书》。释义:那些喜欢群聚而讨厌独处,相互扶持培植的人,人们心中所喜欢的。

(3)、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儿之。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五代史·王建立传》

(4)、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5)、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6)、(解读)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7)、           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8)、P66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的《病起书怀》

(9)、(解读)出自《论语·子路》。释义:指说出的事一定足以信任,恩仇必报,快意江湖。

(10)、释义:国与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11)、落红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1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13)、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却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14)、(解读)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用于劝诫统治者。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英国政治家 伯克

(16)、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

(17)、“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18)、——拿破仑恶习的最大害处,是贬抑了一个人的价值。

(19)、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20)、释义: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5、道德与法治名人名言古诗,还有谚语

(1)、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2)、在人际交往中,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3)、介绍:杰腊德·温斯坦莱(约1609—1652)是十七世纪英国掘地派运动的著名领袖和杰出思想家。

(4)、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当今社会,互联网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的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往、互动,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7)、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

(8)、P“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反腐倡廉重在标本兼治,廉洁自律务求身体力行。

(10)、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德拉克罗瓦

(1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

(12)、——泰戈尔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能够羞辱我们。

(13)、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课本P10相关链接)

(14)、水柳缆孤舟,飘飘万里秋。远风来不断,高浪去还收。菰苇萧疏折,烟云惨淡浮。赖如师德生,舟子亦多愁。——宋.傅察

(15)、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16)、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17)、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

(18)、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不行。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19)、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不盲目。

(20)、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1)、(解读)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释义: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2)、我们要养成学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的亲社会行为。

(3)、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4)、《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5)、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6)、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恕汉唾师德,酒徒拳伯伦。吾评此二士,颜子后无人。——宋.刘克庄

(8)、“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课本P45相关链接)

(9)、遵守法律,只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而高尚的道德观念是我们最高的追求。

(10)、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

(11)、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12)、说话要有根据,实实在在;行事要有原则,循规蹈矩

(13)、(解读)出自《d的十九大报告》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14)、 “中学道法园地”刊文欢迎大家免费转载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5)、“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1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执法司法状况,人民群众意见还比较多,社会各界反映还比较大,只要是不作为、乱作为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比较突出。(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7)、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法国思想家,法学家 孟德斯鸠

(18)、1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4老师是红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春蚕,吐尽自己最后一根丝线。

(19)、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

(20)、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解读)出自《慎子逸文》慎子曰:“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决塞,九洲四海,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说的是法律、法规、法令、法度、法治源自于人类的进化,并非空洞无物,天外来客,所以人们要学会使用法律法规知识治理家庭、单位、国家,使其顺势为昌,扬长避短,循序渐进。

(2)、 “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课本P31探究与分享)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