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名句解析
1、菜根谭名句精选及译文
(1)、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胭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2)、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3)、大意: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这时所有的甘美味道已全部消失。房事满足之后再回味性欲的情趣,那男女之间鱼水之欢的念头已全部消失。因此如常能事后悔悟,来做另一件事的开端时的参考,那就可消除一切错误而恢复聪明的本性,这样做事就算有原则,一切行为自然都合乎义理。
(4)、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5)、《了凡四训》里讲:“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6)、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
(7)、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8)、人生苦短,想做的事有很多,想得到的东西也不少,事实上,能做、能得到的却非常有限。
(9)、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10)、大意:为人处事以遇事都要让一步的态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而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的人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11)、大意: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所以一个有才学而又有修养的君子,万一不幸处在这种既被怀疑又遭忌恨的恶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略为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以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12)、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一旦面对宠或一旦面对辱(很多时候哪怕只是自己的一种感觉)的时候,都都这么容易把控不了自己,变得浮躁激烈、完全没了自己了呢?有的时候甚至全然忘记了自己究竟姓张还是姓王!
(13)、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14)、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5)、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7)、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8)、大意:关于欲念上的事,绝不要依靠职务之便,而苟且占为己有,一旦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关于义理方面的事,绝不要由于畏惧困难,而产生退缩的念头,一旦退缩就要与真理正义有千山万水之隔。
(19)、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
(20)、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2、菜根谭名句简短感悟
(1)、黄金从矿山上提炼出来,璧玉从顽石中雕琢出来,可见没有虚幻就无法得到真实。道理能从饮酒中悟出,仙人能在烟花丛里遇见,可见高雅之事也不能完全摆脱世俗。
(2)、白话文释义:过去的错误不可以保留,否则它会寻得机会再次萌发,其中的世俗之情终要伤害你的义理情趣;现在正确的也不可以过于执着,过于执着就会激起心中残存的私心杂念,如此则义理情趣又为情欲所控制。
(3)、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4)、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5)、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6)、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贱。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堂中,贼便化为家人矣!
(7)、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菜根谭·概论》
(8)、大意:一个伪装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无恶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所操守的名节,他的品格还不如一个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9)、《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其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细味此书,一则重温人间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来清醒一下被金钱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寻找到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
(10)、对于物欲享乐方面的事,绝对不要贪图得来容易便轻易尝试,人一旦放纵自己沾染非分的逸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对于义理方面的事,绝对不要因为畏惧困难而退缩,因为一旦退缩,就将和正义真理远隔千山了。
(11)、《菜根谭》100句经典名句,句句真谛,让你看透世间浮华!
(12)、当你站在一楼,看到的是满地的垃圾;而你站在二十楼,满城的风景,尽收眼底。
(13)、大意:豪奢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如何比得上贫穷节俭而有赢余的人呢;有才干之人心力交瘁反而招致大众怨恨,如何比得上愚笨的人安闲无事而能保全纯真本性呢。
(14)、中国处世奇书《处世悬镜》中提出:“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胆有识,大业可成。”
(15)、大意:当你心中刚一浮起邪念时,假如你能发觉这种邪念有走向物欲或情欲方向的可能,就应该立刻用理智把这种欲念拉回正路上去。坏的念头一产生立刻有所警觉,有所警觉后立刻设法来挽救,这是扭转灾祸为幸福、改变死亡为生机的重要关头,所以你绝对不可以轻轻放过这邪念产生的一刹那。
(16)、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17)、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18)、从前的人说:“放着家中的金银财宝不用,却模仿乞儿拿着锅沿街行乞。”又说:“突然暴富的贫穷人家,去向别人夸耀自己的财富,像是痴人说梦一样,其实哪户人家的炉灶不冒烟呢?”这两句谚语,前一句是用来忠告人不要蒙昧自己的本性,后一句是用来告诫那些夸耀自己财富的人,两者都是做学问的人所必须彻底戒除的。
(19)、大意:轻风吹过稀疏的竹子固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可是当风吹过去之后竹林并不会留下声音而仍旧归于寂静;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固然会倒映出雁影,但是当雁飞过去之后清澈的水面依旧是一片晶莹并不会留下雁影。由此可见,一个具备高深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然之性才会显现出来,事情过去之后,他的本性也就恢复原来的空虚平静。
(20)、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3、菜根谭名句解析及感悟
(1)、大意:人的一生有苦有乐,只有在苦难中磨练而得的幸福才能长久;在求学中,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怀疑的精神,有疑就去勘证,只有在不断考证中得到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2)、对于感情,莫求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对你甜言蜜语的人,未必靠得住,陪你细水长流的人,才有真感情。
(3)、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疑虑就影响自己的见解,不要固执己见而舍弃他人的忠实良言,不要因为个人私利而损害整体的利益,不要假借社会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愿望。
(4)、一个伪装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无恶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所操守的名节,他的品格还不如一个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5)、大意: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作人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把好处让三分给他人的胸襟和美德。
(6)、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子;天大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降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处世不必邀功,大公俱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菜根谭》简介:《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
(7)、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8)、注释:(百姓的)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0)、今泽: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如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
(11)、他们的这些由衷感悟的原创鼻祖,依旧还是老子——
(12)、跟朋友相处时,必须抱着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而作人处事也要存着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
(13)、左宗棠在江苏无锡梅园的题词: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14)、白话文释义:岁月光阴原本很长但是忙碌的人却觉得短促,天地之间原本很宽但是卑微的人却觉得狭隘,风花雪月原本便是安闲美好的,但是劳苦忧心的人自寻烦恼。
(15)、大意: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连以慈悲为怀的维摩诘和屠夫刽子手的本性也都相同;世间到处都有一种合乎自然的真正的生活情趣,连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与简陋的茅草屋也没什么差别,可惜人心经常为情欲所封闭,因而就使真正的生活情趣错过,结果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局面。
(16)、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17)、宠辱不惊着去看待门庭前的花开花落,心里必然会揣着一份尊重自然规律的淡然:
(18)、大意:求学问一定要除掉杂念,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如果立志修养品德却又流于功名利禄,必然不会有什么高境界的真实造诣;如果读书只是在吟咏诗词方面感兴趣,那一定会显得浮浅而没有什么心得。
(19)、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20)、张爱玲说过:“悲观者称半杯水为半空,乐观者称半杯水为半满。”
4、菜根谭句子
(1)、大意:假如要问我们的祖先是否给我们留下有恩德,就要看看我们现在生活所享受的程度是否高,假如确实高,那就算祖先累积下了恩德,我们就要感谢祖先当年留下这些德泽的不易;假如我们要问我们的子孙将来是否能生活幸福,就必须先看看自己给子孙留下的德泽究竟有多少,假如我们给子孙留下的恩惠很少,就要想到子孙势将无法守成而容易使家业衰败。
(2)、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3)、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4)、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5)、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6)、大意:一个天性善良、心地纯洁的乐观主义者,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而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心胸开朗的达观主义者,待人接物都抱着宽大为怀的态度,因此他把万事万物都看得很正常而毫无邪恶。
(7)、大意:在困苦时能坚持原则把握方向,当问题解决时自然能得到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只有这种喜悦才是人生真正的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有过分狂妄的言行,往往会因此而跟他人结下冤仇,种下日后发生祸患的悲剧根苗。
(8)、注:自己帮助了别人不要记在心上,但自己对别人的过错却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不能忘记,但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则必须忘记。经典鸡汤,老生常谈却很有用。最后一句不赞同。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必须记住,并分析为何被别人记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9)、大意:要想制服邪恶必须先制服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己内心之恶制服之后,一切其他邪恶自然都不起作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动的情绪,这样所有外来的横逆之事自然不会侵入。
(10)、大意: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11)、大意: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一点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就会变得懦弱,原本聪明的头脑就会被蒙蔽得很昏庸,原本慈悲的心肠会变得很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会变得很污浊,结果就等于毁了他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先贤一致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脱物欲度过一生。
(12)、玩物丧志:沉迷于玩赏珍奇宝物而丧失了本来志向。意思是:有德行的君子虽然不因为沉溺于外物而消磨意志,也常常借助外物调节心境。
(13)、注:被透支的生命,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我们。
(14)、人生在世,不与小人争高低,不与泼妇谈是非。
(15)、时光有限,流年易逝,减去不必要的社交,减去不必要的欲望,学会断舍离,简单生活,只做喜欢的事,只交喜欢的人。
(16)、大意:一个普通老百姓只要肯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帮助他人,就等于一位有实际爵禄的公卿宰相受到万人的景仰;反之一个达官贵人假如一味贪婪权势而把官职作成一种生意买卖欺下矇上,那么这种行径的卑鄙就如同一个有爵禄的乞丐那样可怜。
(17)、大意:如果家里的人犯了什么过错,不可以随便大发脾气乱骂,更不可以用冷漠的态度进行冷战而不管他,如果他所犯的错你不好意思直接说,就要假借其他事情来暗示让他改正;如果没办法立刻使他悔悟,就要耐心等待时机再殷殷劝告。因为循循善诱,就好像春天温暖的和风一般,能消除冰天雪地的冬寒,同时也像温暖的气流一般能使冬天冻得如石块的冰完全融化,这样充满一团和气的家庭才算是模范家庭。
(18)、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19)、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20)、大意:一个人的荣华富贵,如果是从高深的道德修养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的野花,会不断繁殖绵延不绝;如果从建立政治功勋中得来,那就如同生在花园中的盆栽一样,只要稍微移动,花木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若靠特权或恶势力而得,就如插在花瓶中的花,由于根没有深植在土中,很快就会凋谢。
5、菜根谭经典名段
(1)、大意:一个富贵家庭待人接物应宽大仁厚,而很多人却刻薄无理,这种人虽身为富贵之家,可他的行径却与贫贱人相同,这如何保持富贵的身分呢?一个才智出众的人,本应谦虚有礼不露锋芒,可许多人反而夸耀自己的本领如何高强,这种人虽表面聪明,其实他们的言行与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样,他的事业到头来又如何不败呢?
(2)、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面前的天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译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3)、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4)、《菜根谭》100句经典名句,句句真谛,让你看透世间浮华!
(5)、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字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6)、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7)、大意: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8)、大意: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9)、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
(10)、大意:不论作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就是不要做得太绝,这样造物的上帝不会嫉妒我,甚至于最愿与人恶作剧的鬼也不会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一切功劳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为此而招致外患。
(11)、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12)、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观,诚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13)、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14)、大意: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15)、《吕氏春秋》中说:“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众人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从来没有不成功的。
(16)、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17)、要么是情不自禁地激动万分,要么是面红耳赤地义愤填膺;总之是心有很强很明显的不安。
(18)、贾平凹曾说过:“会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19)、《菜根谭》这本书,由明朝文人洪应明所写,随手翻阅,往往三言两语,道出处世为人的道理与智慧,读来口齿留香。
(20)、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1)、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济盗粮矣。
(2)、是人,所以对可能身心遭遇大祸患会倍加重视和谨慎,是因为身心是生命之根本;没了自己的这个生命之本,缘何又会去担忧它可能会遭遇大祸患呢?
(3)、版权说明:本文来自星云禅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触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删除。
(4)、磨炼自己的意志应当像炼钢般反复冶炼,如果急于成功就不会有高深的修养;做事要像拉开千钧大弓般努力,如果随便发射就无法建立宏大的功业。
(5)、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6)、静世界纷纷杂杂热热闹闹,缺少的就是一份安静。环境不静,人心也不静。
(7)、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8)、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9)、家里的藏书不多,但是已经读不完了。也没多余的地方放,接下买书是个大问题。现在对于读书已经不太迷信了,相对于其他生活方式,书式生活也不容易。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自娱自乐,我们一贯被教育读书没有目的,不要功利性地去读书,所以导致了读书就是了自嗨,并不输出知识和价值观。但是现在随着知识付费风潮的浪起云涌,很多读书人发现原来读书还可以转化成生产力和资本,于是各种贩卖知识的APP和公号都起来了。阅读直接跟生产力挂钩,导致了很多读书人把阅读直接变成了知识贩卖机。读书是最功利性的读法,三下五除二就拆解成了各种知识点,恨不得把一本书大卸八块,直接拉街上当猪肉卖。
(10)、大意:对于一个事业失败而感到心灰意懒的人,要使他恢复当初奋发上进的精神;我们对于一个事业成功而感到万事如意的人,要观察他是否能永远维持下去。
(11)、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
(12)、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13)、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14)、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15)、书上说: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16)、再故,如道一般的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会不屑那些能让人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的五色、五音、五味、畋猎、奢货之类。
(17)、大意:别人富有我坚守仁德,别人有爵禄我坚守正义,所以一个有守有为的君子决不会为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收买。人的智慧一定能胜大自然,意念可转变受到蒙蔽的气质,所以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决不会向命运低头。
(18)、德国作家洛蕾利斯曾在书中写道:“有仪式感的人生,才让我们切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仪式感,不是矫情,而是对生活的尊重。
(19)、与宠辱皆惊完全相悖的反义词,自然就是宠辱不惊了。
(20)、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咏,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1)、《菜根谭》100句经典名句,句句真谛,让你看透世间浮华!
(2)、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3)、(本文简析10句《菜根谭》经典名句,翻译来自网络,个人解读部分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欢迎批评。)
(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5)、因为道的本性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故能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因此,夫唯不争,故无尤。
(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之人,必有福田。——《围炉夜话·第十五则》
(7)、人只一念私贪,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8)、大意: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9)、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灌足,如何超远;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10)、言下之意,宠辱皆惊=最常见也最普遍的俗人、凡人;如若能够在面对宠辱时既不会惊也不会乍了,那就不是个一般的人了!
(11)、注:立身处世如果不把目标放得高远一些,就像是在灰尘里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怎能超凡脱俗?眼界决定人生的高度和境界。
(12)、 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中如此总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13)、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14)、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虑,不知不饥不寒之虑更为甚。
(15)、言下之意,凡人中所以不乏卑躬屈膝、卑微低贱、甚至投机钻营者,恰是因为如此。
(16)、大意: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7)、遇事稍微有些不如意,就去想那些处境不如自己的人,那么怨恨就会自然消失。心中稍微有些懈怠的念头,就去想那些比自己强的人,那么精神就自然能振奋起来。
(18)、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