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运用小技巧
1、关联词运用小技巧是什么
(1)、......就...... ......于是......
(2)、( )地球有吸引力,( )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
(3)、小姑娘( )收拾东西,( )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我。
(4)、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作文中运用,进一步加强学习效果。
(5)、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再重复了。(前因后果)
(6)、接着上面的句子看,两个分句是表达转折关系,那么,表达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有: 虽然…但是…… 可是…… 尽管…还是…,那么我们选择任何一个放入,读一下,哪个更通顺,便填入。
(7)、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8)、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9)、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10)、(习作范文)小学部编版语文3-6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范文(带点评)
(11)、(3)关联词语在句子里的位置是有讲究的,有一类关联词语既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又可以放在“谁”的后面;另一种关联词语的位置则相当固定,不能随意调整。关联词语的位置如果放得不对,就会使句子不通顺,意思不清楚。
(12)、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13)、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14)、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15)、例: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16)、邱少云( )让烈火烧身,( )挪动一寸地方。
(17)、( )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 )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1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19)、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20)、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2、关联词到底怎么用
(1)、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2)、( )我们坚持改革开放,道路( )越走越宽。
(3)、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4)、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5)、学习(不仅)需要正确的方法,(还)需要刻苦。
(6)、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7)、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8)、既然…那么………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9)、( )考了九十多分,他( )不开心。
(10)、指:句子中通常有两种行为,但更偏向另一种行为,一般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11)、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
(12)、即使遇到更大更多的困难,我也一定要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13)、王老师( )严格要求我们,( )严格要求自己。
(14)、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
(15)、如果…就…要是…就…假如…就…倘若…就…即使…也…
(16)、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
(17)、姐姐( )会唱歌,( )会跳舞。
(18)、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
(19)、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0)、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3、关联词的用法技巧讲解
(1)、因为(由于)......所以......
(2)、( )自己吃亏,( )做违反原则的事。
(3)、填入关联词后,通句读一遍,检查句子是否通顺,表达的意思是否变化。
(4)、表示选择的关联词是:不是......就是......
(5)、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6)、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7)、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8)、第一句是因果关系,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第三句是条件关系。
(9)、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
(10)、武警战士与歹徒搏斗时,( )牺牲自己,( )让群众受侵害。
(11)、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都……、
(12)、由于有了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所以小明的学习进步很快。
(13)、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14)、这句话中,打好基础、巩固难点,是学习中连续的事情,要以一步一步接着完成,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句子之间是承接关系,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
(15)、夏天的天气是变幻莫测的,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阴天,一会儿瓢泼大雨,真是娃娃的脸啊!
(16)、指:句子中通常有两种行为,但更偏向另一种行为,一般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17)、(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我们的生活( )会有意义。
(18)、不但......还 不仅......还
(19)、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0)、小战士( )被敌人活活打死,( )说出军队的秘密。
4、关联词的巧妙运用
(1)、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2)、☞怎么让孩子坚持写日记?给老师家长一份完整总结!(附范文)
(3)、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4)、各个分句之间的内容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是相对或相反的。
(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件或情况,并要从中选择一种。例如:
(6)、是指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7)、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8)、这个句子中两个分句的含义是“奶奶年纪大”,后面说“行动麻利”,正常情况下年级大应该行动迟缓,但是奶奶行动却麻利,可以判断出是转折关系。
(9)、之所以没人违抗哈尔威船长的意志,是因为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前果后因)
(10)、( )钱再多,我们( )不能随便乱花。
(11)、(1)弄清两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再从已知的关联词语中选取相适应的一类
(12)、或者转折关系,所以选取一个舍弃一个,用与其,后面的程度会有所增加和还字不冲突,所以用与其……不如。
(13)、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14)、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
(15)、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16)、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17)、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18)、既然…那么………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19)、(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帮助,(所以)小明的进步很快。
(20)、 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5、关联词填空的诀窍
(1)、表示并列的关联词是: 一会儿......一会儿......
(2)、( )你的学习再好,( )不能骄傲。
(3)、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4)、关联词语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5)、我先打开一个盒子,然后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6)、无论……都…… 因为……所以……
(7)、这句中,晴天、阴天、大雨,都是指天气的,他们是同类并列,所以也是并列关系。
(8)、做题时,要先知道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看它是属于哪种关系的,然后在括号里填写上适合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要记住不能改变意思。
(9)、( )困难多大,他( )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
(10)、与其……不如…… 只有……才……
(11)、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2)、表示选择的关联词是:......宁可......也不
(13)、填出关联词以后多第几遍,觉得通顺了才行。
(14)、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5)、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6)、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17)、在这句中,爷爷看试卷、表扬我这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并列的,所以也是并列关系。
(18)、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19)、一会儿......一会儿 是......也是......
(20)、他( )普通的浏览,( )一边看一边思索。
(1)、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2)、 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3)、雨来( )牺牲自己,( )向敌人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地。
(4)、表示并列的关联词是:不是......而是......
(5)、这句中,存在老师责***,和撒谎骗人两件事需要权衡选择,在这之间,“我”选择前者,宁愿被老师责***,放弃后者,所以这句话为选择关系。
(6)、( )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你( )要自觉去做。
(7)、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8)、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9)、作为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都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10)、 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11)、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12)、老王既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养到这么大。
(13)、拿到两个分句,我们先仔细读一读他们各自的含义,观察两个句子所描述的事情之间的联系,看看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还是递进,还是选择。
(14)、除了上面几个表示递进的关联词,常见的递进关联词都有:
(15)、填入关联词后,通句读一遍,检查句子是否通顺,表达的意思是否变化。
(16)、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而且…… 不仅……还……
(17)、......才...... ......便......
(18)、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19)、这句中,先是说老舍对每篇文章要求深,再次上升到他对每个句子都要千锤百炼。后面的分句更加推进,所以,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
(20)、我们判断出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表达该关系的关联词中选择一个读起来通顺的关联词填入。
(1)、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2)、例如:“我们努力学习,期末取得优异成绩。”
(3)、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今天下雨了,我们( )要去探望李老师。( )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 )吸引了很多游客。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 )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 )应该准时去找他。刘胡兰( )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d的机密。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他( )牺牲自己,( )暴露d的组织。同学们( )走着,( )谈论着。(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4)、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累了一点,( )感到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