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98句关于农事谚语大全有哪些(农事谚语大全及句意)

关于农事谚语大全

1、关于农事谚语大全摘抄

(1)、男人是搂钱的耙耙,女人是存钱的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就怕匣匣没底。

(2)、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

(3)、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4)、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语言,候鸟,昆虫的出没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时令的变迁:家燕惊蛰始见,立冬南飞;

(5)、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6)、古人老辈人留下来的农谚还有很多,像:“白露种葱,寒露种蒜,八月种菠菜”、“葱怕雨,韭怕晒,杨树开花种苋菜”、“沙地萝卜肥地菜”,“稀种萝卜密种菜”、“萝卜要过冬培土不漏风”、“霜降不刨葱,越长越心空”、“刨蒜不出头,出九长独头”、“秋分出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等等。这些农谚俗语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是拿到我们现在还是可以去参考的。

(7)、正月施肥长花,七月施肥长果,冬季施肥长树。

(8)、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9)、当然,这句农谚也是分地区的,有的地区夏至栽红薯就有点晚了,生育期缩短还会影响产量。但有的地区,温度没有达到15度以上,是不能栽种的。例如,像在4月下旬-5月中旬前期温度较低地区,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栽种时,将4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商品率和产量,种植密度建议在4000株/亩左右,株距20厘米即可。

(10)、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苏、浙等)立冬晴,一冬淋;立冬淋,一冬晴(闽)立冬晴,一冬干(浙)立冬晴,雪凝多(贵)立冬睛干冬,立冬落烂冬(皖)立冬晴,一冬淋;立冬落,一冬渴(贵)立冬晴,有冬干;立冬雨,要烂冬(湘)立冬晴,晴一冬;立冬雨,会烂冬(赣)立冬晴,冬雪少(桂)立冬晴,大旱情(湘)立冬之日半天晴,冬季干得起灰尘(贵)立冬晴,柴火堆满城;立冬阴,柴火贵如金(赣)立冬出太阳,今冬无雪霜(陕)立冬晴,茅草放满坪;立冬雨,茅草贵过金(桂)立冬出日头,夏天冷死牛(湘、粤)立冬晴,雨鞋挂断绳(湘)立冬三日阳,谷子堆成仓(桂)立冬阴,一冬阴(苏)立冬阴,一冬温;立冬晴,一冬风(冀)立冬暗,禾谷倒田坎(赣)立冬无雨对未来天气的变化的气象谚语有:立冬无雨一冬睛(苏、浙、湘等九省)立冬无雨多晴天(闽)立冬日子晴,就有一冬晴(赣)立冬逢晴少雨雪(湘)立冬无雨冬至晴(赣)立冬之日半日晴,冬季干得起灰尘(贵)立冬无雨一冬晴,要落三回没稻根(沪)立冬无雨一冬干(桂、赣)立冬无雨一冬睛,立冬有雨一冬淋(湘)立冬无雨一冬净,立冬有雨遭遏年(粤)

(11)、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12)、继续抓好春繁工作,赶在夏季来临之前能繁殖两窝,以便安全渡夏。同时,抓好兔瘟预防针注射,防止兔瘟的发生。

(13)、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

(14)、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15)、冬天要忙,土壤改良。  冬季修水利,正是好时机。  沟成网,地成方,沟渠路旁树成行,排灌路林四结合,配套工程效益强。  有沟就有路,有路就有树。  冬季多挑一担土,夏天少担一份忧。  洼地修台田,不缺小米饭。  生地坏地三年修,十年岗洼一样收。  年年修地堰,一亩顶亩半。  大沟通小沟,旱涝保丰收。  挖地如挖粮,整地如修仓。  水土不下坡,粮食打得多。  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地埂加一寸,等于上茬粪。  修畦如修仓,跑水如跑粮。  地堰抬抬头,吃穿不用愁。  保土保水如保命,治山治水如治家。  人治水,水治人,人不治水水治人。  跑土如跑粪。  地埂不修,有田也丢。  山地破了唇,跑了金和银。  山地塌了堰,跑了粮一半。  山上开荒,山下遭殃。  山上光,年景荒。  山上和尚头,清水断了流。  山上开一线,山下冲一片。  穷山不治,恶水难服。  挖掘机,真厉害,千斤泥土一剜就起来,水旱两用真痛快。  要把水找,掌握技巧。  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  湾对湾,水不干。  两沟相交,泉水滔滔。  山扭头,有水流。  冬天人畜均莫闲,拉脚打工能挣钱。  立冬温渐低,管好母幼畜。  哺乳幼畜要长好,管好母畜第一条。  冬天少农活,草料要斟酌,粗料多,精料少,但是不能跌了膘。  立冬小雪到,鱼种池塘管理好,组织劳力积肥料,来年饵料基础牢。  立冬花(卉)衰护根苗,剪枝壅土根覆草。

(16)、花生缺硼也会造成花生空壳,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就算开花结果了,籽粒也不会很饱满,对产量影响也是很大的。建议,在花生苗期、开花前、结荚各喷施一次螯合硼,每次喷施一桶水加30克硼肥即可。

(17)、好钢用在刀刃上,好肥用在攻穗上。麦追黄芽谷追节,玉米追的七个叶。冷田热底,增产无比。

(18)、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19)、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20)、早中耕,地发暖;多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抗涝旱。早耕有三好:烂泥、杀虫又死草。

2、关于农事谚语大全有哪些

(1)、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2)、"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意指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或阴雨连绵,冷风阵阵。

(3)、    立了冬,把地耕。    田要冬耕,羊要春生。    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庄稼抵一年。    冬耕宜早不宜晚。    冬天耕地好处多,除虫晒垡蓄雨雪。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冬天耕下地,春天好拿苗。    粮田棉田全冬耕,消灭害虫越冬蛹。    冬天把田翻,害虫命“归天”。    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秋冬多耕地,来年多打粮。    土地耕得深,瘦土出黄金。    深耕细耙苗儿壮。根深不怕大风刮。    豌豆一条根,只要耕得深。    麻田搞深翻,麻秆顶破天。    要吃丰收瓜,冬天把窝挖。    隔冬挖好南瓜窝,南瓜结得大又多。

(4)、大麻种得早,树小实又饱;大麻种得迟,树大实又秕。(河南)

(5)、一株不治害一片,今年不治害明年。人人防治病虫害,保证庄稼不受灾。人人一把火,螟虫无处躲。

(6)、放水要看天、看地、看庄稼,不可随心所欲,还要根据地势、水情、节令等重要因素来适时地进行灌溉,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

(7)、棉花土肥雨水多,正枝打杈好收获。棉花不打顶,桃少枝叶盛。

(8)、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夏满芒夏暑相连)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处露秋寒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雪雪冬小大寒)

(9)、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10)、露地蔬菜定植。谷雨前定植阳畦育苗的番茄、黄瓜、大白菜等作物,要浇暗水覆盖地膜,促进缓苗,定植前7-10天要进行低温炼苗,以适应露地的生长,同时喷鲁化水溶肥料,提高抗病性和耐低温性。

(11)、茬口换好,米面吃饱;茬口不换,丰年变歉。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

(12)、钙和硼的作用刚才已经说了,我们也可以结合三遍药来一同补。前期,如果忘记了或没补,也可以在下针入土形成荚果以后喷施螯合钙和螯合硼,这样也能减少空壳和烂果的比例。

(13)、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注:五月十三是雨节。传说关公磨刀杀曹操。

(14)、⑷防病虫、保春梢:重点防治疮痂病、溃疡病、炭疽病、红蜘蛛、花蕾疽、金龟子等。

(15)、茬口换好,米面吃饱;茬口不换,丰年变歉。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

(16)、“图相因,买老牛,爬坡上坎要人搊(搊的意思是用力推)”是一句很诙谐的方言,让人忍俊不禁。蕴含朴素智慧的方言,往往善于用浅显的比喻来说明道理。农人要耕田,为了省钱贪便宜,买了一条骨头快散架的老牛,结果不但不能耕田,反而它上高点的坎都需要人去推一把,岂不是因为贪小便宜而误了事么?有时候便宜是诱人的,但要冷静下来掂量掂量,省这几个钱到底值不值,如果买来的货效率低下,还要倒贴人力物力,还不如一次性买贵点的,毕竟省心嘛。买牛如此,搞专业音频视频工作的人买电脑莫不如此,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对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是巨大的。

(17)、另外,像花生和大豆这种有根瘤菌的作物,一定要补充点钼酸铵,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形成侧根和根瘤菌。我们不小小看这个根瘤菌,它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氮肥工厂,能够把空气中的氮转化成能够被植物吸收的氮肥,供植物利用,对产量的提高帮助很大。

(18)、投稿邮箱:381704878@qq.com

(19)、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20)、山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生土变熟土,一亩顶两亩。旱田改水田,一年顶三年。沙土掺黑土,一亩顶两亩。

3、农事谚语大全及句意

(1)、交春晴一日,耕田唔使(不用)力(气候好)。

(2)、一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开冻,八九燕归来,数九尽耕牛遍地走。

(3)、一二九不山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开冻,八九燕归来,数九尽耕牛遍地走。

(4)、云向东,雨腾空;云朝南,雨成团;云朝西,披蓑衣;云向北,雨没得。

(5)、“白露难得十日晴。”(陕)“滥(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川、鄂、湘、粤、)“雨打白露,天天溜路。”(苏)“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川)“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赣、川)“白露无雨,秋雨少。”(陕)“白露不下雨,干到重阳底。”(赣)“白露无雨,寒露风迟。”(湘、桂)“白露无水,百日无霜。”(粤)。

(6)、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7)、"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下雨地方打雷,传到无雨的地方,人们虽然先听到雷声,但也多半是无雨或少雨天气。

(8)、油是精神盐是劲,粮食增产要靠粪。要得庄稼好,须在粪上找。

(9)、白露棉花好长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顶有花香,全田后劲足,不衰又不狂。

(10)、田不冬耕不肥,地不冬耕不收。冬耕深一寸,春天省堆粪。

(11)、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12)、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13)、黄土压上沙,好似孩儿见了妈,黑土掺黄土,增产一石五。

(14)、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15)、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

(16)、每年3-4月份也是大蒜锈病和蒜蛆危害的高发期,蒜蛆我们可以先用清水将整个蒜田漫灌一遍,这样幼虫会向地表移动,当水刚刚消退后,马上浇第二遍水同时每亩加入5%虱螨脲悬浮剂300-500毫升或5%氟铃脲乳油300-400毫升,就可以有效铲除蒜蛆;锈病、干尖黄叶可以选用三唑酮或戊唑醇或苯甲丙环唑+氟环唑或氟硅唑+芸苔素+氨基酸肥料或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氟环唑+芸苔素内酯来防治。

(1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8)、“上等之人听字眼,中等之人听声音”,当年说书很流行,这是说书人形容底下的听众。犹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样,听众的理解力总是有区别的,不可能人人都把说书人的意思全领会。最可怜的还有“下等之人不会听,䀦起两个牛眼睛”,“ 䀦”字在普通话中为生僻字,但在四川方言里却是常用字,意为睁大眼睛。川人又把大眼睛圆睁着戏谑为“牛眼睛”,因此不仅语带幽默,还把处于理解力之外的听众洗刷了一番。

(19)、麦锄三遍一包面,豆锄三遍角成串,棉花八遍桃连串。

(20)、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4、关于农事谚语有哪些

(1)、⑸控春梢:对旺长的落果树的梢30-40厘米强摘心,柑桔类丛生状春梢只留2-3条生长中等春梢,其余全部疏除。

(2)、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清明秫秫谷雨花。注:秫秫指高粱,花指棉花。

(4)、春分阳光照,一年好赚十年钞,因为春分这天好天气,预计外出打工雨天少,做工多,挣钱多,一年能挣十年钱,

(5)、配置方法:拌种或苗期使用0.2%的钼酸铵,也就是5克左右的量,促进根系生长,形成侧根和根瘤菌。

(6)、种子换,产量变。一年平,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7)、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8)、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

(9)、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10)、 地利,是指农业生产中的土、肥、水各个环节的重要经验。土地、肥料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11)、    农谚是一种充满故土味,指导人们生产生活,长盛不衰的地方乡土文化,是一种不经意的传播速度很快的文化,是一种被人们极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很受人们的欢迎和传承。

(12)、征稿:摄影,国画,油画,水彩画,漫画,书法,文学作品,免费刊载

(13)、七晴八不晴,九日放光明;七下八不下,九日渐渐大。

(14)、但是,我个人感觉翻蔓也好还是提蔓也好,它都是打破了原有的生长序列。有农民朋友会说2-3天就恢复过来了,不影响下面的果实二次膨大。但是,通过这些的实践表明,我们第一次提蔓或翻蔓恢复是很快,但第二次和第三次翻蔓或提蔓,恢复就很慢了。因为,这时候田间都已经密不透风了,出现郁闭的情况。这样我们翻过来的秧叶和秧苗全部都堆积在一块了,就会导致一些叶片见不到阳光,出现干叶和烂叶的现象,影响营养物质积累,影响产量。所以,我们要是想采取提蔓或翻蔓的方法来控制毛细根的影响,最好在每年的8月底前完成。当然,这个也分地区,时间上有差异,尽量在密不通风之前完成。刨蒜不出头大蒜也是外来物种,原产于西亚和中亚,属于浅根性作物,没有主根,发根部位为短缩茎周围,外侧最多,内侧较少。

(15)、伏里三场雨,秋天不用看;不锄打八斗,一锄打一石。

(16)、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17)、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18)、"冬至无雨一冬晴"。意指冬至这一天的天气与整个隆冬天气及农事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冬至这一天无雨,则整个隆冬多为晴天。

(19)、     谚语是劳动人民知识智慧的结晶。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仓颉,仰观天象,俯察万物,根据鸟兽足迹创造了象形文字,开创了人类五千年文明。同时他又通过观天象,察万物,结合地理、农耕、气候变化等现象,长期积累反复总结,指导阳武部落及众多的人们占地利,应天时,顺天意,发展生产,开创生活,促进部落和华夏民族繁衍不息。农谚也从此开始广为传播。千百年来,仓颉故里的人们,传承弘扬仓颉精神,把人民群众中广泛口口流传,言简意骇的固定短语说传下来。通俗明了、朴素,朗朗上口的语言(顺口溜),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包罗万象,如气象、农时、农事、做人等等。它是经过实践总结,千锤百炼,并用简朴、明了、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5、农事谚语有哪些农事谚语有

(1)、肥田种棉花,高田种芝麻,剩下的瘦田就把黄豆撒。

(2)、寒食刮了坟头土,大旱四十五。注:清明共四天,第一天为大寒食,第二天为二寒食,第三天为三寒食,第四天清明。寒食是扫墓的节气,这两天刮大风今后可能要大旱。

(3)、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不冻,冷到芒种。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4)、初三有雨,上半月雨多,十六有雨下半月雨多。

(5)、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6)、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7)、六月看谷秀。注:农历六月初六前后谷子就要秀穗。

(8)、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收成抵一年。三道犁头三道耙,穗子长成狼尾巴。今年不翻冬,明年粮仓空。

(9)、麦喜三月三场雨,有钱难买四月旱。麦湿梢,收得好。

(10)、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不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

(11)、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为此,农民们根据多年来对天时节令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概括出了无数经典的农业谚语,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天气预报”,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12)、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13)、两勤夹一懒,想懒不得懒,两懒加一勤,想勤不得勤。

(14)、麦连十年没几颗,棉连十年无花朵(要轮作)。

(15)、六月六秋,早收晚丢。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16)、走进白露这段清亮剔透的节气,自己也真得幻化成一颗喁喁滚动的露珠儿,成为伊人视野中的一枚装饰……你说,站在八月的边缘,那记忆的红雨伞会自然而然地淌过那片情绪的草地,把我俩罩成一方乡谚里的典故。然而,大颗的雨点,大片的蝉声和蛙鸣依然密集地淋漓而来,你会跟紧我那淤泥滩上斜斜的鸭竿吗?

(17)、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粮食就是农民的命,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量总是会受到天气变化和管理方法的影响。老辈人在长期劳作中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流传下来,马上就要到谷雨了,“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有哪些实用的经验呢?今天分享几个给大家,看看老辈人说得有没有道理!谷雨点花生花生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原名落花生,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喜欢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

(18)、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爱谚语,因为谚语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活实践之杰作;我爱谚语,因为谚语总结了人们生活的过去,又指导着人们生活的未来。但愿本文所汇编的农谚能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