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
1、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简介
(1)、荀彧(字文若),颍川大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2)、许攸(字子远),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因言语张狂被曹操大将许褚所杀。
(3)、袁绍上将,河北名将。与曹军交战时连败张辽、徐晃,后被关羽所杀。
(4)、(182年12月22日-252),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二十二代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5)、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牧。参加过攻打黄巾军及讨伐董卓的战争,与袁绍为争夺北方连年交战,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绍打败,自焚而死。
(6)、夏侯渊(字妙才),曹氏家族的猛将,是曹操帐下主力军,武艺及带兵打仗出类拔萃。
(7)、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8)、费祎(字文伟),巴蜀俊杰,治政能力高超。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
(9)、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就在这间茅庐中,诸葛亮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
(10)、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11)、197年在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12)、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13)、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
(14)、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15)、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16)、其余代表事迹:三英战吕布,北海救孔融,赚城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刮骨疗伤,玉泉显圣等
(17)、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人。汉灵帝时为中军校尉,领导皇宫禁卫军,灵帝死后,他带兵进宫杀尽了宫中宦官。董卓控制国家大权时,他从冀州发兵讨伐董卓,成为诸侯军的盟主,在诸侯混战中势力进一步扩大,成为当时兵将最多的豪强。但在与曹操决战时,因不听谋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击败,不久病死。
(18)、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黄武六年(227年)卒。
(19)、东吴名将。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与曹魏交战时战死。
(20)、《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2、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事件
(1)、袁绍是一个娇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的人。
(2)、他恃才放旷,好卖弄学问,藐视他人.最终被曹操所杀。
(3)、王允是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
(4)、严颜,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后随刘备攻打汉中,屡立战功。
(5)、刘备站起:我愿三顾茅庐去请大教头诸葛先生,制定《前出使表》,组建足球队。
(6)、后卫四大将:自由中卫赵云,盯人中卫马超,忠于职守,一将当关,万夫莫开。
(7)、即使诸葛亮能出歧山打进魏国,也是守不住江山的,因为,到后期诸葛亮的身边,已经没有好帮手和战将,所以,有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名言。
(8)、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9)、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汉军。252年病逝。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10)、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11)、小乔,乔玄之女,汉末建安三年(公元189年),东吴孙策欲取荆州,期间与周瑜避乱隐居在那里的乔玄的两个女儿,就是大乔和小乔。姐妹一双生得貌若天仙,堪称绝代佳人。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2)、袁术,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公路,袁绍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南阳太守。因被曹操、袁绍军队攻击,率兵退驻寿春,统治扬州一带。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自称皇帝,号仲家。后被曹操打败,忧病而死。
(13)、赵云一生征战无数,每次都是胜利而归,被称为常胜将军。
(14)、孙尚香,孙坚之女,孙策、孙权的同父异母妹妹,也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里的女主角。赤壁之战后,嫁给刘备。建安十七年,刘备入蜀,孙权派人接回孙夫人,孙夫人想将刘禅一并带走,被牙门将军赵云夺回。此后不详。
(15)、徐庶(字元直),荆州俊杰,谋略不下荀彧,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
(16)、代表事迹:界桥救公孙瓒,汝南救刘备,长坂坡救后主,劫江夺后主,汉水救黄忠,古稀之年力斩五将等
(17)、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月,马、韩等再次请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伪许之,并再次大败韩、马军。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18)、费祎(字文伟),巴蜀俊杰,治政能力高超。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
(19)、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孙策、孙权倚重。
(20)、(175-210),东汉末年名将。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有姿貌、精通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少与孙策交好,建安三年(198年)加入孙策旗下,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仅36岁。
3、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故事
(1)、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2)、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3)、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
(4)、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5)、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创立晋王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大儿子。公元256年废曹奂自立为皇帝。公元280年灭吴后,统一全国。
(6)、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7)、朱然(字义封),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猇亭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8)、周瑜:历史上的周瑜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9)、公元222年,孙权见其它两方势力都称帝了,自己也想称帝却没有理由,于是只能先称“吴王”,但却使用皇帝才能用的年号,年号“黄武”,后来很多人都学孙权,对外称王,对内称帝或者按照皇帝标准享受。
(10)、乐进(字文谦),五子良将之斩杀淳于琼。屯兵襄阳,击退关羽、苏飞等人。
(11)、华雄,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三国演义》中华雄被刘备义弟关羽所杀,这段被称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也流传于后世。但历史上,华雄是在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被孙坚一军所杀。
(12)、张飞,(约165-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1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
(14)、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15)、生于公元二○七年,死于公元二七一年。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大儿子,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立为太子。刘备死后继位于成都,称帝时十七岁。在位期间,由丞相诸葛亮辅佐执政。诸葛亮死后,因信任宦官黄皓,致使姜维从北伐中原的前线撤回汉中沓中屯田开荒。炎兴元年(公元二六三年)邓艾领军从阴平险道奇袭成都,刘禅出位投降,被封为安乐公。
(16)、诸葛亮直接点名关云长为中锋,过五关,斩六将,倒挂金钩是绝技。
(17)、糜夫人的果敢坚决、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真的是许多男子都不及其万一的。
(18)、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黄武六年(227年)卒。
(19)、张郃(字儁乂jùnyì),五子良将之早年跟随袁绍,是后期曹操帐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20)、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长坂之战中一人斩杀曹兵1000余人,其中名将斩杀50余人,独战张颌、徐晃,杀得二人心惊胆战落荒而走,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治军严谨,未曾败仗,常胜将军。
4、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
(1)、赵云打仗不是一名武夫,他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作战勇猛而有计谋无,一将无能兵丁遭殃。
(2)、诸葛亮一生光明磊落,受到世人的尊重,当时刘禅不足以为主,刘备遗言,叫诸葛亮取代刘禅为主,如果当年诸葛亮取代了刘禅,也就没有了,今天受人尊敬的诸葛亮。
(3)、孙坚(155年—192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与朱隽一起剿灭黄巾军。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公元一九二年袁术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
(4)、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5)、三:鲁肃,鲁子敬,由于三国演义作者,对周瑜的偏爱和火烧赤壁的需要,鲁肃在三国里,显得只是一个配角,其实真正的鲁肃,在东吴抗击曹操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6)、 三人喝完酒,一起来到张飞的桃园。他们在桃园里对天起誓,结为兄弟。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
(7)、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爱好文学,为当时文坛领袖,现存有流传的诗歌四十多首,后人编辑出版有《魏文帝集》。
(8)、刘备、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刘谌、崔夫人、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均、庞统、法正、关羽、曹操。孙权,周公瑾。张飞,赵云,吕布,鲁子敬。马超,黄忠,郭嘉,阚泽,荀文若。貂蝉,大乔,小乔,甄妃,蔡文姬,伏后。
(9)、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居功被钟会等污蔑诛杀。
(10)、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11)、说起三国就不能不提到曹操,不过曹操只是广义上的三国人物,广义三国是从公元184年黄金起义开始计算的,三国演义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12)、在吕蒙渡江的同时,曹操派大将徐晃带大队人马攻打关羽。徐晃的兵比关羽多,他把关羽包围起来。关羽带着关平、廖化拼命冲杀出一条血路,退到荆州城外的一个小城---麦城。
(13)、2曹操其他儿子(按年龄):曹植,曹彰,曹冲
(14)、 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今降汉不降曹;请给二位嫂子俸禄,单独居住,不论何人不许入门;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