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关于爱国的诗词
1、三句关于爱国的诗词名句
(1)、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他指挥的军队,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敌人最怕他的军队,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岳飞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岳飞被害时,才三十九岁。了解了这些情况,对这首词中充满的强烈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2)、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清·钱采·金丰
(3)、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4)、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5)、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6)、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7)、军队得捍卫祖国的土地,思想家昨捍卫它的思想罗曼·罗兰
(8)、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9)、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
(10)、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11)、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1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3)、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1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5)、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6)、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17)、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1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9)、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20)、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2、三句关于爱国的诗句
(1)、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2)、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3)、——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5)、——《管子·牧民》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8)、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0)、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1)、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12)、——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13)、《?汉子诗人?~2020年元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5时05分于北京》
(14)、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5)、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6)、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8)、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19)、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2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3、写出三句关于爱国的诗
(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2)、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3)、——屈原《离骚》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5)、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7)、——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8)、——-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三国志: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0)、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11)、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王昌龄《出塞》
(1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4)、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不让胡马越过阴山。
(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17)、——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18)、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
(19)、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4、写三句关于爱国的诗词
(1)、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2)、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代:文天祥《扬子江》
(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4)、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5)、——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8)、译文: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9)、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10)、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本为贵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1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12)、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
(1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5)、译文:我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像被风吹散的飘絮一样支离破碎,我的身世像雨中被雨打的浮萍一样时起时沉。
(16)、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17)、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8)、——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2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关于爱国的三句古诗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6)、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9)、——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12)、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13)、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赏析: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此句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词人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融入其中,表达了词人壮志满怀的赤子之心。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7)、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8)、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19)、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20)、——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译文赏析: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干秋,青史留名。此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歹见。
(2)、译文:毫不吝惜千金为了买一把宝刀,用珍贵的貂皮大衣去换酒喝也能引以为豪。满腔热血应该珍惜重视,让它洒出去后还能化作碧血波涛。
(3)、——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6)、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