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108句家庭教育格言 经典语录(每日一句家庭教育格言)

家庭教育格言经典简短

1、十条家庭教育名言警句

(1)、如果事业型父母双方都无法陪伴孩子,就必须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移交给祖父母或保姆。

(2)、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

(3)、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没有孩子的笑声和学习的声音,这个家庭是没有希望的。

(4)、父母唯有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

(5)、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6)、赏识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败。禁止意味着引诱,压抑反而是强化。——顾振飚

(7)、7)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8)、有些你以为坏的东西或许会引发你孩子的才能;有些你以为好的东西或许会使这些才能窒息。

(9)、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0)、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11)、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12)、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增广贤文》)

(13)、即便后来双目失明,他依然坚持授课,“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

(14)、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15)、★知识,让我们认知;而价值,需要信,需要认同。因此,基本价值问题不能讨论,基本价值问题只能让人认同。

(16)、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17)、每接新班级,我都会在开学报到那天,让孩子一个一个大声说出他们名字的故事;

(18)、即便一个人也会买一束鲜花,冲一杯咖啡,把它当做是对生活的一场赴约;

(19)、在家长学校的各组里,我们都要专门讲到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影响上保持一致的问题。这种教育影响的方向就是培养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抱善良的态度这些品质。

(20)、勤勤恳恳学习,快快乐乐生活;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2、家庭教育格言 经典语录

(1)、★读《论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价值系统,学会做价值判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一生进退有依据。

(2)、只有将学到的东西通过去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

(3)、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林格伦

(4)、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5)、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

(6)、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泰曼·约翰逊

(7)、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8)、 手足贵相助,夫妻贵相从,长幼贵有序,邻里贵宽容。

(9)、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没有孩子的笑声和学习的声音,这个家庭是没有希望的。

(10)、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观念和期望去塑造孩子,应该让他们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之路!

(11)、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12)、发现孩子的长项,是每一个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当你还没发现孩子长项时,应该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兴趣所在,可能就是长项所在。

(13)、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14)、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15)、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应尽的一份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就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16)、那么,有人问:中国古代,为什么就不存在这样的缺失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靠私塾。只要孩子进入私塾接受基本教育,他一定会读经,读“四书五经”。经典的作用,相当于西方教堂与《圣经》的作用,而又有西方不具备的好处。好处在于,因为不是宗教,传统文化的积累在世俗教育中没有障碍,不会涉及信仰歧视与冲突。所以,中国古代教育,既教授知识,同时又为人们构筑一个精神世界,建立一个文化信仰。所以,古代中国人在私塾读《论语》等“四书五经”,接受儒家经典教育,是古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也是全体国民的公共道德信仰基石所在。

(17)、然后,要开始建立孩子的隐私观念。告诉他,自我刺激行为,属于隐私行为,隐私行为就是只能私底下做,但是不能在公开场合做的事情。

(18)、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精神镇定、并且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方法。

(19)、第知识系统更全面。不仅教授传统文化知识,还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这一点对于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在上个世纪,面对西方列强竞争,我们反思自己民族文化的时候,就发现中国的自然科学是远远落后于人的;

(20)、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3、每日一句家庭教育格言

(1)、多一份关心,少一分溺爱。多一份勉励,少一分纵容。多一点表扬,少一点责骂。

(2)、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3)、优秀是一种习惯。要想让你的孩子优秀,就要逐步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4)、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5)、满心关怀,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本钱;满心祝福让孩子拥有自信的力量;满心支持,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

(6)、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7)、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8)、想要教育好孩子,重要的就在于创造一个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也许父母就是最重要的“环境”,父母需要先受教育,这样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反省自己有什么品格能够成为孩子的示范,有哪些行为在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

(9)、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10)、授子女以钱财,仅供一时之需;传后代以德才,方可终生受益

(11)、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12)、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回家后吃着妈妈为自己精心准备的佳肴,幸福就是听着妈妈关爱的唠叨,幸福就是我每次返校时温馨的送别。

(13)、最早引进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那些非常令人敬仰的教育先辈们,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差异的存在,他们忘记了,西方的孩子除了在学堂接受科学与人文教育之外,还有一个受教育的场所,那就是教堂。教堂是西方人的无处不在的受教育场所,始终在给人精神与道德上的双重支撑。

(14)、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15)、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温暖的爱巢;家,是我成长的摇篮——和谐应该成为家庭的旋律。

(16)、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即使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17)、路是走出来的,书是读出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用阳光的心态培养具有阳光心灵的孩子!

(18)、所有纨绔子弟都是富裕子弟,尽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纨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9)、看书前不一定要沐浴焚香,但一定要将手洗干净,然后静享生命中的片刻欢愉和宁静;

(20)、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4、家庭教育格言经典简短精辟

(1)、中国人有中国人生活的美。从基础教育开始,教包括《论语》在内的传统文化经典,然后再把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教给孩子,那么无论在精神层面上还是在形而下的生活层次上,就会形成属于中国人真正的精神和气质。文明,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

(2)、体罚是一种单纯的“棍棒+粗口”的原始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极其不利。

(3)、仪式感看似可有可无,但它可以对抗世俗的粗糙和消极,诸如散乱、无序、慵懒、沮丧、颓废。民国名媛郑念,被关监牢六年,受尽折磨和屈辱,即使被逼着去刷马桶,她一样将衣服穿戴整洁,纤尘不染。文革中的章乃器,依然是洁白的西式衬衫、灰色毛衣和西裤,外罩藏蓝呢子大衣,他认为这是“人应有的样子”。

(4)、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5)、14)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6)、5)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7)、一家长为全班准备了三层的生日蛋糕,还把班徽制作在顶层,满是心意和诚意;

(8)、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9)、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10)、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11)、如果生活无趣如一潭死水,很可能是因为缺少了仪式感,心不在焉,失去了壮怀激烈,错过应有的美好瞬间。“你厌烦了日子中的风格,便是厌烦了日子。”

(12)、家庭教育不是一昧的说教,家长更多的时候应该扮演的是“抛砖”者、“引玉”人的角色。

(13)、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14)、掌握好责骂与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不当的责罚,不知不觉中会伤害孩子。——唐·艾里姆

(15)、信是什么?相信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或者说非常确定地相信一个还没有被确定的东西,这便是信。未确定的为什么要信?因为已确定的事实是知识,不需要再去信。一加一就等于信不信它都等于二。知识,信或不信,它都在那儿,跟你无关。信者,一定不是已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才需要去信。人生需要人们故意地去信一些东西。有这样的信,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依据。

(16)、工作着并快乐着,因为孩子在我心中,我又在孩子心中!

(17)、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世界,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相信自己。

(18)、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19)、看,这么简短一段对话里,就包含着孔子对三种价值判断的考量。一部《论语》五百多则,几乎全是这样的价值选择题。读《论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价值系统,学会做价值判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一生进退有依据。

(20)、家庭和谐需要每一个人来建立,建立良好的家庭是家庭和谐的必要条件,那么就既需要郎才女貌,也需要夫妻恩爱和睦。

5、家庭教育格言经典简短一句话

(1)、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2)、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3)、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课堂的使命是传承文化,滋养灵魂。其外显形式可以是生动有趣,也可以是静默深思,但都不离庄重、虔诚,对文化本身的尊重。课堂之上,只有教师怀有虔敬的仪式感,才不负其神圣、庄严,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臻美。

(4)、今天讲素质教育,搞素质教育,为什么那么多年搞得不理想?因为把增长知识误解为提高素质了,把技能教育误解为素质教育了。会弹钢琴,会写书法,会跳舞表演,是素质高吗?不是。把孩子累死了,素质也提不高。因为素质不是技能,不是知识性的考分,不是卷子上的标准答案。素质,是价值判断力。孟子讲是非之心,智也。是非,是一个人智慧的本质。懂得判断是非,能够做价值的选择,才是素质。素质,就是孟子讲的“四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一个人,有同情心;一个人,知道羞耻,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个人,知道辞让,人间总有争夺,有争夺总要有辞让,这才叫文明;一个人,能懂是非,能判断是非,这四心,合起来就是四个字:仁义礼智,这才是素质。

(5)、如果把课堂比作一盘菜,那么学生是主菜,教师是调味剂

(6)、下次孩子在公开场合做这种事情,要温和地提醒他:“不可以在公共场合露出,或者摸你的隐私部位哦。你要是想摸,只能在家里,没人的时候摸哦。”或者,用别的东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7)、如果您的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您的轻视和打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8)、发掘孩子的潜能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

(9)、25)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10)、家庭教育不是一昧的说教,家长更多的时候应该扮演的是“抛砖”者、“引玉”人的角色。

(11)、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2)、优秀和明智的父母总是以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儿女。

(13)、播种赏识收获自信,播种信任收获自立,播种尊重收获自爱,播种激励收获自强。 

(14)、懦夫不是天生的,懦夫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不劳动的孩子,害怕重量和重负,他猥琐、畏惧,遇到困难完全没有主意和力量,只有慌乱和恐惧。

(15)、心相宜,抹平年龄鸿沟;手相牵,绽放两代真情。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16)、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7)、家,是聚散别离、欢喜悲苦;家,是携子之手、共伴红烛。

(18)、哈佛有一句格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深入广泛地、快书高效地学习。”

(19)、如果爸爸妈妈用Time-out是因为孩子拒绝做TA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在Time-out结束后重新给孩子指令,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做,那么就执行一次Time-out。

(20)、最早引进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那些非常令人敬仰的教育先辈们,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差异的存在,他们忘记了,西方的孩子除了在学堂接受科学与人文教育之外,还有一个受教育的场所,那就是教堂。教堂是西方人的无处不在的受教育场所,始终在给人精神与道德上的双重支撑。

(1)、溺爱是把软刀子,会戕害孩子;冷漠是把硬刀子,会刺伤孩子;粗暴是条皮鞭子,会伤害孩子;失望是根木棍子,会打击孩子 

(2)、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跟道德是两码事。所谓理性,是从个人利益最大化来自我考虑问题。道德不是要去改变人的理性,而是去引导人的理性,让做好事的人感觉有好报,让做坏事的人感觉有压力,引导其理性选择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这不是在改变人性,而是在顺应人性。所以从建立道德体系的角度说,不能“以德报怨”。

(3)、★素质,是价值判断力。是非,是一个人智慧的本质。懂得判断是非,能够做价值的选择,才是素质。

(4)、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5)、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

(6)、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7)、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

(8)、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