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读书的名言名句
1、
(1)、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2)、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朱熹
(4)、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朱熹
(5)、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6)、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7)、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9)、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兰克林
(10)、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1)、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是要多讀遍數,自然上口,永遠不忘。——朱熹
(12)、举一而反闻一而知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3)、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4)、武夷山和朱熹,朱熹和武夷山,很难说清谁成就了谁,谁成全了谁。只能说,武夷山是幸运的,因为有朱熹;朱熹是幸运的,因为生活在武夷山。而最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去武夷山寻找朱熹的足迹!
(15)、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7)、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18)、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19)、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20)、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2、
(1)、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3)、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4)、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5)、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6)、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7)、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8)、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9)、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轻易地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0)、释义: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11)、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12)、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3)、翻译:三天不读书,嘴里就像长了荆棘一样;三天不弹琴,手上就像长了荆棘一样。
(14)、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15)、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1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7)、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18)、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朱熹
(19)、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20)、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3、
(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书是一代传给下一代的精神遗产,是残年老年给开始人生的青年人的忠告,是准备休息的哨兵给接班的哨兵的命令。人类的全部生活完全写在书里面。赫尔岑
(3)、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4)、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熹
(5)、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6)、运用示范:当下有一个比较火的概念,叫“知识半衰期”。一个在某一领域很有学问或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如果不再学习,在一定时间后将进入知识半衰期,即基础知识仍可用,其他的一半新知识已经落伍。当前,知识半衰期正在日益缩短,由最早的100年逐渐缩短至3年。因此,人必须不断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确保知识水池长年“清如许”,进而避免因为陷入知识半衰期而跟时代脱节。
(7)、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出自:宋·朱熹《朱子全書·學二》聖賢:聖人賢人,古代指道德學問都極為傑出的人。心地:佛教語。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萬物的大地,能隨緣生一切諸法,故稱之。為人以心地高潔為最重要。——朱熹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9)、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1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11)、释义: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12)、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1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4)、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15)、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能够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16)、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朱熹
(17)、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8)、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4、
(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2)、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3)、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近思录》
(4)、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
(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6)、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7)、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8)、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9)、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四光明磊落:胸懷坦蕩,正大光明。——朱熹
(10)、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11)、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1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1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5)、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16)、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1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18)、运用示范:中国古人讲究知行合因为知与行,可以相互促进。这正如朱熹所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当知与行进入了良性循环,人生距离成功,也就近在咫尺了。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0)、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5、
(1)、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赫尔芩
(2)、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3)、"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6)、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7)、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8)、适用于“循序渐进”、“积少成多”、“读书方法”等主题。
(9)、問佢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0)、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1)、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14)、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范纯仁语》
(15)、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17)、《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出自: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序說》大學:書名。修身:修養自身品性。齊家:管理好家庭。治國:治理好所在的地區。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誠意:使意念真誠。——朱熹
(18)、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19)、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朱熹
(20)、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近思录》
(1)、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选自:关于读书的名言
(2)、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3)、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5)、书籍的唯一真正用处,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如果有不能引人思考的书,便不值得占书架一席之地拜耶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8)、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9)、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青玉案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12)、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4)、武夷山除了好山、好水、好茶,还不得不谈其深厚的文化。说到武夷山的文化,我们又不得不提到朱熹。有学者吟诗曰: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在武夷山生活、学习了五十余年,在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之余,还遍游武夷全山风景,足迹踏遍了武夷山的各个角落,留下了许多历史足迹。
(15)、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16)、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1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18)、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19)、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3)、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出自:宋·朱熹《仁說》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完美的源頭,行動完美的根本。——朱熹
(4)、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6)、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7)、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名言警句格言鼓励学生读书名言警句关于热爱读书名言警句有关读书名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