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72句论语50句经典原文及翻译(论语100句经典)

论语50句经典

1、论语50句经典注音版

(1)、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2)、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3)、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

(4)、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孔子与学生(图片:〔清〕焦秉贞《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局部)

(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8)、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9)、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10)、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篇》

(14)、译: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论语》

(18)、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19)、大意:名分不正确,说的话就不合乎道理;说话不合乎道理,事情就办不成。

(20)、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2、论语50句经典原文及翻译

(1)、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对于诚信的人,人们都会尊重他,也会信任他,也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托付与他。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4)、译: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5)、2(翻译):孔子说:多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3(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

(7)、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8)、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9)、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0)、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11)、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4)、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18)、大意: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19)、译: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20)、译: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3、论语100句经典

(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3)、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赡养。

(4)、既温习旧知识,又不断了解新知识,这样就可以做教师了。

(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译: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译: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8)、大意: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已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9)、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智者却是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锐。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有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18)、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19)、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道天所赋予的正理而不敬畏,怠慢轻视高位的人,戏侮圣人的话。

(20)、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论语》

4、论语50句经典语录及翻译

(1)、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译: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8)、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9)、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这本书不仅对古代人民有很深的影响,且对我们当代人有着很深刻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为您简单分享论语中的经典语录,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对于诚信的人,人们都会尊重他,也会信任他,也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托付与他。

(1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