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65句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经典名句(《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三国演义的成语和歇后语有哪些

1、三国演义成语和歇后语

(1)、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 

(2)、(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3)、                                               

(4)、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新学期预习资料免费送!名额有限速度领取!

(5)、(1)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现多指没有杰出人才,任用平庸者担当重任。也解作比喻团队里面没有出众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经验的人来担负重任。

(7)、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8)、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9)、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歇后语的故事。

(10)、(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阿斗的江山——白送

(12)、(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3)、割须弃袍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器宇轩昂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一臂之力 

(14)、诸葛一生始终抱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天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当他在后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成为遗恨千古令人“痛心酸鼻”的莫大憾事! “未捷”,是指可望奏凯而尚未奏凯,“身先死”,是说竟把“兴汉讨贼”的艰难事业,丢在身后。

(15)、(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16)、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7)、初出茅庐,赔了夫人又折兵,鼎足三分,锦囊妙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呼风唤雨(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回肠荡气

(18)、(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1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20)、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发到涿县,引出刘备、张飞、关羽,他们聚在一起各抒己志,谈得十分投机,于是便来到一个桃园,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三人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

2、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经典名句

(1)、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2)、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如果我们中国人都以美国人的这种西方解构主义、批判主义的方法去解读我们的国学经典,那么,我们的传统美德危矣!我们的传统文化危矣!我们的未来危矣!因此,我们的解读国学经典故事的时候,应该要把握住核心的东西,如谦让的美德,有些事情不必要太过于较真(要真这么较真,是不是可以理解:华盛顿砍掉父亲的树以后为什么那么诚实?那是因为斧子在父亲手上),否则,我们的文化将一无是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作为中国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尤其要警惕西方毒瘤思想的入侵,如果,我们连自己最宝贵的文化都守不住了,我们的未来就很危险了!

(3)、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7回,蒋干向曹操毛遂自荐去说服周瑜,结果第一次中了盗书之计,导致错斩了蔡瑁张允,这是导致赤壁战败原因之一;第二次中了连环船之计,导致后来战船被烧,损失惨重。所以人们用“曹操遇蒋干——倒霉到家”,比喻轻信庸才,坏事会接连发生。

(4)、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叡执政。曹叡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比喻人们所共知的野心。

(5)、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故意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三国演义》第119回)

(6)、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7)、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8)、(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9)、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10)、“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假借名义,发号施令。

(11)、(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12)、成语:三顾茅庐、 髀肉复生、后患无穷、如鱼得水

(13)、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以其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为演义d所不齿。原因很简单,因为其没有正确的心态。面对一个才能和智谋都高过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选择了嫉妒和想方设法的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不得的心态终究使自己心愿难遂下英年早逝。这是《三国演义》为了凸显出诸葛亮高大形象所虚构的一句话,历史上的周瑜心胸宽广深受孙权及文武百官乃至后世英雄的敬重与怀念。

(14)、(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15)、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6)、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讲一讲具体的措施是什么

(17)、(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18)、(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19)、(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20)、不过《三国演义》本属小说,此段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后世有两种看法:一方认为是书中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其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另一方认为书中实际上并未正面直接明言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书中提及作法借东风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对话中说起,并无作者叙述行文直接确认是法术所为。

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1)、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2)、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东吴大将黄盖想要假装投降曹操,为取得曹操信任,周瑜、黄盖表演了一场“苦肉计”:由周瑜把黄盖痛打了一顿。 

(4)、(举例造句):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5)、“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6)、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三国演义》第37回)

(7)、事后,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表,要求免去自己丞相职务,降级三等,以处罚自己用人不当,造成败绩的重大过失。这时他才想起,刘备临终时嘱咐自己说,马谡此人言语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不可重用,要留意才是。由于自己没有照此办理,结果铸成了大错。

(8)、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典范。

(9)、(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1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指魏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的野心世人都知道。现在用来指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11)、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2)、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妖怪,唐僧以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13)、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4)、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刘备报仇→因小失大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15)、(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16)、(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7)、不能保证一周至少练习一篇作文,学生想写好作文是难如上青天的。

(18)、(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9)、(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0)、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4、三国演义有关成语和歇后语

(1)、走麦城——本是写关羽在荆州失守后退守麦城,最好兵败被孚。现在用来泛指遭受失败。

(2)、费用:三~六年级:20元每篇;初中:30元每篇;高中:50元每篇。

(3)、(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来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隐居于卧龙冈茅草房(南阳诸葛庐),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因居处有一冈名卧龙冈,人称“卧龙先生”。

(5)、(释义)关羽在和刘备走散后,被迫进了曹营。曹操对他可谓是“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但关羽依旧不动摇,一心想找到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