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84句关于农业的谚语及其意思(关于农业的谚语都有哪些)

有关农业的谚语及解释

1、关于农业类的谚语有哪些

(1)、”吃之五月节粽,袄婆正好落瓮”:五月节粽是灰水粽。端午节过后,天气就不会冷,冬衣可以放进衣柜里了。

(2)、寒露之后,温度会越来越低,到了霜降,更是会打霜甚至下雪,这个时候水稻没如果有灌浆、变黄、成熟,水稻就很难成熟了,即便有稻谷,也是瘪粒,米粒不会饱满,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农民只能收割了水稻秸秆来喂牛了。

(3)、如果小雪大雪期间不下雪的话,那么来年庄稼长势不好、籽粒不够饱满。

(4)、这句话的意思,同第一句大致相同,还是利用了动物的本能或天性。意思是,从喜鹊搭窝的方向来判断这一年的风向。比如今年喜鹊搭窝朝东南开口,那么今年一定是西北风偏多。

(5)、立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过了惊蛰不停牛,是春耕春种开始了。

(6)、小麦是北方人食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可以制成面粉,做成馒头等面食。这句谚语意思大概是:如果一年中种植大麦前寒冷的时间太久了,那么小麦就不用种下去了,即使是种下去根也是生不了的。

(7)、“惊蛰冇过雷先响,四十五日暗天门”:如果惊蛰没到就出现打雷,那接下来就会在几十天内出现下雨或阴天的天气,很难见到太阳。

(8)、释义: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9)、瑞雪兆丰年。释义: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10)、“一日赤膊,三日间角”:冬天,若天气阳光灿烂,温度很高,干活的人光着赤膊,以后几天就会温度骤降,出现寒冷,人们只能在家休息。

(11)、意思是农历九月九日到九月十三日如果不降水,这年冬天就不会多下雪。

(12)、作为农村的娃,对于寒露和霜降这两个节气还是记忆深刻的,对于南方农村来说,水稻是最为重要的作物之一。

(13)、农民们期盼冬天的大雪,但也需要在适当的时机下才是最合适的。年关将近,下场大雪不仅能增加过年热闹的氛围,还能给冬小麦盖上厚雪被,妥妥的明年来个大丰收,农民们自然是乐开怀!

(14)、组甲光寒围夜帐,彩旗风暖看春耕。——宋·欧阳修(送郓州李留后)

(15)、很多农民朋友常年种植小麦,一旦小麦连续种植三年,这个时候就要选种,如果不选种的话就要换个品种种植,否则产量就要下降。

(16)、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这些老话一代代传承下来,很多都成为了农民生活中的必备常识。

(17)、恨缺五亩资,泥涂服春耕。——清末近现代初·王易(雨雪送别瘦弟)

(18)、冬至来年节,粮食斗价看冬至,冬至长来年降。属九属暖,入伏入寒。一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四关门闭手,五九六九冻破石头,七九八老婆子出来咵口,一九一阳生,九九遍地生。

(19)、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 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 竹开花,饿死农家。 稔子结卜,耙田撒谷;稔子

(20)、解释: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2、关于农业的谚语及其意思

(1)、释义: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柳宗元巜江雪》

(3)、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到清明。

(4)、“六月翻早,冇闲阿嫂”:六月翻早(三夏)大忙时节,什么人都要帮忙干活。

(5)、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地没赖地,戏没赖戏; 地在人种,戏在人唱。 扫帚响,粪堆长。 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

(6)、这几句话说明,要创造非凡成就都免不了一定的偶然因素的帮助,即所谓机缘巧合。

(7)、如果大暑期间不炎热的话,那地里庄稼的长势就不好。

(8)、稻米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食物,具有悠久的历史,种植面积也很广泛。早稻要适时早插,适时收获,可以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晚稻米生长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要“养”。但晚稻的硬质粒较多,品质比较高,米质也比较好。

(9)、山东等地民间说法,农历五月是关公磨刀日,也叫雨节,是要下雨的。这句谚语很神奇,大部分年份,五月十三这一天都会下雨,有时候大,有时候下小雨。甚至有时候这一天上午还艳阳高照,下午突然就会下起雨来。如果真有偶尔一年没下雨,那么以后可能就会是大旱了。

(10)、霜降时节之后才下霜的话,那么来年会是个丰收年,粮食堆满仓囤。

(11)、解释: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12)、在生活中,我们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恰当的节气做恰当的事情,遵守自然科学,顺势而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13)、"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14)、锄麦家家趁晚晴,筑陂处处待春耕。——宋·陆游(北园杂咏十首其五)

(15)、长旦始和开岁事,一番既渥起春耕。——宋末元初·陈杰(立春久渴雨大阃正月八日祷遄应)

(16)、犹闻小桥畔,农父话春耕。——明末清初·陈子升(玩月山池)

(17)、下雪天,那些害虫们还没有来得及产卵就被冻死了,来年庄稼的病虫害要少得多,连着下几场雪就等于天然的杀虫杀菌,来年农民们就坐等庄稼丰收了。

(18)、释义: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19)、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

(20)、出自一一现代曲波巜桥隆飙》一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3、关于农业的谚语都有哪些

(1)、释义:这是***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结合实际,用传统谚语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气候和农业谚语区域性较强,北方跟南方的,或同一个省不同的县市,许多谚语是不能通用的。下面,本人试对陆河县部分气候和农业谚语进行注释,文中提到的时间均是农历。

(3)、“白石牙(火山嶂)戴帽,三日有好料”:冬天的时候,若火山嶂顶给云雾盖住,未来几天天气就会变冷下雨,人们不能干活,只能在家休息。

(4)、“耕田冇师傅,只爱粪来度”:耕田没有什么高超的技术,只要在作物里施些肥就行,就会有收成。

(5)、"雷鸣惊蛰迫,早秧放生节"惊蛰鸣雷未下雨,容易发生春旱,早秧插不下去,暂时堆放一起容易生节

(6)、这几句话意思是说,豇豆这种农作物由于有分蘖的能力,长势不好时不会分蘖,单棵植株占地就很小,如果种得稀就会缺苗;长势好时就会分蘖,单棵植株占地会很大,即便种得稀也不会缺苗。而分蘖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水、肥,庄户人很难把握好。特别是在十年九旱的黄土高原上,基本听天由命。所以种豇豆时的稀稠完全靠种上之后老天的降雨量,而这是个未知数。

(7)、谚语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简单而简洁的短语。其中大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实际经验,一般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它大多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短句或押韵的口语形式。

(8)、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9)、麦苗浇水,白馍到嘴。 油菜浇花,黄豆浇荚。 战场要有新武器,种地要有好农具。 农机用时要保养,农闲不用要保护。

(10)、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释义:秋分节割谷子早点,不太成熟,寒露节正好割,不能再等了。

(11)、犁得深,耙得匀,土里长出金和银。 耕地不平,难保墒情。 一年一层皮,十年深一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种多收,不种不收。

(12)、“立秋处暑,便墙着裤”:到了立秋前后时节,农民们经过三夏大忙的干活,累得连穿裤子都站立不稳,要靠着墙头穿。形容人十分疲劳。

(13)、解释: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14)、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之夜云遮住了月亮,那么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就会下雪。

(15)、“六月天公,冇闲阿公”:六月翻早(三夏)大忙时节,什么人都要帮忙干活。

(16)、译文:长时间晴天,突然下起大雾,必定变天,或下雨,或阴天,长时间下雨,突然下起大雾,大雾后必定是晴天。

(17)、来岁改元新治化,万邦无事乐春耕。——元末明初·王翰(大雪偶成)

(18)、在北方,一般到了小雪节气,农民们就开始期盼雪了,如果在小雪节气就开始见雪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但若是过了大雪节气还没有下雪,一般农民就会认为来年光景不好,病虫害多发,收成怕是没指望了。

(19)、有苗不愁长,无苗没指望。 全苗八成收。 先好一粒种,增产千粒粮。 宁愿饿断肠,不能吃种粮。

(20)、夏至(在)五月中, 十个油坊九个空。 夏至不出蒜,必定散了瓣。 五黄六月不出工, 十冬腊月喝北风。

4、谚语关于农业的谚语

(1)、天疑行夏令,人喜值春耕。——清末民国初·陈肇兴(人日其三)

(2)、爱好谚语,更喜收集农谚,现就以农谚中气象谚为题,提供一束:(仅限六字)

(3)、卖刀买黄犊,子孙共春耕。——元末明初·谢应芳(怀徐伯枢诸友)

(4)、释义: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5)、在生产实践中,如果播种太晚,或者选择生育期太长的水稻品种,都可能造成“霜降不黄”的情况,还有就是如果偏施氮肥,也可以造成水稻贪青晚熟,甚至不成熟,直接影响水稻的最终产量。

(6)、释义: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7)、在立夏前再着急也不要种谷子,立夏过后就是种谷子的好时节,要把握时机赶快播种。否则会错过最好的时令。

(8)、在保德县口语中高梁被称为稻黍。在处暑节气就可以知道高粱是否会有收成,如果在处暑时穗子还没有露出头,将来高粱就不能成熟,大概率会被冻死,不如趁早割了去喂牛。

(9)、意思是不同作物要在不同的节令播种,才会收好的收成。

(10)、这句话的意思也比较好理解,就是说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这一天如果不下雨,就看九月十三是否降雨,如果十三同样没有降水的话,这一个冬天都不会有太多的降水了。这个冬季注定将是一个干燥的冬季了。

(11)、如果小满后一直都是晴天的话,那么青麦子也能出面,这是说小麦的收成好。

(12)、建于90多年前的陆河县河田镇河北村“上举桥”

(13)、如果立冬时节打雷的话,说明空气***度大,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多降雪,家畜容易遭受冻害。

(14)、壮志可怜成昨梦,残年惟有事春耕。——宋·陆游(忆昔)

(15)、战垒千秋沙草平,更无残戟碍春耕。——清·魏荔彤(马陵道)

(16)、三伏里头种白菜。 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立罢秋,寸草结籽; 处暑不种田,种田是枉然; 处暑不种田,逮住吃半年。

(17)、庄稼播下,丰收肯定是农民们一年中最大的夙愿。这句谚语意思是:如果节气无误,风调雨顺,那么稻米丰收,但是米价也会随之比较便宜。二月二当天,如果春雷乍响,预示这一年收成很好。在现代人中看来,这句话可能并不科学,在今天的农业活动中也并不适用了。

(18)、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如果庄稼在成长早期遇到天旱,就会把根扎得深一些,从而在以后的生长中根基更牢固,能吸收更深处的养分,即便遇上天旱也能够抵抗的长久一些。

(19)、 正如每一条金镂是宝贵的,每一刻时间也是宝贵的。

(20)、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释义:如果立秋节气这天下雨了,那么这一年的粮食作物都会迎来丰收。

5、有关农业的谚语大全

(1)、意思是说正月初几刮风,对应那种庄稼收成就好。

(2)、如果冬至在农历十一月的头十天,那么来年春天就比较暖和;如果在后十天,来年春天就比较冷。

(3)、晒不死的棉花, 下(雨)不死的南瓜。 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 桃三杏四梨五年。 枣树当年能换钱。

(4)、此辈束之高阁耳,且容黄犊伴春耕。——宋·方岳(赠相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