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造句大全
1、揠苗助长造句简单
(1)、让他有时间和空间自己成长。言外之意好像是说不应该拔苗助长。
(2)、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3)、《枫树上的喜鹊 》写的是“我”非常喜欢渡口枫树上的喜鹊一家,通过他们的动作和叫声,“我”想象他们一家的活动和所说的话,这些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表现了“我”对动物的喜爱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4)、“公鸡鹐架”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虎视眈眈、各不相让的情景。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两个孩子好胜和可爱的儿童形象。
(5)、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6)、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7)、(自言自语)地说 (和颜悦色)地说 (开开心心)地画
(8)、焦急—着急 急忙—连忙 后悔—懊恼
(9)、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0)、演员 营业员 服务员 裁判员 饲养员
(11)、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2)、这句话写出了墙壁被刷子李刷过后的效果,更加衬托出他高超的技艺。
(13)、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的近义词:适得其反,揠苗助长,欲速不达,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反义词:循序渐进拔苗助长的出处: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拔苗助长造句: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14)、二年级下语文第8课《彩色的梦》同步讲解+同步练习及答案!
(15)、教育孩子不能够拔苗助长,应该顺其自然,否则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
(16)、《绝句》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生机勃勃,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17)、因势利导的方法,将使事情获得成功;揠苗助长的做法,将导致事情的失败。
(18)、但随着修为的提升,他也知道这种揠苗助长的坏处。
(19)、(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0)、《寓言二则》《画杨桃》的课文内容及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请用成语揠苗助长造句
(1)、对这样的一颗种子,我们根本就不必大费周章,花费心力去做任何揠苗助长的事。
(2)、第42期-点击收听“望梅止渴”第43期-点击收听“喋喋不休“
(3)、急于求成,往往失败我们不能做拔苗助长的蠢事。
(4)、无独有偶➝独一无二 静止➝移动 憎恶➝喜欢
(5)、《大象的耳朵》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遇到事情,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6)、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用法不同,意思也不同。
(7)、愿: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撇稍长,不是上下结构。
(8)、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9)、出处: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10)、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1)、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12)、“揠苗助长”的成语故事: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13)、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像拔苗助长一样,欲速则不达。
(14)、《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5)、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16)、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照搬别人的做法。
(17)、人定胜天:réndìngshèngtiān
(18)、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19)、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0)、现在是故事时间。我希望你能和我一样喜欢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拔苗助长”。
3、揠苗助长 造句
(1)、此外禅师还表示他会谨慎的使用孙悦,而不是拔苗助长。
(2)、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3)、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死的东西不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表现了“我”对自己的猜想的肯定。
(4)、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5)、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6)、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7)、拔苗助长从前,有一个农民总是担心自己种的秧苗长得太慢。
(8)、四季无法人为地加以改变,就如一个人无法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强令春天到来一样。
(9)、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0)、教学要循序渐进,填鸭式的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又作“揠苗助长”。
(11)、学生的教育不能拔苗助长,反而应该让他们自然地发展。
(12)、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13)、毕竟,过早触及商业出版很有可能揠苗助长,那便是有害无益了。
(14)、一个好的园丁不会揠苗助长,而会耐心等待,因此我们必须有耐心。
(15)、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6)、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17)、雷厉风行:léilìfēngxíng 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18)、你一下子给花施这么多肥,小心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19)、即便是你亲生的孩子,你也千万别揠苗助长,更别穷瞎操这个心吧!
(20)、“穴”字头,大多与洞穴有关:窟窿窑窄窗突空穷究
4、揠苗助长造句子二年级简单
(1)、学习要循序渐近,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2)、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3)、如果对电子商务的管理严厉或者过于超前,反而会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
(4)、你不顾孩子资质,硬要孩子变成资优生,小心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5)、突、猛:形容急速。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6)、好高骛远只能眼高手低,拔苗助长终究欲速不达。
(7)、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8)、我们不想揠苗助长,当然我没有说我不喜欢他们,也没有说我不信任他们。
(9)、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10)、“扌”部大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拉抢指搬摘掏扑
(11)、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12)、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各种的虫在草丛中的鸣叫声看作人在唱不同的歌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晚虫子鸣叫的热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3)、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14)、叙事一波三折,曲折动人。选材精当,借小事表现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语言本色朴素,活泼幽默,极富表现力。
(15)、做事宜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揠苗助长,反而容易失败。
(16)、滔天:漫天。比喻浪涛极大。参见“惊涛骇浪”。
(17)、你不顾孩子资质,硬要孩子变成资优生,小心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18)、我们不想揠苗助长,当然我没有说我不喜欢他们,也没有说我不信任他们。
(19)、络绎不绝:luòyìbùjué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20)、学习要循序渐近,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5、揠苗助长的造句怎么造
(1)、按照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相应的报酬。
(2)、练习技艺总须循序渐进,贪求速效,往往揠苗助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