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诗句李清照
1、形容思念的诗词 李清照
(1)、出自: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3)、再加上重阳节这天不良的天气状况,室外迷蒙的雨雾与室内袅袅的青烟,就好像萦绕在词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缕缕愁情一样,这情与景也更加衬托出词人黯淡愁烦的心绪。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春残李清照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5)、一个“凉”字,既表现出了深秋时节夜晚的气温,也道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一语双关的“凉”字,既是来自于词人身体肌肤的感觉,也是词人心中孤独无法排遣的体现。
(6)、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7)、☀ 诗经那么美,孩子要是没有读过真是太可惜了!
(8)、重阳节是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有朋友聚会、亲人团聚、登高插茱萸、把酒赏菊等传统习俗。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就发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
(9)、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光的足迹又是那样缓慢。
(10)、释义: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11)、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白居易《东城寻春》
(1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4)、 苏轼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短短四句却值得一读再读
(15)、他们相知相爱的感情也融汇在具有文艺气息的生活细节中,从这一温馨的生活细节中也能看出赵明诚对李清照的爱恋与尊敬。
(1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7)、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1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19)、这句出自《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于赵明诚担任地方官的时候,李清照独自留居青州,思念丈夫时所作。意思是你不在的日子里,我还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20)、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
2、李清照写思念的词
(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家乡的每一天,李清照都读着秦少游的这句词,遥寄相思。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6)、今天,我们继续在她堆满思念的诗句中,品味她的寂寞,感受那沉到心底的相思与闲愁。
(7)、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8)、只能无聊地用手搓揉着残损的花瓣,闻闻手中的余香,再发会儿呆来消磨这时光。
(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10)、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1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木兰花》
(12)、李句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
(13)、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14)、“莫道不消魂”带有反问语气,词人哀怨的情愫跃然纸上,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帘卷西风”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让人感到一阵深秋时节的瑟瑟寒意。这阵晚风也打消了她饮酒赏菊的兴致,于是词人匆匆回到闺房之中。
(15)、北京黄寺校区、牡丹园校区校长;大语文女老师中首位签约明星教师;北京公立校大语文特聘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硕士;曾在《香港文汇报》任新闻记者;荣获“年度优秀记者”;大学连续四年综合成绩专业第获“国家奖学金”;市级英语演讲比赛冠军;绘画作品入选国际画展;获校园十佳原创歌手大赛冠军。
(16)、 史上最绝的一首诗,写尽天下沧桑,骂遍古往今来
(17)、——王维《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18)、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19)、释义: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20)、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3、表达思念的诗句李清照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2)、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词人,她也是我国古代中国有名的才女。李清照精通音律,擅长书画,对金石学也有着很深的研究,她同丈夫赵明诚共同完成了学术专著《金石录》的编修,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3)、李清照最经典的相思名句,道尽世间最美情话!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后面会继续分享经典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4)、因为这则流传很广的故事,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也广为人知;也因为历代词学评论家对这首词的推崇,让李清照的《醉花阴》成为蜚声词坛的精品佳作。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与开头一句相照应,既写景又比兴,美好的年华不正如这飘零的落花,令人暗自神伤。“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词人与丈夫天各一方,二人虽身处异地,但两人的忧愁却是一模一样的,词人心想,远方的丈夫,那时一定也在思念自己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实在无法排解,刚刚想办法让自己眉目舒展开来,可惜,它却肆无忌惮地闯入了自己的心头,挥之不去。
(8)、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
(9)、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10)、释义:当时与我一同饮宴赏花的旧友,掐指算来,如今已经不足一半。
(11)、好了,说了这么多,还是让我们走进词作,通过李清照的《醉花阴》,近距离地去窥探一位多愁善感、优雅孤寂的词人形象。原词如下:
(12)、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13)、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14)、李家有女初长成,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情窦初开,对甜蜜的爱情充满了憧憬,朦胧的情思萦绕在李清照心头。“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点唇绛》就将她少女时代害羞的纯情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15)、李清照思念爱人的诗词有:《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清平乐·年年雪里》、《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16)、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落花静默,秋月无言。这无尽的悲凉,实在让她觉得沉重。这相思之情到底有没有办法消除呢?李清照试问自己。然而,她早已知道答案——无法消除。因为这哀愁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她知道,微蹙的眉头是舒展开来,但这愁,不会随着眉头的舒展烟消云散。从眉头,到心头,这愁,只会更深更久……
(18)、“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19)、然而,阴雨天气还没迎来一刻晴朗,瞬间就又狂风大作了。
(20)、释义: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4、李清照描写思念的词
(1)、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3)、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5)、尤其是“愁永昼”三字,从字面上可以想见,词人整整一天都很愁闷,她是在时间的煎熬中一分一秒地度过了这百无聊赖的一天。
(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7)、《春残》是宋代杰出女诗人李清照南渡后寄居某地所作。此诗一反大多数李诗雄浑的写作手法,采用雅致纤细的表达方式。以白描方式来叙事,描写晚春之景,难得的一个典故也没有使用。单纯的表现了作者客居异乡,在愁病中的思乡之情。
(8)、李清照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对她的成长寄予了厚望。在父母的精心培养和深厚的家学渊源的熏陶下,她从小耳濡目染,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天性聪敏,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李清照很早就展示了过人的文学才华。
(9)、 他是人世间最温柔的公子,他写的秋词最富深情
(10)、《玉楼春·春恨》宋代: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1)、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
(12)、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13)、但词人却一直未曾言明愁从何而来,字里行间更是形成了一种蕴藉的情致。下片主要描写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里独自把酒赏菊,以排遣心中愁情的一幕幕生动的画面。
(14)、其实在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中,上片呈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的心绪。因为重阳佳节丈夫不在身边,词人愁情烦绪无法排遣,所以这种苦闷之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15)、正是因为这样温馨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这样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在赵明诚不在身边的时日里,李清照才会格外思念他。思念中的点点滴滴,都流淌在词人笔端,都汇成一行行缠绵悱恻的文字,写在彩笺上装进信封,再寄给远方的值得自己思念的丈夫赵明诚。
(16)、释义:有个美丽的女人啊,见了就不能忘记,一天不见她啊,思念得就像疯狂了一样。
(17)、☀ 这10首古诗词,每读一遍都是一场修行
(18)、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19)、这句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于公元1103年的重阳节,这时候赵明诚在外地为官,李清照人逢佳节倍思亲,这句的意思是,你不要问我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黯然神伤,你且看,西风卷帘时,那人儿比那黄花还要消瘦,还要憔悴。
(20)、词人通过天气、时间、环境来烘托自己的愁绪,并以菊花自比,来传达内心的寂寞、愁苦,这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最好体现。
5、李清照思念的情诗
(1)、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秋风词》
(3)、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梁启超的《台湾竹枝词》
(4)、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5)、泪纵能干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
(6)、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7)、“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8)、释义: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
(9)、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安宁,又谈何容易?
(10)、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1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3)、眉头和心头,一个神态一个心理。是我们人类最微妙的两种感情。你的所有情绪,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寄托在神态和心里。只是,神情有时候可以伪装,可真实的感受只有自己的心最清楚。
(14)、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惟有楼前流水,应念,终日凝眸。
(15)、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16)、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的《凤求凰·琴歌》
(17)、《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8)、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
(1)、如词中所写,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故国之思。又如《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首,也是时代的苦难在她精神上的反映。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也没有浓妆艳抹的字眼,有的只是平常和字句和自然的语气。词中的情感宛如河水一样,是自然而然地流动、宣泄的,词人细腻的笔端流淌着脉脉温情,这感情真挚动人。
(4)、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5)、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让人伤景。
(6)、《长相思·折花枝》明代:俞彦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7)、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第一个是《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第二个是《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三个就是《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醉花阴》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之虽然文字简约,篇幅短小,但却有着优美的意境与深厚的人文气息。李清照在这首词里,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为人们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她也以女性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精致的生活画卷。
(1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2)、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容
(13)、这一个字精准地形容出词人身心的双重感受。由此可见,词人当下孤寂与凄冷的楚楚动人的心境,也可见词人在表情达意上的高超的捭阖文字的能力。
(14)、*作者:诗词天地·月歌。本文首发诗词天地(ID:shicitiandi),500万人的诗意生活倡导者,每早六点,与你相约,转载请标明来源。微博@诗词夜公子。
(15)、又催下千行泪,听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16)、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17)、“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