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最著名的诗句
1、竹子的有名诗句
(1)、产于江浙赣一带的竹子。高可达11米,直径7厘米,节间绿色,解箨后有白粉,长5—20厘米;茎环、箨环均中度隆起;箨鞘先端窄,截平,背部无毛,全部绿色,稍带淡红褐色斑与稀疏的棕色小斑点,有时无斑点;箨耳与穟毛不发达;箨舌黑色顶端截平,边缘有纤毛;箨叶披针形呈带状;叶鞘无叶耳,叶舌中度发达,初期紫色;初生叶片宽2—3厘米,下面沿其脉上略生小刺毛。被广泛引种。可入药。
(2)、记得我们小时候,烧毛狗的习俗变成了把旧的车轮胎拿来烧,然后拿根绳子绑着,一边烧,一边转圈,四处游走,老开心了。
(3)、▫ 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漂流颠沛中重逢
(4)、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5)、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____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6)、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文廷式《好事近·湘舟有作》
(7)、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竹》唐·韦式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8)、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心态。不要担心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9)、4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0)、再多说几句,古人之所以有爆竹驱邪的印象,应该和远古时期的火崇拜有很大关联。
(11)、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2)、火药在发明之后,又经过多年实践,后来部分运用在了军事方面。比如宋朝就出现了突火枪等火器,此后延续到明清之际,火器在战争方面的用途越来越大。
(13)、爆竹自从出现以后,至少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之中,都是真烧竹子。
(14)、3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5)、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16)、虬电蜿蜿护飚驾,吹竹子晋从天下。《王中玉生辰》年代: 宋 作者: 李新
(17)、慈竹,(学名:Neosinocalamusaffinis)禾本科,主干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粗3-6厘米。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可用于治痨伤吐血以及制作竹编工艺品。慈竹常见病害有竹丛枝病、竹根腐病和笋腐病等,常见虫害有竹螟、竹蚜、竹象、竹蝗和竹螨等。慈竹也被用于制作竹编工艺品。
(18)、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19)、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20)、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竹子十首有名的诗
(1)、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2)、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3)、5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4)、1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5)、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
(6)、简析:这两句诗赞美竹子经历风霜不改风姿的品格,竹子历经风霜,依旧没有改变原来的好风姿,温润地如同玉一般。
(7)、文湖州即文与可。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墨竹图》,是他传世的几幅作品中公认的唯一真品,也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墨竹极品。画家截取一段悬崖垂竹,以动人的构图展现它的优美,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撇出竹叶,逆见错出,不相浸溶,表现出它们正反向背、随枝丛生的姿态。画家落墨准确,使笔自上而下,既不狂烈,也不迟滞,有飞白处也不修饰,保留着笔法的自然韵味。整幅画气势磅礴,印刷插图的视觉效果大为失色:
(8)、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当一朵“蘑菇”被采摘之后,经过一阵阴雨,又会有一朵新的蘑菇冒出来。也有一些蘑菇,被人践踏,然后在隔天又一次站直了,或者从根部冒出好几朵蘑菇。
(9)、性喜温暖、耐高温,生命力强。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适宜在20厘米以下的浅水中生长,适温15℃至30℃,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斑竹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
(10)、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11)、6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2)、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这首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13)、只有熬过成功前的“蘑菇期”,才能够出人头地。
(14)、首先是截筒五尺煨以薪,这是什么意思?说的是把竹子截成五尺长(一米出头点)的样子,然后投入火堆之中。古人有一副画,很形象展现了这个样子
(15)、饯违不及空惆怅,傥或逢梅寄一枝。《龙云寺次罗竦韵》宋杨寅路转羊肠望眼舒,篮舆更入道人居。
(16)、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秆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盆栽数株,当年成型,扶疏成丛林式,缀以山石,观赏效果颇佳。室内盆栽。观叶类,秆形奇特,古朴典雅,在园林中自成一景。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与假山、崖石等配置,更显优雅。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及”无竹则俗“等诗句,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竹在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各地的气温差异较大,适宜栽培的竹种各有不同,佛肚竹是观赏竹类的佼佼者,观赏价值很高,不但宜作露地栽植,亦宜盆栽供陈列。同属栽培较多的还有黄金间碧玉,秆黄色,挂有绿色条纹;佛肚竹,竹型较大,节短,节间膨大显著。
(17)、这样一种崭新的墨竹境界,画出了千里江山寒色远,竹烟深处泊孤舟,笛在明月楼的南国清秋,正契合赵孟頫心意中的清古萧闲。赵孟頫也是一位画竹的大师,与管道昇相比,他的墨竹更有力表现了书法的笔意之美。好友虞集《子昂墨竹》赞云:
(18)、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19)、炼丹,简单地说就是道士把各种矿物,丢进丹炉里加热,然后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些新的物质。古人不懂化学知识,以为这炼出来的丹很神奇,可以延年益寿。
(20)、这个题目元日,说的就是一元之始,万象更新,也就是大年初一啦。所以要燃放爆竹,贴桃符,这些在古代习俗都是用来祈福驱邪,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3、竹子最有名的诗句
(1)、
(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3)、野竹攒石生,含烟暎江岛。—— 唐 · 李白《姑孰十咏 慈姥竹》
(4)、好向蓝田报消息,多栽松竹待哦诗。《寄饯东麓赵赞府之官湖南》宋杨公远忆昔鸣驺闯草庐,欢然把酒话襟期。
(5)、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6)、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7)、赋园中所有(宋.苏辙)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8)、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9)、绝爱监书柯博士,能将八法写疏篁。(杜本评柯九思)
(10)、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11)、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3)、花枝呈穗状,长5厘米,基部约有4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4或5片,无毛或疏生短柔毛,无叶耳和鞘口繸毛,缩小叶呈锥状,每片佛焰苞内生5-7枚假小穗,惟最下方的1片佛焰苞内常不生假小穗。小穗含1或2朵小花;小穗轴具毛;颖1或2片,具脊;外稃长15-19厘米,在中、上部被柔毛;内稃稍短于外稃,上半部具柔毛;鳞被长5毫米,边缘生纤毛;花药长6-8毫米;柱头羽毛状。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5-6月。
(14)、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5)、题语写于大德四年(1300),翌年,倪瓒出生,钱选辞世。其时,文人画已成宰摄画坛之举。此前,李衎正总结文苏的墨竹遗产,撰写《竹谱详录》,赵孟頫则据米芾《画史》“高古”的寄托,提出“古意”的理论,这些都是元代绘画史的赫赫触目之事。他们在旧时的月色中看到秋河洩天,俨若可採之处,鲜于枢的跋语也闪耀着勘磨画史的晶光,让我们回到黄山谷生活的岁月。
(16)、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17)、9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18)、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和冷遇而自暴自弃,而应该是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愈挫愈勇,永不言败。
(19)、分僧一半云归榻,借竹几些风入诗。隔梦听钟疑寺远,避寒移枕觉宵迟。
(20)、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4、竹子最著名的诗句是哪一句
(1)、丛生竹,为孝顺竹的一种变异。它的株型矮小,绿叶细密婆娑,风韵潇洒,好似凤尾。支干纤细,竹竿上端由于枝繁叶茂,干细。枝秆稠密,纤细而下弯。叶细小,长约3cm,常20片排生于枝的两侧,似羽状。竹秆及枝为实心或近实心者称为"观音竹",空心的则称为"凤尾竹"。
(2)、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3)、从繁华地带站起来,很快会被繁华淹没,从阴暗地带站起来,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4)、它的繁殖、传播能力非常强,每个茎节都会扎根,5年繁殖的数量“不仅足以播种整个地球表面,甚至可以覆盖太阳系所有行星”;
(5)、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陆容《满江红·咏竹》
(6)、湖州也是赵孟頫(1254~1322)的家乡,是他艺术活动的主要地方。在那里他与才媛管道昇结为夫妻。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封魏国夫人,中国文人画史画迹上有名姓传世的女画家她可能最早(上海博物馆藏北宋艳艳女史花卉长卷,吴湖帆定为真迹,或为胡积堂《笔啸轩书画录》所载者;日本藏金代宫素然《昭君出塞图》手卷;但俱非文人画)。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烟雨丛竹图》(或称《万竿烟霭图》、《竹林泉绕图》)虽有争议,但我们特别希望是她的真迹。那幅画美妙绝伦,似乎是有意削减赵葵(1186~1266)《杜甫诗意图卷》的迹象,用楮纸而不用绢素,用皴擦而不用渲染,中锋淡墨,叶皆上,使丛竹更迷人,更富于诗意,更得大自然的气息。微茫处尤见神采,直如荒江秋月,纷纷散作出尘之思。她创造的叶长竿细、画竹不分节、以浓淡分远近的竹篁,教最有眼力的鉴赏家为之倾倒:
(7)、尚有禅师风味在,野人门外汲寒泉。《和麟老韵五绝》宋王炎诗清虽为竹庵编,禅妙元从佛眼传。
(8)、在凛凛的冰霜中,竹子那浑身雪白修长的身躯体现出它的气节。即便没有画家文与可来画竹,却也有月亮来传递竹的神韵。
(9)、简析:这两句诗写的是雪后的竹子,雪花飘进屋里,看着院子里青青的竹枝百年城了像白玉一样的枝条。
(10)、《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唐杜牧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
(11)、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12)、《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代: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3)、1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4)、我们在生活中更应该学习竹子这种敢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对抗,不怕风吹雨打霜煎雪熬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更要有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与壮志凌云的远大抱负。
(15)、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16)、丛生竹,为孝顺竹的一种变异。它的株型矮小,绿叶细密婆娑,风韵潇洒,好似凤尾。支干纤细,竹竿上端由于枝繁叶茂,干细。枝秆稠密,纤细而下弯。叶细小,长约3cm,常20片排生于枝的两侧,似羽状。竹秆及枝为实心或近实心者称为“观音竹”,空心的则称为“凤尾竹”。
(17)、千林黄叶新霜后,四面青山夕照余。幽梦乍惊鱼鼓响,小诗闲向竹窗书。
(18)、上古人能够用火,是文明史的一个重大分水岭。火可以让人吃上熟食,减少了很多疾病,又可以驱赶野兽,所以古代重大节庆活动,一直都有燃烧一个大火堆的习俗。
(19)、在白居易看来,竹子不用制作成乐器,也不用制成钓鱼竿。待到花草全部凋零后,下雪时来欣赏它,别有风致。在诗人看来,竹子有着出尘的风致,他物无可比拟。
(20)、别名:小琴丝竹。丛生竹,秆高2-8m,径1-4cm。新秆浅红色,老秆金黄色,并不规则间有绿色纵条纹。
5、竹子的诗句最出名诗句
(1)、但你可能不知道,那些漂亮得像一把把“小雨伞”的蘑菇生长条件并不好,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无人问津的位置,长期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常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那些长到足够高的蘑菇,才开始被人们关注。
(2)、这就是我理解的芳竹诗歌的品质和魅力,她写诗就是剪下和搬出心灵的锦绣和皎洁,她写诗就是写情书,给世界也给自己。
(3)、6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4)、购买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0号南山书屋
(5)、大家知道,中国魏晋时期,道教和修仙非常流行。魏晋名士以喜欢嗑“五石散”著名,那个时候的道士天天鼓捣这种丹药,想修炼成仙,当时有个最著名的道士叫葛洪,他还是个医生和学者,精通医药,是个奇才。
(6)、苦竹,别名:伞柄竹,拉丁文名: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为禾本科、大明竹属植物,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高3-5米,粗3-4厘米不等,直立,竿壁厚约6毫米,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后渐转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丛生,圆筒形。该植物的嫩叶、嫩苗、根茎等均可供药用,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中药名分别为:苦竹叶、苦竹笋、苦竹茹、苦竹沥、苦竹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清痰等功效。
(7)、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8)、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9)、5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10)、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唐·陈陶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11)、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华藏院此君亭咏竹王安石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12)、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13)、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____范成大《喜晴》
(14)、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____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15)、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16)、所以爆竹习俗起源于楚地,但是驱邪的心理需求大家都有,于是流传到全国了。
(17)、古人嘛,没有现代科技知识,也没有现代卫生条件,遇到疫病没有法,经常一个村子的人死一大片。所以特别怕惹上疫病,由此后来过年就燃放爆竹,这就变成了一个驱邪的仪式了。
(18)、诗句温软而绵远,清澈而深情,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作者的名字:芳竹。这月光下做梦的凤尾竹,每一阵微风拂过,都传来阵阵的清香,也漾起一波波的悸动。这是灵魂的香气,也是情感的力量,而所有这些多么需要一颗真诚而脱俗的心灵!
(19)、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
(20)、粉单竹(学名:BambusachungiiMcClure),是禾本科簕竹属的一种植物。秆高3--7m,径约5cm,顶端下垂甚长,秆表面幼时密被白粉,节间长30--60cm,每节分枝多数且近相等。产自南方,主要产地有两广、福建及湖南等。
(1)、丛生竹,竹秆鲜黄色具显著绿色纵条纹,箨鞘草黄色,具细条纹,背部密生暗棕色短硬毛,毛易脱落。
(2)、8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3)、正如英国著名植物学家、科普作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曼纳植物科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兹(Daniel Chamovitz)所说:“人们必须意识到植物是复杂的生物体,过着丰富而感知的生活……
(4)、紫竹(学名:Phyllostachysnigra (Lodd.exLindl.)Munro):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片质薄,长7-10厘米,宽约2厘米。花枝呈短穗状,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叶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数条或无,缩小叶细小,通常呈锥状或仅为一小尖头,亦可较大而呈卵状披针形。小穗披针形,长5-2厘米,具2或3朵小花;花药长约8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
(5)、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6)、丛态优美且秆色秀丽,为庭园观赏或盆栽的上佳材料。
(7)、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秆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盆栽数株,当年成型,扶疏成丛林式,缀以山石,观赏效果颇佳。室内盆栽。观叶类,秆形奇特,古朴典雅,在园林中自成一景。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与假山、崖石等配置,更显优雅。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及"无竹则俗"等诗句,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竹在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各地的气温差异较大,适宜栽培的竹种各有不同,佛肚竹是观赏竹类的佼佼者,观赏价值很高,不但宜作露地栽植,亦宜盆栽供陈列。同属栽培较多的还有黄金间碧玉,秆黄色,挂有绿色条纹;佛肚竹,竹型较大,节短,节间膨大显著。
(8)、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陆容《满江红·咏竹》
(9)、所以北宋欧阳修写《除夜偶成拜上学士三丈》,有一句“隋宫守夜沈香燎,楚俗驱神爆竹声。”就是说这个习俗已经流传到京师开封了。
(10)、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11)、这些言论都不是修辞性的比喻,而是认认真真表达出的画论,是赵孟頫周围文人画家的共同见解(邵宏《赵孟頫题画诗英译辨析》)。他们不但自己付诸实践,而且还回望历史,在景致崇深中向前人致意。
(12)、1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3)、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