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竹子的诗词唯美
1、形容竹子的古诗词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3)、题目冷美人,只尾联脸若冰霜感到一丝寒意,又与颌联粉面桃腮矛盾。结句稍嫌突兀,我的意思既然早许有情人,看起来应该满面春风才是…...
(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_王维《竹里馆》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 特别是二(3)班的《咏竹》、《竹石》,富有韵律的古诗配上古典韵味的音乐,让同学们在诵读中领悟诗词的魅力;
(7)、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8)、——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0)、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柳宗元《孤松》
(11)、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12)、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3)、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15)、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17)、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杜荀鹤《江岸秋思》
(18)、诗歌是可以吟诵歌唱的一种文学样式,“贤”、“眠”、“钱”全部连韵(同声押韵),比上一个更厉害,看样子这方面从来没有注意过。
(19)、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佚名《永遇乐·落日熔金》
(20)、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形容竹子的诗句子
(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2)、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3)、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4)、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5)、摘自《聊斋诗集》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7)、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8)、前面“望”、“忆”两个领字似乎觉得不够,紧接着下面又来个二字豆“遥想”,多余。到底哪里该安排领字?一般安排几个为宜?似乎没注意,或是信手而为,词谱结构不熟。背景交代也不充分,接着又直捣黄龙了,接着又是十二道金牌……
(9)、咏物诗意在传情达意,贵在传神,写法上妙在若即若离,以托物言志为上。此诗前两句状物,后两句抒情,层次分明,立意清晰,不过“垂头贴耳弱身躯,帽压巾缠不在乎”写得稍笨拙了一点,毫无诗感;“甘将洁白五颜涂”,“洁白”?词不达意,更谈不上美。
(1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1)、天地缤纷五彩,秋光如画云开。苍山流水待人来。景奇窥不尽,情志满襟怀。
(1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____李峤《风》
(13)、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14)、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15)、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__戎昱《桂州腊夜》
(16)、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17)、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陆惠心《咏松》
(18)、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19)、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20)、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3、形容竹子的佳句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5)、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其五》
(6)、——《竹石》清·郑燮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7)、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李胄《文宣王庙古松》
(8)、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9)、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__吴均《山中杂诗》
(10)、竹韵宁甘格律诗词(30)||莲塘袅袅初成绮,夏木阴阴正可人。
(11)、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2)、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13)、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14)、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15)、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6)、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7)、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18)、竹韵宁甘格律诗词(33)||人生百岁终成客,尘世三春恨暗伤。
(19)、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20)、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形容竹子的诗词唯美句子
(1)、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3)、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4)、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佚名《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5)、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6)、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7)、“一只野狗吠”五连仄,失替,看整首貌似不是新韵,新韵需注明,这是常规。
(8)、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9)、——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0)、你看那片细细密密的竹林,四季常青,一根根轻盈细巧,未曾出土先有节,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11)、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2)、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竹》
(13)、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____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14)、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15)、 番邦旧指外国或外族,有歧视之意,用词不妥;“只”出律圣主指谁?不能用此指代中国(第一句玉龙似乎也指中国,两句意思重复)。
(16)、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17)、山上长满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发了芽,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好像起伏着的大海的波涛。
(18)、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
(19)、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20)、4) 他撑起绿色的叶,他的理想实现了!他看见了蓝天,脚踩一片土地,与他的伙伴共同享受着!他并不是孤独的站在这儿,或许看起来,他们彼此分开,但他们的根却紧紧地抱在一起,为彼此鼓励,为彼此分忧。他们是一个充满团结力量的集体!
5、形容竹子的诗词唯美短句
(1)、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
(2)、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竹》唐·韦式
(3)、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古诗词魅力,领悟竹子精神品质,展示学校阅读活动的成果,12月9日,桂林市大埠中心校开展了以“诵竹诗词,品竹之美”为主题的竹诗词诵读比赛。
(4)、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5)、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6)、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8)、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1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11)、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漏:物体由孔或缝透过。欹(yǐ):通“倚”,斜靠着。春晚:犹春暮。桃李:喻人的青春年少。雪霜:雪和霜。
(12)、——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13)、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14)、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5)、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16)、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7)、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18)、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19)、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20)、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1)、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2)、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3)、新笋歌(明.岳岱)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
(5)、怜悯伤世之作,关怀之情尽显!第三句反诘句有力,尾句效法“一片冰心在玉壶”之句式,深得唐诗神韵也!“临终”与“到老”似有重义之嫌,有待商榷。
(6)、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霜筠亭(宋.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9)、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10)、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佚名《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11)、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12)、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13)、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14)、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5)、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16)、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1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8)、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9)、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20)、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旧山松竹老,阻归程。__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次韵择之咏竹》宋·朱熹
(3)、孤老无依,着实让人唏嘘。对于‘写诗’这件事来说,却未尝不是甘泉。古往今来,鲜见幸福快乐的大诗人,忧国忧民忧事忧物的大诗人却数都数不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祝老诗友能化孤独为力量,写出几首好诗来…
(4)、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5)、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6)、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7)、小令小调难,语言需高度凝练。古道西风瘦马,三个词六个字内涵无穷。此作28个字我只看到丹心、邮票、浓情、心痛8个字,内涵似缩而非延…
(8)、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9)、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0)、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12)、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