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五一劳动节的诗句
1、描写五一劳动节的诗句优美的,说明期待已久的
(1)、五月的大地与时俱进,秋天才会有金色的果实;五月的人生扎扎实实,就经得起酷暑天的狂风暴雨。五月检验劳动盛日;财富是劳动,劳动是财富。
(2)、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哈哈哈哈!全国老师统一的“迷惑行为”,太真实了!
(4)、来到田野,蓝紫莹莹的豆花随风摇动,仿佛千万只蓝凤蝶在对我们说话;成串的豆荚便像变戏法般长了出来,细细的,嫩嫩的,翠绿可爱。这时,我发现有的豆荚由绿转青,变得饱满圆实,陆子涵便伸手摘了一个,两手夹住豆荚轻轻一掰,再用大拇指顺着软软的豆壳往前一挤,小玉石般碧绿剔透的豆粒便弹了出来,有趣极了。陆子涵说,她外婆常常给她做盐煮蚕豆,既好玩,又好吃。听到这里,我的口水都要掉出来了,心想,要是我也能吃蚕豆(在我出生不到两个月时,医生确诊我是“蚕豆过敏症”),我一定也叫妈妈给我做盐煮蚕豆!
(5)、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7)、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8)、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9)、起早贪黑、热火朝天、任劳任怨、热火朝天、奋勇争先
(10)、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1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2)、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3)、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4)、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15)、《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6)、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18)、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1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五月一日早上十点半左右,当我正认真地做作业时,一声嘹亮的声音把我从思考中“惊醒”。我急忙走到窗前,发现楼下站着一位穿红衣服的小姑娘正叫着我的名字,我确定她就是陆子涵。
2、五一劳动节的赞美诗词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2)、《劳动者》劳动者!天下最容易接近的是泥土以及和泥土相依为命的男人和女人他们以劳动的方式同这个世界真情对话他们漂泊过的所有地方都生长发展史和进化论蕴含丰富且平易自然《劳动最光荣》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五月》大地的五月,禾苗的青春期;冬小麦抽穗灌浆,桃李杏挂果压枝。一幅幅劳动的油画,展现着万物的勃勃生机;满目绿色为天地打气,热烈的五月容不得半点消极!五月,劳动的盛日,春勤的光彩一切都那么现实;迎新春的壮志,在五月都长成花花绿绿的诗句。
(3)、《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5)、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⑤遍身——全身上下。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8)、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9)、赏析:《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1卷第17首。诗人抓住陵阳溪至涩滩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点,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险滩的图象。画面上,这种背景主体的相互映衬,突出了全诗的主题,集中地再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10)、《畲田调》 宋·王禹偁:北山种了种南山,相互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11)、走过一排排开着艳丽花朵的美人蕉,走过一个精致淡雅的荷花池,不多的几片荷叶轻轻摇曳着。
(12)、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3)、释义为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14)、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15)、这个假期我过得十分开心,我第一次给客人当导游,还学会了照顾他人,真是一个既愉快又与众不同的五一节啊!
(1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17)、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8)、译文: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19)、田上唐代:崔道融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20)、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3、描写五一劳动节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春节的古诗,现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大概首推王安石的《元日》:
(2)、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8单元知识重点汇总,给孩子收藏寒假预习!
(5)、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6)、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7)、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帐篷外的一盆花,一盆只长着几片绿叶、看起来很普通的花,花盆也是再普通不过的青色土陶,却给人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意外和震惊:建设着周围这美丽景色的人竟还养着一盆这样普通的花,那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怀呀!
(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9)、鸟儿穿行在绿树中,不停地叽叽喳喳,亮着歌喉,赞美这温馨的家园。
(10)、窗外的景色不停地变换着,时而是满山遍野的野花,时而是一棵棵整齐排列着的大树,时而是一栋栋漂亮的房屋。山光水色,风景秀丽,我的心情也像一路上的风景一样灿烂。
(11)、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代: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2)、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1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
(14)、关于农劳动节的古诗有《悯农》、《归园田居》、《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观刈麦》这5首,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古诗:
(1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6)、《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7)、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18)、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8单元知识点+单元练习题,给孩子收藏
(19)、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20)、五一劳动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零零星星的小野花开得那么耀眼,那么鲜艳。我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小鸟也跟着我们一起欢唱。
4、歌颂五一劳动节的诗朗诵
(1)、东晋时期中国有个著名的“农民”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田园,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他回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净之地,逢人也不说官场事,只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类的农事寒暄,每日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一个自得其乐的老头形象跃然纸上。当时人们的劳作场景也可由此脑补了。
(2)、《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五月,蛙鸣鸟啼,孩子们用柳笛吹一曲春天的歌。五月,梦想腾飞,路路春光洒下玫瑰花瓣点缀绿野。在这充满阳光与温情的五月,我们要对所有劳动着道一声真情的问候:劳动节快乐。
(4)、释义:南山坡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落。
(5)、范成大诗中的爆竹,是将竹竿在火中烤热后击地爆炸,发出“雷霆吼”,这是真正的爆竹。用纸和火药制鞭炮,大概是后来的事情了。
(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7)、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
(8)、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9)、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11)、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12)、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3)、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14)、《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5)、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16)、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7)、这首诗最后两句“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是全诗的主旨,展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及奋斗精神。
(18)、五月,真情五月。在楼外高楼,在亭外长亭,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豪情万丈,血气方刚的唱一首大江东去,把全世界劳动者的心愿送给远方,送给明天。让我们为明天喝彩,为五月高歌,为劳动者击掌!
(19)、赏析: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20)、③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5、描写五一劳动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我飞快地奔下楼。这时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犹如一个燃烧的火球。只见陆子涵同学、俞天择同学满脸通红,汗流浃背。她们见我下楼,就提议将外套挂在树枝上,然后在树荫下乘凉,谈论彼此学习、兴趣爱好……
(2)、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5)、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6)、五一劳动节诗歌五:大地的五月, 禾苗的青春期; 冬小麦抽穗灌浆, 桃李杏挂果压枝。一幅幅劳动的油画, 展现着万物的勃勃生机; 满目绿色为天地打气, 热烈的五月容不得半点消极!五月,劳动的盛日, 春勤的光彩一切都那么现实; 迎新春的壮志,在五月,都长成花花绿绿的诗句。
(7)、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8)、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欣赏)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
(9)、五一劳动节诗歌八:耕耘五彩虹,神九畅天穹。伟大中国梦,诸君竞尽忠。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1)、这两首是作者在商州(陕西省商县)时作的诗,写出了山谷地带农民的劳动生活;他们互相协作,表现出勤劳勇敢的精神。这两首诗有朴素的民歌风格,读来觉得清新生动。
(12)、清晨,沿着高高低低、曲曲折折的原木台阶,走在弥河河畔。
(13)、突然,一头“猛虎”(猛虎:我们的邻居,男同学孙瑜,是子弟小学二(2)班的调皮大王,特别聪明、好动,爱开玩笑。)从我们背后冲了出来,陆子涵本能地拉着我的手拼命地跑,孙瑜在后面紧追不舍,经过几个回合激烈奔跑,孙瑜终于累了,他有气无力地叫嚷:“陆子涵、姜赵泓,你们停下来吧,我不跟你们开玩笑,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蚕豆花和蚕豆宝宝好吗?”我们收住脚步,跟随孙瑜到小区后面的农田,看蚕豆花和蚕豆宝宝。
(1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5)、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6)、《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7)、早晨我下地锄草松土,晚下我扛着锄头回家休息。
(18)、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19)、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0)、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2)、之二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3)、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
(4)、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5)、◆ 2021年学生五一假期安全注意事项,请老师转给家长!
(6)、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小培老师点亮“在看”呗!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7)、这首诗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艰辛劳作,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8)、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
(9)、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10)、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11)、《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13)、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14)、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15)、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6)、没有工人修大道,怎么高速通往幸福门。工人,别人该尊重,工人,自己该自信!社会分工当工人,就把自己当成神。
(17)、(注释):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18)、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9)、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20)、 中国五千年来,勤劳的华夏先民,用自己辛苦劳作和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车轮前行,在神州大地这片热土上耕耘出不朽的历史传奇,同时换来了无数古代文人先贤的赞美之诗、歌颂之词。
(1)、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打破幽寂的黑夜,震荡着寒天河流。蚕妇宋代: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2)、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3)、《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5月1日,国际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纪念,每个国家都很重视它,尤其是中国、美国、加拿大、南非。
(5)、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8)、赏析: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这首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意。
(9)、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10)、过了一会儿,我也累得叫苦不迭,我便说:“妈妈,休息会吧。”没想到妈妈举双手赞成,大声说:“我同意!”我们坐在树荫下乘凉,一阵微风拂过,真舒服!小苗也在轻轻地舞蹈,好像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
(11)、五一到,放假了:花儿俏,鸟儿吵,太阳照,轻风飘;雾非雾,花非花,忘烦恼,多逍遥。找找乐,开口笑,问候到,祝安好!
(12)、晚年隐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13)、“叶舞清风满天飞”,在满坑满谷的绿中撑起绿色的帐篷,渐渐走近,可看见敞开的门帘,堆起的盆盆碗碗,放着被褥的长长的木板。
(14)、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15)、赏析:《国风·周南·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__(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16)、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1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18)、释义: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19)、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20)、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扩大知识面,拓宽人文视野,可以说是小朋友们的一笔财富。
(2)、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者: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3)、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4)、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5)、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6)、字少愚。益州郫(0)县(今天的四川省郫县)人。
(7)、瞿塘不见夔门险,白帝今看镜里浮。割据公孙名枉在,托孤蜀主廟空留。刘郎绝唱竹枝谱,李白高歌早发舟。新架廊桥添秀色,行人宛在画中游。
(8)、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9)、五月,在这春天的季节,是一场雷鸣后大雨来临,南飞的大雁跋山涉水归家的日子;是杏花开遍山野“她在丛中笑”的烂漫季节;是冬麦扬穗农民挥汗荷锄,辛勤耕耘的好光景。
(10)、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也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