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励志文案 >

精选149句古代读书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古代读书名言警句励志 经典)

古代人读书名言

1、古代读书名言名句经典摘抄

(1)、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贫穷并不会让人觉得很羞耻,但是如果一人穷人没有志向,只想着混吃等死,只想着靠别人救济,这才是真正的羞辱。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年纪大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叹息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老了,却没做下一点事业,没有为儿孙留下一点基业,没有为家国做出一点贡献,那才真的值得叹息。”

(3)、一个人做好事总想着被别人知道,(想要得到名利各种潜在的好处),那么他就有可能被各种名利诱使,最终做下坏事。”

(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

(5)、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一双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丽。一副不够标志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一字千金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9)、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1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2)、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1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15)、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19)、第2句: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20)、其静若何?红梅绽雪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2、古代读书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4)、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6)、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8)、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9)、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皇子们读书学习,皇帝挑选满腹经纶的儒臣作诸皇子的师傅,严格控制学习时间,皇子们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和满文、蒙文的语言内容,成年皇帝的学习内容更加庞杂。康熙皇帝很小的时候就刻苦读书,每天达10余小时之多,雍正皇帝素以读书为重,登基之后依然如故,举行经筵,继续读书学习。宫廷画家们用手中的画笔留下了帝王们读书的图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皇帝都留下了身穿吉服的既有生活气息又不失庄重威严的读书像,也留下不少身穿便服的休闲读书像。皇帝多在宫苑或雅室中读书,甚至还有身着汉服以“变装秀”的形式出现的“行乐图”,表现的是一种轻松自在、悠然自得的文人雅趣,吉服读书像原来应供奉于承德避暑山庄,后来收藏于景山寿皇殿中,留存至今的帝王读书图成为感受那个时代读书的直观影像。

(10)、白话文: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白发方悔读书迟。

(11)、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12)、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13)、读书种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15)、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

(16)、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1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出自:清代诗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解释:爱读书爱到痴写文章必定好,爱技艺爱到痴掌握的手艺必定精。

(2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古代读书名言警句励志 经典

(1)、译文:以真诚待人,虽然未必能取得成功,但日后人家一定会知道我们的真心实意,取得人家的信任;以骗人之心待人,别人可能一时受到迷惑,但日后人家一定会看破我们的虚伪狡诈。

(2)、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托尔斯泰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7)、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明朝《警世贤文》

(9)、第3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10)、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11)、书,是人类的朋友,开卷有益,读书是一种幸福,增长知识,视野更开阔,明白道理,思想更深邃,品味生活,人生会更灿烂……

(12)、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

(13)、——李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4)、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时候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明白道理。

(15)、——苏东坡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7)、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联壁》

(1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宋)朱熹

(1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

(20)、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4、古代人读书名言名句大全

(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司马光居洛阳时,营建了自己的私家园林“独乐园”。与其他官员离开朝廷营建花园的目的不同,司马光在园中一面读书,一面编书,字斟句酌、博采旁搜,可以说是为了修史而造园。园中有“读书堂”,藏书甚丰,有图书五千余册之多,其《读书堂》诗曰:“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3)、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7)、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8)、……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9)、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10)、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1)、——路巴金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伏尔泰手不释卷,其获于古人者必多。

(12)、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3)、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15)、白话文:立志多思考真品格,读书一定要下苦功夫。

(16)、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8)、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19)、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20)、白话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古代人读书名言名语

(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2)、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3)、白话译文:古代的书值得读很多遍,读的遍数多了,仔细思考过,你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5)、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6)、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9)、白话译文:发奋认识天下所有的字,立志读完人间全部的书。

(10)、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北宋诗人苏轼的对联

(12)、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3)、人家不必去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是。——唐寅

(14)、怎么学好语文?这份1-9年级暑假学习规划,对孩子很有用!

(15)、阅读先读准这些字!经常读错的100字,小学到中学都会考到

(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除了诗词歌赋,还有许多格言名句流传在民间。

(17)、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18)、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19)、其实古代人读书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把读书当富贵的敲门砖,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科举高中后就忘了书中大义。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北宋)欧阳修

(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geyan123)

(5)、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8)、译文:天下没有不能感化的人,只是因为我们的诚心还不够;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是因为我们的志向还不够坚定。

(9)、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0)、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11)、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1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1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1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这个格言是讲读书和修身,意思是说就算读书成不了名,也能够让自身修养提高。而做好事没有必要奢求回报,因为能够睡个安稳觉已经是最大的好处了。

(1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8)、没错,多读书,便胸中有丘壑;向古人学学读书吧!腹有诗书,人才会眼界开阔、心思沉静,拥有高贵的涵养和气质。

(19)、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20)、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1)、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4)、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5)、洛阳纸贵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6)、让我做个宁静的梦吧,不要离开我,那条很短很短的街,我们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8)、由此,古人便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传世佳句。

(9)、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10)、古往今来,读书都是一种很文雅的事情,读书不是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贵在知行合勇于实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囊萤夜读,凿壁偷光,恭勤不倦,读书展现了一种精神,重在坚持。

(11)、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12)、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

(13)、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学贵精不贵博。

(1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16)、高凤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17)、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1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1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20)、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梁启超

(1)、白话译文: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教导子女。

(2)、在独乐园的十余年时间里司马光专心修史,终于编制完成《资治通鉴》这部皇皇巨著,在这个过程中通读过历代正史、杂史等各种书籍,光是存于洛阳的残稿,就有满满的两大屋。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负薪读书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5)、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6)、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8)、带经而锄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9)、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