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坚持的名言
1、孔子关于坚持的名言警句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
(2)、孔子语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一样,自我锐意进取,坚毅果敢,不可以偷懒;大地吸收阳光,润泽万物,君子理应厚植美德,率先垂范。
(4)、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5)、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6)、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
(7)、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8)、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9)、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12)、这样比喻作学问,说明我们应该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3)、(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4)、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法)蒙田
(15)、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6)、孔子语录: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17)、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苏霍姆林斯基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凯洛夫
(20)、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2、孔子关于坚持的名言名句
(1)、(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2)、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3)、孔子语录: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4)、这世上并没有终年一直燃烧的烈日,并没有可以催毁一切的情感,并没有可以守住一切的理智,人心就是有很多弱点的奇怪的存在。会做蠢事,会忍不住对没有用处的人与事伤心,会莫名地对人心动,有时,还会糊涂地伤害自己最重要的人。会害怕离别,会有某个软弱的地方,不能触碰,不敢思念,哪怕只是最轻的回忆也会击痛。不用那么害怕离别啊,无论多远的距离,即便是生与死的距离,也终有一日会再相逢。上穷碧落下黄泉,所有你忘不了的东西,都不会消失。那种存在,也许在天涯,也许在身旁。无论如何,它都一直在你心上。那是你的弱点,也是你的全部——你所有强大的盔甲,都是为了守护那柔软和脆弱才存在的。----《浮云半书2》只觉得他气定神闲,一双眉也生得逸兴风流,那气度妙在自然而不逼仄,十分舒服。----《天下不帅》
(5)、*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7)、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9)、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他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柯罗连科
(10)、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11)、孔子语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12)、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学而》
(1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15)、孔子语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
(16)、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17)、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18)、(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0)、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3、孔子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
(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2)、(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3)、信念是由一种愿望产生的,因为愿意相信才会相信,希望相信才会相信,有一种利益所在才会相信。斯特林堡
(4)、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歌德
(5)、(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6)、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7)、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长期坚持不改就是魔鬼--乔叟
(8)、10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0)、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
(11)、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伏尔泰
(12)、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14)、"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理读·学而》
(15)、(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16)、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渝、矢志不渝、铁杵成针坚韧不拔
(17)、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18)、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19)、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标。——司汤达
(20)、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论语》
4、关于孔子坚持不懈的故事
(1)、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2)、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3)、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4)、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5)、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塞特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7)、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
(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9)、(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1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1)、我们所熟知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源于这两句话。实际上,也有很多人以此为座右铭,践行自我,升华人生。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13)、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14)、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15)、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16)、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8)、(《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9)、在现实社会中,常听到有些刚四五十岁的人说:“我现在年龄大了,事业上不会有什么成就了,就等着死了。”他们借口年龄为自己的意志衰退和懒惰行为辩护,坐失了许多良机。我们把这种病态心理称之为“年老借口症”。其实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年龄的态度。
(20)、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本首诗的译文是: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5、孔子关于坚持的名言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第二章》
(3)、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5)、(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6)、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8)、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0)、宁可一死,也要把从先辈手中接管的祖国交给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我们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忠诚华兹华斯
(11)、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爱扬格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6)、好酒自然要烈,就像朋友自然要真。----《天下不帅》
(17)、我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孙中山先生的:吾之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18)、(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9)、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以重乎?死而后已,不以远乎?”(《论语·泰伯》)这可以说是对孔子的不老精神的真实写照。正因为孔子晚年具有这样的青春心态,所以他才可以达到“不知老之将至”的道德境界。
(20)、——宋帆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法)蒙田
(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塞约翰生
(5)、孔子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6)、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7)、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8)、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9)、译文: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如果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
(10)、对我们帮助*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伊壁鸠鲁
(11)、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12)、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14)、“大象”是用来解释卦象立义的,“小象”是解释六爻辞的。这个句子,分别出自乾坤两卦的"大象"。
(15)、(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16)、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7)、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佚名
(18)、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
(19)、表示惊讶,只需一分钟;要做出惊人的事业,却要许多年。
(20)、(注解)“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