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8字原文
1、曾国藩的8字家训
(1)、他留下了近130万字的《日记》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他的楷书劲健刚拔,竖起了一面承唐继宋明而刚柔相济的正书旗帜。他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是整个清代的典范。他应是与同代包世臣、何绍基齐名的大书家。
(2)、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3)、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
(4)、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译:(知道自己的过失,马上就赶紧承认,并且毫不犹豫地加以改正,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5)、曾国藩一生以身作则,每到黎明就起床,而属下李鸿章从小就不习惯早起。当李鸿章刚开始跟随曾国藩的时候,湘军每天早上五点放醒炮,叫醒大家一起吃早饭,可是李鸿章就是起不来怎么办?有一天早上,曾国藩派三个人轮流去请李鸿章,说:"请到他来才开动,他没来,我们统统不开动。"所以李鸿章到的时候,就很难为情,曾国藩没有说他,但是也没有任何表情,于是大家就都低着头默默地吃饭。从那以后,李鸿章每天都准时到,再没有迟到过一天。
(6)、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7)、 《中国诗词大会》 ‖ 第1-5季共59场开场词和结束语合集(纯文字版)(为孩子收藏)
(8)、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9)、2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10)、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译:(给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给你两分脸面;伤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伤你十分脸面。为人处世,脸面问题不可不慎。)
(11)、 《中国诗词大会》 ‖ 这档5年的文化盛宴节目,所有看点被一表拿下,赶紧收藏慢慢享用 I(典藏版)
(12)、◎ 《曾国藩家训(上)》12-作育人才以图自强
(13)、2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14)、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5)、曾国藩出生农家,所以他早起很习惯。可是李鸿章就不一样了,李鸿章家里很富裕,他从小就不习惯早起。所以李鸿章刚开始跟着曾国藩的时候,湘军那时候每天早上五点都会放醒炮,就是为了叫醒大家,随后所有的高参要一起吃早饭,曾国藩认为这样才比较有团队精神。其实一直到我们当兵的时候,早饭都还是一起吃,那时候我们没有桌子,就是在地上围一圈,然后就地把早餐端出来吃了。可是李鸿章就是起不来,每次派人去叫他,他都会找借口,“我肚子痛”“我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那么曾国藩是怎么处理的呢?有一天早上,他派三个人轮流去请李鸿章,说:“请到他来才开动,他没来,我们统统不开动。”所以李鸿章到的时候,就很难为情,曾国藩没有说他,但是也没有任何表情,一句话都不说,于是大家就都低着头默默地吃饭。
(16)、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17)、蒋勋系列 ‖《美的沉思》系列之二:《生活美学》合集(共14期)
(18)、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1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0)、1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2、曾国藩家训8字诀
(1)、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3)、第扫。要干净,要整洁。其实扫地也是一门学问,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人能够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就说明他做事比较细心。我在军中的时候,上级检查卫生都是用白手套去摸,只要有一点点黑的,他不用说话,就只是举到你面前给你看,你就会很难为情。所以要求一定要严格,然后才能慢慢养成习惯,这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4)、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5)、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 三曰求仁则人悦; 四曰习劳则神钦。
(6)、《百家讲坛》 ‖ 王阳明合集(共12期)
(7)、1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8)、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9)、即扫除。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且一个人能够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就说明他做事比较细心。细心打扫是个持续性工作,只有高度自律且行事细心,才能慢慢养成这个好习惯。
(10)、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11)、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是升官快做官好保官稳之楷模;是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大成功者;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12)、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13)、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14)、2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15)、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6)、2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7)、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译:(选择朋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件事情。一个人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跟他所结交的朋友是否才华出众、品性优良紧密相关,因此,选择朋友这件事情我们不能不慎重啊!)
(18)、再说那些脱颖而出有能力的人,他们一生也许开始很好,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人一有成绩就产生傲气,最终不仅自己被排挤,而且更多施展机会也逐步失去,最终沦落为糟糕的结局,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
(19)、曾国藩说“读书以训诂为本”。就是说,读书做学问,应该逐字逐词的了解意思,才能正确理解,而不至于曲解误解。训诂就是一种求真求实的读书方法。欲要学而有成,训诂是读书的根本。
(20)、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物来顺应
(1)、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
(2)、2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白话文意思: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于一个“奢”字,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更不可能讨人嫌。
(4)、《百家讲坛》 ‖ 五百年来王阳明合集(共26期)
(5)、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6)、1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8)、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9)、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10)、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11)、就经过这么一次之后,李鸿章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准时到,再没有迟到过一天。你骂他有什么用?可是你不管他,行吗?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其实夫妻吵架的时候最好也是用这种方法,不说话,一说话就完了,因为那时候无论你怎么说都是不对的,都是多余的。不说话,气氛自然就会慢慢缓和下来,就会解开那个结。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其实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12)、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第二部合集(共10期)
(13)、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14)、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15)、就经过这么一次之后,李鸿章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准时到,再没有迟到过一天。你骂他有什么用?可是你不管他,行吗?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其实夫妻吵架的时候最好也是用这种方法,不说话,一说话就完了,因为那时候无论你怎么说都是不对的,都是多余的。不说话,气氛自然就会慢慢缓和下来,就会解开那个结。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其实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16)、1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7)、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1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9)、2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0)、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4、曾国藩家训一百句
(1)、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3)、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百家讲坛 ‖《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汇总合集
(6)、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7)、事情大多因为匆忙着急缺少思考而没能做成,做成了的事都是取决于成熟稳重的想法所致。遇事需冷静是一切的前提。
(8)、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52岁的时候,他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里说了这么一段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人的气质是天生的,本来很难改变,只有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读书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现在很多人读多少书都不能改变自己的气质,为什么?因为他们读书只是读那些技术性的,可以用来赚钱的书,那些书跟一个人的气质没有半点关系。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那些道理才可以改变你的气质。因此曾国藩很早就要求自己“无一日不读书”,而且他也当真做到了。
(9)、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否定他的闪光点,不要因为一点怨言而忘记别人曾赋予的恩惠。所以看人要从整体出发,不要因为局部的瑕疵而全盘否定,更不要以貌取人。《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即是爱一人但是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是了解他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抱有一颗公正客观的态度。
(10)、(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1)、◎ 《曾国藩家训(上)》10-用人必先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