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候知识的谚语
1、关于物候知识的诗句
(1)、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物候知识,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要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2)、《左传 僖公四年》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3)、“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4)、勤劳与懒惰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细水长流,吃穿不愁。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上掉下馅饼来。
(5)、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蜘蛛结网屋檐下,外出要带雨伞或笠麻(斗笠)。
(6)、物候知识:月亮“撑红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戴有一明显的红色光轮,叫“月亮撑红伞”。此种现象表明大气不稳定,水汽、尘埃显著增多,而且质点较大,这是造成下大雨的有利条件,所以月亮“撑红伞”是下大雨的征兆。
(7)、每年的农历五月的时候,地里能够干旱起来的话,一定的干旱能够使农作物的根系向土壤发展,为后期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六月份是一个降雨比较多的月份,如果能够连续阴天降雨的话,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快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速度。
(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初夏)(黄梅时节就是春末夏初。)
(9)、(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
(10)、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这样的事例很多,如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下列谚语:
(11)、“黄荆叶子包得过一粒谷,桐子树叶子包得过一个蛋。”意为早稻该浸种了。
(12)、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早秋)(萤火虫是夏天的,残萤就是夏末,早雁自然是秋初。)
(13)、(阴雨转晴)猪叼草,雪花飘。猫(吃水)晴狗(吃水)落。
(14)、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15)、雨水与农业春雷响,万物长。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三场雨,遍地都米。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麦怕清明连夜雨。夏雨稻命,春雨麦病。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16)、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蝶恋花(宋)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17)、“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
(18)、意思:果雨水太多,那也不好,麦子跟豌豆都会减产了所以叫丢了种,春雨很重要但是不能太多。
(19)、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20)、学校里枯燥的地理知识,用漫画学起来竟然如此有趣
2、关于物候知识的谚语有哪些
(1)、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成语: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皓月千里秋高气爽铄石流金雪虐风饕诗句: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2)、感动在春城——2020常德市市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纪实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久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少,形成大雾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出现大雾,说明有外来暖湿空气向本地输送,天气将转阴雨;久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多,但因云层覆盖,地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不会剧烈下降,也不容易出现大雾;如果出现大雾,说明天空云层消失,天气将转晴好。
(6)、春分春分,一个分字,道出了寒暑、昼夜的平分。春雨、闷雷、闪电,这些物候也渐渐出现,春分的第三个物候是“始电”,意思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日子要变得渐渐多起来了。
(7)、雨中知了叫,晴天马上到。鸡在高处鸣,雨止天放晴。
(8)、关于物候现象的诗词——(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民间“天气晴雨表”气象谚语是广大民众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通过长期观察物候和天象总结出来的俗语,在没有任何科学预报天气的时代里,农牧民只能世世代代凭借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农事活动,尽量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类离不开天气。气温的阴晴变化,时序的寒来暑往,形成了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
(10)、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无风水也吼。
(11)、懒龙(虹)降东,有雨不凶;懒龙降雨,大水产陂;懒龙降南,落雨不长;懒龙降北,冒雨磨墨。
(12)、有利的天气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天气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
(13)、(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柳絮扬,种高粱。柳毛开花,种豆点瓜。柳絮落地,棉花出世。桐树开花,正种芝麻。桐花落地,谷种下泥。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桃树开花,地里种瓜。桃花落地,豆子落泥。犁花香,早下秧。揪花开,谷出来。揪花开,麻出来。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大麦上浆,赶快下秧。柿芽发,种棉花。麦扬花,排黄瓜。秧摆风,种花生。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菊花黄,种麦忙。椹子黑,割大麦。麦黄杏子,豆黄蟹子。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高粱熟,收稻谷。六以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布谷布谷,赶快种谷。斑鸠咕咕,该种秫秫。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青蛙打鼓,豆子入土。蚕做茧,快插秧。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蚊子见血,麦子见铁。黄鹂唱歌,麦子要割。知了叫,割早稻。知了喊,种豆晚。蚱蝉呼,荔枝熟。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燕子来,种苋菜。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大雁来,种小麦。哈气种麦,不要人说。嘴哈气,麦下地。
(14)、立秋: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15)、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可谓道理深刻。
(16)、有关农村的九九歌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发沿河看柳,七九冰开,八九燕来,九九遍地耕牛走。
(17)、时间与金钱不怕慢,就怕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18)、(1)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象,农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现象。
(19)、朋友与敌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交人交心,浇花浇根。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20)、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 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乌龙打坝,不阴就雨。 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 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3、关于物候知识的谚语大全
(1)、美好与丑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多行不义必自毙。家丑不可外扬。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2)、大气环流是自西向东的,云也是自西向东移动。日出时太阳在东方,云在西方;日落时太阳在西方,云在东方。早上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辐射增加,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睛。
(3)、闪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天气现象,一般是发生在积雨云与积雨云之间、积雨云与大地之间的一种电流现象。
(4)、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晚秋)(菊都残了还不是晚秋?)
(5)、谦虚与骄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满瓶不动半瓶摇。好汉不提当年勇。
(6)、“苦槠乌,十月初;苦槠颤,十月半。”苦槠成熟,已到农历十月初;苦槠落地时,则是十月中旬了。
(7)、1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8)、(豆蝇云形容云很小,遮不住猛烈的阳光,晒得地上人们快要热死。)
(9)、(非生物物候)县内民间流传的非生物物候谚语主要有:
(10)、感恩国培,享受温暖,收获成长——“国培计划”(2020)常德市高中地理教师工作坊研修纪实
(11)、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12)、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
(13)、福州城区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主要影响因素是( )
(14)、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15)、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 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16)、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17)、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18)、彩虹的发生,必须有强烈的日光和大雨滴,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尤其是雷阵雨后。东方出现彩虹,就说明东方的云水汽丰富,水滴也大。在北半球,除了台风这种天气系统以外,其他天气系统都是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所以东方出现彩虹,雷雨就愈发远离;而西方出现彩虹,主要的天气系统还在自西向东移动,降雨正在逼近。若南方出现彩虹,就说明雷阵雨在南侧,已经偏南移,所以就会出现高温、少雨的情况。
(19)、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里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重阳无雨春十三无雨一冬干。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一日南风三日曝,三日南风狗钻灶。雷轰天顶,有雨不狠;雷轰天边,大雨连天。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0)、现代气象学指出:世界风云变幻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局部起决定作用的,而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大气综合运动、互相影响的结果,只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或者说根据天气谚语,是无法知道距离遥远的地方正在出现和将要出现什么祥的天气的。另外,用天气谚语预测当地天气,也只能得出定性的结果、无法得到定量的结果。
4、关于物候知识的谚语和解释
(1)、时间与金钱不怕慢,就怕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物候知识:“天上赶羊”是指积云在消退过程中,被风吹散产生的白色破碎不定型的散片云,象被赶的羊群一样迅跑。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冬春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靠近本地,且移动速度快,风力大,降雨一扫而过,雨量不多,然后本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转晴。
(3)、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4)、求知与学艺无事不登三宝殿。精益求精,艺无止境。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学习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5)、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6)、 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南风不过过三不雨就阴天。 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7)、晋 葛洪《抱朴子 广譬》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8)、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9)、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10)、霜降与农业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寒损根,霜打头。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荞麦见霜,粒粒脱光。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北风无露定有霜。霜打片、雹打线。
(11)、词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2)、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唐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13)、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夜星繁,大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冷得早,暖得早。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棉花云,雨快淋。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云交云,雨淋淋。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东北风,雨太公。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南风头,北风尾。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昼雾阴,夜雾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瓦块云,晒死人。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一日南风,三日关门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东风下雨,西风晴。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一场春雨一场暖。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七月北风及时雨。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蚂蚁垒窝要下雨。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四季东风四季晴,只怕东风起响声。东虹日头西虹雨。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星星眨眼天要变。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蜘蛛结网天放晴。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重雾三日,必有大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早看东南,晚看西北。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雨层云)雨打五更,日晒水坑。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14)、唐 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15)、把地球公转的轨道(3600)分成24个弧段,每150为一个节气。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节气:
(16)、雷电声光测天52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53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54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55急雷快晴,闷雷难晴,56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57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58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59露水闪,来日晴60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17)、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 螳螂乱飞,有阵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18)、第9题,城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造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因而福州城区降温速度慢,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晚。福州城区与郊区海陆位置、纬度和地形等相差较小。
(19)、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20)、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5、关于物候的谚语大全3则
(1)、蜘蛛结网屋檐下,外出要带雨伞或笠麻(斗笠)。
(2)、闪电的发生不是突然的,它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考试技巧|2021高考地理非选择题提分策略
(5)、物候,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
(6)、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7)、知识归纳|区域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背诵口诀,有图有技巧!
(8)、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9)、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10)、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是源于黄河流域,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 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3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2候。 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正月
(11)、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谚语可分为农业谚语、生活谚语、气象谚语等。谚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也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2)、鸡鸭勿上舍,明朝呒晴天。蚂蚁移窝,天井成河。
(13)、霜降: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也。二候, 草木黄落;阳气去也。 三侯,蛰虫咸俯。俯,蛰伏也。
(14)、(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
(15)、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十雾九晴。
(16)、立冬: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
(17)、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18)、小寒:初候,雁北乡;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小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 二候,鹊始巢;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 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鸣也。雉火畜,感于阳而后有声。
(19)、虽然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春天慢慢到来,但是由于冬天里长期的低温度使得大家习惯性穿厚实的衣服,机体温度调节系统功能较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春分前后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如果这个时候由于爱美穿的太少,人易受凉,就会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此,穿衣仍要以保暖为原则,带个保暖的风衣、外套挡风御寒。
(20)、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