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晴天
1、天气变晴的谚语
(1)、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星星眨眼天要变。
(2)、种棚不是铁饭碗盲目投资有风险献给奋斗中的棚友
(3)、“秋啦啦”正好是早秋作物的收获季节,给收场的稻子、玉米等带来麻烦,有趣的是——当你看到艳阳高照,刚把粮食柴草晒好,不知会从哪里飘来一朵乌云随即雨就来了;而当你看见乌云压顶,急吼吼奔到晒场或家中收拾东西时,雨却突然停了,烈日依旧高照。
(4)、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乌龙打坝,不阴就下。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云交云雨淋淋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屏山出云,不用问神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鱼鳞云,不雨也风颠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云结亲,雨更猛
(5)、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6)、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7)、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四季东风四季晴,只怕东风起响声。东虹日头西虹雨。
(8)、其实崇明农民总结的这条谚语对天气预报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关键是正确理解什么是“发尽桃花水”。“桃花水”是指桃树开花阶段的降雨量,根据崇明的情况,一般在清明前后的各十天左右的总降雨量。那么,怎样才算“发尽”了呢?根据秦老师搜集的历年气象资料分析,这个阶段的总降雨量达到或超过80mm;或者降水强度足,日降水量大于10mm,的达4天,这样的“桃花水”算是发足了。气象专家根据多年的资料分析证明:桃花水和黄梅雨之间确实存在着反相关,桃花水发足的年份,黄梅季节的雨量就少,群众称之为“旱黄梅”。
(9)、天气预报的一般过程是:气象观测、数据收集、综合分析,预报会商和预报产品五个环节。
(10)、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11)、大气中的空气也随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晚看西北,如果西北天空黑云滚滚,说明未来要有降水过程移入本地,天气将转坏。如果西北方是晴天,则未来天气将转好。早晨起来看东南,如东边天气好,这说明坏天气将过去,未来天气晴好;如果东边天气不好,很可能随着南边的天气向北发展,天气逐渐转坏。
(12)、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13)、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一日南风,三日关门
(14)、与广大的内陆不同,崇明四面是水,濒临江海,长期来沙洲之间又互相隔离,即便现在,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也仍然未连成一体。这种环境造就了崇明三岛气象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全市的气象预报,可能与岛上就有出入。这对农业、渔业生产的影响非同小可。所以产生了千百年来崇明岛自成一体的天气谚语,并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口耳相传,延续至今。
(15)、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春东夏西秋不论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开门风,闭门雨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西北风开天锁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南风不过过三不雨就阴天风乱转,不用算东风***,西风北风寒,南风暖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
(16)、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昼雾阴,夜雾晴。
(17)、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18)、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一下子过去,雨过天晴,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19)、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20)、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2、预兆晴天的天气谚语是什么
(1)、(本文根据杨立艺、施仲君编写的崇明民间文化乡土教材改写,经秦卫堂老师审阅)
(2)、西北***云长,冰雹在后晌。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3)、解释:在我国北方,天气系统都是自西向东移动。当日落时,西方升起乌云,表明阴雨天气系统正向本地移来,有可能降水。
(4)、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瓦块云,晒死人。
(5)、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大雾不过过三阴雨天。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6)、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蚂蚁垒窝要下雨。
(7)、大雾不过过三阴雨天。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8)、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9)、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10)、2002年4月偏东风由27天,当年的梅雨量达到24mm,也较常年明显偏多。
(11)、科科认为:只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是无法知道距离遥远的地方正在出现和将要出现什么祥的天气的。另外,用谚语预测当地天气,也只能得出定性的结果、无法得到定量的结果。
(12)、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南风头,北风尾。
(13)、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急雷快晴,闷雷难晴,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露水闪,来日晴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14)、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15)、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16)、“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
(17)、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18)、气象工作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许多天气谚语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天气谚语往往有地方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因此,要准确地预报天气,要将天气谚语与天气形势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天气变化的规律。
(19)、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20)、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蚂蚁垒窝要下雨。
3、晴天谚语有哪些
(1)、如果不刮风海水就起横浪的话,那么三天内必有台风!一定要做好预防准备!
(2)、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四季东风四季晴,只怕东风起响声。东虹日头西虹雨。
(3)、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云交云,雨淋淋。
(4)、崇明的观天专家、被称为“崇明岛上天公公”的秦卫堂几十年来作气象预报,并搜集了大量的天气谚语。在他著的《长江三角洲天气谚语应用》一书中,把670多条谚语分成16类,本书引用的谚语主要来自该书。这里,根据他的解释,把在崇明地区流传广泛的若干谚语做简单释例。
(5)、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6)、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7)、不过,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面对千变万化的天气状况,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他们的智慧结晶——气象谚语。
(8)、如果长时间下雨,听见鸟鸣声,则会很快雨过天晴!
(9)、1983年4月份偏东风达20天,当年的梅雨量达到270mm,梅雨期出现7次大暴雨。
(10)、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南风头,北风尾。
(11)、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棉花云,雨快淋。
(12)、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西风干。蜘蛛结网天放晴。
(13)、3 、晴天是气象词中的一种,表示天气晴朗、温度适宜、阳光热烈,是一类很好的天气。
(14)、如果刮风到中午还不停止的话,那么会一直不停的刮到晚上。
(15)、解释:无数白色云片并排成行,状如鱼鳞,这种云称卷积云。它往往是由于高层空气不稳定形成的,常出现在低气压前方。
(16)、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星星眨眼天要变。
(17)、下雨隔牛背,鸟***半边翅;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
(18)、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9)、“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20)、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4、什么天气晴好谚语
(1)、气象上,将冷暖空气的交界而叫做锋面。当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时(也就是暖锋),常依次出现卷云、卷层云、高层云和雨层云,会引起连续性降水。其中雨层云厚度大,降水主要发生在受雨层云控制的地区。
(2)、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3)、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4)、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5)、在此,小编整理了一些,一起来看看到底准不准?
(6)、崇明人对冬夏季节温差的描述,往往能用很形象的语言作描述,《冬至九九歌》和《夏至九九歌》便是集中反映。
(7)、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8)、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9)、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西风干。蜘蛛结网天放晴。
(10)、鱼鳞天,是指天空中的云彩像鱼鳞一小朵一小朵排列在天空,在气象上称这种云为高积云,它多产生在低气压的前部,一般表示未来二十四小时后有低气压北上,天空不太稳定,天气将转坏,即使不下雨也要刮风。
(11)、“白露日的雨,到一处坏一处”,这句谚语在崇明的流传也极广,因此,每到白露节之前,人们便非常关心天气变化,只怕当天下雨。在农村还有一条农谚,叫做“白露东风,十个铃子九个脓;白露西风,十个铃子九个空”。劳动人们在长期来的观测中,通过对白露这个关键日子的天气情况来推测下阶段的天气趋势。归结为:白露日吹了偏东风,下阶段雨水就要多,造成棉花烂铃,所以说“十个铃子九个脓”;吹了偏西风,下阶段雨水将会减少,晴天较多,对棉花生长有利,所以说“十个铃子九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