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100句经典原文译文
1、《菜根谭》七句金句看完大彻大悟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后一大段,都是在赞美滕子京。说滕子京都混成这个样子了,还想着修岳阳楼,是不以物(岳阳楼)喜,不以己(滕子京自己)悲。说滕子京是据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象滕子京这样的人(微斯人),现在不多了,我要向谁学习呢?当然要向滕子京学习和致敬。所以滕子京会对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大加赞赏,让它千古流传,我们现在的人也会学到,也会觉得应该向滕子京学习。
(2)、(原文)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3)、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4)、把中国文化的精华融合贯通。主张亲近自然,又提倡积极入世,还有透彻的禅机,通过安身立命,居安思危来普渡众生。
(5)、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出处:出自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
(6)、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7)、《菜根谭》让你学会乐观地生活,正如书中格言形容: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8)、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菜根谭·修身》
(9)、心里装着太阳和月亮,兜着风,盛着雨,知天时,顺四时。
(10)、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11)、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和他的格言小品《菜根谭》《菜根谭》是以阐述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乃是儒家中庸思想、道家无为思想和佛家出世思想的集大成体。自明朝万历年间问世以来,《菜根谭》在中国几经沉浮,经历了从深入民心,到时隐时现,甚至几乎失传的坎坷历程。
(12)、但发行量与收视率是摆在那里的,不管专家学者赞许也罢,不屑也罢,百姓们自是津津乐道。所谓中华文化,向有适时通变,雅俗共赏的传统。
(13)、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 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14)、今泽: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如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
(15)、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译文)人之常情,听到黄。
(16)、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
(17)、他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不同的人都能从中受益。贫贱之人读了既能安贫乐道,培养善根,又会不堕青云之志。
(18)、遣词造句之间难免有东施效颦之误,请各位方家不吝指正。书中所附插画,皆信手涂抹之作,只为增添看客阅读兴趣而已。
(19)、作者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为人处世哲学。
(20)、书名的由来,也是其说不一。据作者友人于孔兼的序说:“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乾隆三十三年(1768)三山通理达天的序言则说:“其首命名题又不知何所取义,将安序哉?窃拟之曰:菜之为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发,故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但此书所说‘世味及出世味皆为培根之论,可弗重软?’又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夫菜根,弃物也,而其香非性定者莫知。如此书,人多忽之,而其旨唯静心沉玩者方堪领会。”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所刊释宗演《菜根谭讲话》所载福田雅太郎的序中说:“中国宋代儒者任信民(应为汪信民)说,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三种说法并列于上,读者可细加品略。
2、菜根谭全文与译文
(1)、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
(2)、流年似锦,光阴不负,愿你在时光中盛开,一生被岁月宠爱。
(3)、充满和气的家庭才是模范家庭。(原文)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
(4)、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纯玉一般沌白。而讲求穿华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们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
(5)、然而这本书传到日本后被奉为经典,受到日本社会各届的珍视和痴迷,明刻版藏本被藏在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在日本,事业有成的人爱读它,失意者亦爱读它;商界的人爱读它,政界、学术界的人士也爱读它。迄今为止,日本共出版《菜根谭》的讲义本、注释本超过195种。
(6)、至于歪批中对时弊的一些针贬,皆是出于希望国家更强盛、法治更廉明、民心更纯朴的初衷。如今坊间"水煮”名著版本甚多,屏幕上“戏说”历史之风盛行,孰优孰劣,真伪难辩。
(7)、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8)、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译文)不要轻易责难他人所犯的小过,也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要对他人以往的错处耿耿于怀。
(9)、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译文)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针炙医药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治好。
(10)、(供你参考)洪应明,字自诚,明朝万历年间人,其生卒年月、籍贯和生平事迹无可考。《菜根谭》是他晚年所著的说禅劝世的作品。
(11)、清康熙年间此书曾被皇家作为内廷子弟教科书而刊印。近年更被日、韩企业界奉为圭臬,作为企业管理及人际协调方面的典籍而参照。
(12)、但是,社会几乎全不理会这些道德,自行其是,弱肉强食,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传统文化品位之高,社会流俗层次之低,无异于天壤之别。
(13)、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14)、此种趋势,是否像征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互为弥补之潮流,当有专家、学者作专门研究,用不着某在这里“寒婆婆操腊心”,拙作只当是在“水煮”盛宴中增加的一道麻辣菜,既已泡制完成,一切任人评说了。吾非专业的文史工作者,专业与传统文化研究也相距甚远,今作此书不过是偶感兴趣而已。
(15)、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6)、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遂初堂主人识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17)、译文: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18)、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菜根谭·概论》
(19)、菜根谭〔明〕洪应明余过古刹,于残经败纸中拾得《菜根谭》一录。
(20)、狐狸栖息的残垣断壁,野兔奔跑的废亭荒台,都是当年歌舞之地;
3、菜根谭精华10句
(1)、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
(2)、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
(3)、处世哲理的书也读过一些,记得年轻时读过一本《增广贤文》,很通俗,对于做人有非常实用的指导作用。回过头来看,比较《菜》书还是略嫌肤浅,文采也稍逊一些。
(4)、(译文)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刻薄;如果太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会设法离去。交友要选择,而不可太泛滥,那此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
(5)、权利和财富使人眼花而乞求,不接近这些的人就清白,接近了而不受其污染那就更清白;权谋诡诈,不知道者算高明,知道了却不使用就更高明了。
(6)、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糜。
(7)、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
(8)、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译文)如果家人犯了什么过错,不可随便大发脾气,更不可以冷漠的态度置之不理。
(9)、日子只能一天一天好好地过,别无他法。别烦恼明天的事,明天的烦恼让明天去烦吧。我只想开心、努力、温柔待人地过完今天一天。
(10)、(译文)要制服外在的邪恶,必先制伏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心的邪恶降服之后自然安稳不动,那么一切外在的邪恶自然不起作用。要控制外来的横逆之事,必先控制自己浮动的情绪;自己的情绪控制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躁,那么外来的横逆之事自然不能侵入。
(11)、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
(12)、这本书的成书和刊行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当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致使宦官专权,朝纲废弛,d祸横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愈发深重,有识之士难以从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穷则思变,因而会有人将一腔热血思潮付诸笔端,表达时代的心声。
(13)、(译文)肝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见;肾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病虽生在看不见的内脏,但症状却发作于能见的地方。
(14)、直到1915年,奉化学者孙锵东游日本,购得竹子注释《口袋菜根谭新释——一名处世修养篇》,如获至宝,其后,《菜根谭》在中国重印。近代中国终于重新发现了《菜根谭》的价值。
(15)、(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夜思昼诵,身.
(16)、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菜根谭》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尤其注意从社会文化心态的调整角度出发,圆心阐述,可谓卓具识见,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众多的思想流派,在这些流派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社会文化心态的规范。
(17)、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没有过错,必须从看不见的细微处下慎独功夫。(原文)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
(18)、全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19)、译文: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
(20)、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4、菜根谭100句经典原文译文及解析
(1)、捻人间最明媚的一抹朝阳,于心灵陌上,开一朵感恩。
(2)、译文: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
(3)、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4)、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菜根谭·概论》
(5)、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是一种高尚情操,但如过分清心寡欲,就对社会人生少有贡献。(原文)人情反复,世路崎岖。
(6)、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7)、至宋元及以后,书籍更为丰富。出现许多好看小说,如官修《太平广记》,清代众所周知的四大名著等。
(8)、(译文)当***烈火般燃烧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情形,***立刻变成一堆冷灰。当功名利禄蜂蜜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走向死地的情景,名利就会味同嚼蜡。
(9)、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10)、大意: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11)、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12)、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13)、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