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名言中西对照
1、马尔克斯说过
(1)、混沌的人间人容易迷路,错把返乡人的脚步听成玉米叶子唰唰的倾诉
(2)、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3)、有一种文学现场,是专为非西方作家搭建的。这个“现场”,是与我前面提到的“简化”配套运作的。莎士比亚、卡夫卡、庞德、叶芝,他们从不在这样的现场写作,也压根不会听命于工具理性的简化。
(4)、无论走到哪里,都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以...
(5)、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6)、 卡夫卡: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7)、14)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8)、《苏菲的世界》里说:一切事物都是在某个时刻,从无到有。
(9)、当你拼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不管是谁,只要下了这个决心,他就会立刻觉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而他的视野也随之开阔了.
(10)、九:感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11)、11)里尔克说:灵魂没有庙宇,泪水滴在脸上。
(12)、看来,语言不仅“挽救”过少年的马尔克斯,还挽救了人类世界当中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13)、十三: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1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感情,归根结底也但是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百年孤独》
(14)、 钱钟书: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15)、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16)、 周作人: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
(17)、十六:一个愉悦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百年孤独》
(18)、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19)、●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20)、9)戈达尔说:我现在已经老了,人越老想得越深,水面上的事情我已经抓不住了,我在水底思想。
2、马尔克斯的经典名言
(1)、7)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2)、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一次,不能准备。
(3)、105那一年,我和雨坐屋顶看月亮 | 和飞燕
(4)、后来有一天,老和尚出门远游,留小和尚看家。又有人上山来请教,来人见老和尚不在,就调戏小和尚说:
(5)、他干过各种工作,住在最差的地下室,脚和脸烂了也舍不得花钱去看病。
(6)、我早期的写作,这个“坚硬的内核”并没有出现,我没有意识到它是什么。但那时我已经有过一个比喻,说的是,一个大诗人就是在百万个钻石中总结我们的人。这里的“钻石”是什么?它是坚硬的发光体,是几何化的、结晶的、闪光的、昂贵的,当这一切都具备了,诗也就有了。诗靠这种“钻石”来总结。但同时还有一个东西也出现了,就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境界。原本以为那些已经全部散尽和消耗的东西,随时随地、随人随物又回来了,其实散尽本身并没有散尽,而这个被重新发现的东西,就是那个“坚硬的内核”。它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既是仅有,又是绝无,光靠写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张枣经常感叹说,他特别想写的那个东西,往往写着写着就消失了,而另外的东西反而出现了。这个过程也很好,这是张枣独特的地方,他干了许多诗人干不了的事,包括语感啊,汉语性啊,还有湖南文化的高级性,等等。当然这更多是在做风格、趣味和灵氛层面上的事,他并没有直接进入那个“坚硬的内核”中去。他在写作中做的事基本是在委婉的、奇幻的、离迷的这样一道美学线索上。叶芝在被庞德改造之前,有点类似于张枣,经过庞德点化后,他的诗作中出现了“坚硬性”。这种晚期叶芝诗歌的“坚硬性”在张枣诗中是什么?他的诗并没有回答,也没有提出。他还是离世得太早了点。凭张枣的悟性和天赋,“坚硬性”对于他一定不会是建立在冷战意识形态的、或美式政治正确的缩略与转换上。老欧洲与旧湖南,这种东西可不是美式文化所能简化和改写的。如果谁相信这个简化,那他肯定不是一个高级的写作者。
(7)、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
(8)、那几年我草书临写了怀素的自叙帖,还有王铎的字,行书临写了二王的不少名帖(但很奇怪,我从未临写过兰亭序,至今没有写过),还有苏东坡、米芾、文征明。还临写过吴昌硕的石鼓文,写过汉简,写过金文,以及章草。当然我读帖多于、也深于临帖,尤其五十以后,即使临帖也多是董其昌式的、王铎式的意临,临写时原帖都不在眼前,而在头脑里。比如,我特别喜欢林散之先生的草字,经常深度阅读他的作品,但生平未临写过一次,但我自己写草书,颇有一些林老的影子相随。但我的楷字和行书,与林老却是相去甚远。我特别受林老一个书法观念的入骨影响,他与当今书法界看重视觉冲击力的展览体写法完全不同,他倡导自然书写。近二十年来,我的书法风格变化不小,但始终固守“自然书写”这个有点守旧的写法。我想,只要眼睛还能看见,我会一直写下去。写书法真是愉悦啊。
(9)、生活规律得仿佛生了锈一般,既让人轻蔑,又让人害怕,但同时也是一种保护,让他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
(10)、张光昕:似乎“新我”其实是藏在一个优秀诗人身上的,需要一个“诗歌教师”点化方可显现。那么是否存在一个内在的、能动的自我辨认和自觉生成过程,与这种外界的感召同步发生?
(11)、那么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们不妨先来听三个故事。
(12)、它足以让你放下对即将到来的生命之秋的恐惧,
(13)、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14)、你那么厌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跟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由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15)、 苏珊桑塔格:一个人年纪轻轻的,突然领悟到生活的悲苦、急迫,会是什么滋味呢?不追随别人的人,跌跌撞撞走出丛林,又掉进一个深渊;这种滋味年轻的后来者总有一天也会尝到。
(16)、有问题吗?完全没有!而且值得庆贺的是,如果你支持这种观点,那么你的背后将会有几十个思想大师自动站成两排,为你呐喊助威。他们当中有的是白皮肤蓝眼睛,有的是黄面孔黑头发,可谓中西汇集,老少俱全。
(17)、六:现实并非纸上之物,它就在咱们身边,每一天左右无数生死,同时也滋养着永不枯竭充满了完美与不幸的创作源泉,我这个四处漂泊思乡心切的哥伦比亚人只是蒙幸运女神的眷顾。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咱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之法使人坚信咱们真实的生活。兄弟姐妹们,这就是咱们孤独的症结所在。——《我不是来演讲的》
(18)、那么,当年的神父离开前究竟说了一句什么话,竟然支撑着穷困潦倒的马尔克斯坚持创作二十年呢?
(19)、我们的心是一座宝库,一下子倒空了,就会破产。一个人把情感统统拿了出来,就像把钱统统花光了一样得不到人家原谅。
(20)、那么悟道的过程是什么情景呢?这个留在下文再讲。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3、马尔克斯名言名句
(1)、恍惚间,明月姣姣,如私,如话。穿过她那端正的O型腿
(2)、其实,这一组基因在所有哺乳类动物身上都有。人类和老鼠的“叉头框P2”基因只有三处氨基酸不同,跟黑猩猩只有两处不同,如果一个人的“叉头框P2”基因遗传出现问题,还会造成语言障碍。
(3)、《酷说老子》第一章(2)✦老子:教导黑猩猩和改造人类,二者的难度竟然一样?
(4)、品读:品读1 品读2 品读3 品读4 品读5 品读6 品读7 品读8 品读9 品读10 品读11 品读12 品读13 品读14 品读15 品读16 品读17 品读18 品读19 品读20 品读21 品读22 品读23 品读24 品读25
(5)、17)人是在不断地选择过程中不断成为自己的。
(6)、●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7)、1)鲍德里亚说:任何依靠意义活着的人,最终都会因意义而死亡。
(8)、我们还拿一批抒情诗人来验证,他们的“25岁”似乎一直没发生。他们把人的复杂性完全抹掉了。一个抒情者最后变成一个绝对者,一个真理的独断论者,漫长的生命与写作过程中不能投以丝毫的阴影。绝对光明的地方,我们只能选择盲眼,就像贝多芬听遍写遍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之后,耳朵聋掉了。在那些抒情诗人的写作中,不能出现反讽、戏剧化和面具化。他们只能把抒情自我向上推到极端,那个自我就变成上帝视角,是圣徒式的,惟我独尊的。
(9)、舌头尖上才沁出一丝盐味,一丝糖味。还有一丝往生的膻腥
(10)、这个故事的结局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南宋成书的《五灯会元》本,一个是北宋刻录的《景德传灯录》版。这两个版本的共同点都是:
(11)、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12)、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13)、十九:一个人要是不得不说假话,那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在说假话之前,有没有想到是不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呢?——《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4)、27)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15)、欧阳江河:艾略特说,一个诗人25岁之后的写作一定要带有历史意识。这个“25岁”,其实就是“新我”到来的转圜节点,在不同诗人身上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有的诗人30岁可能还没来;有的诗人可能22岁就到来了;有的诗人,比如叶芝,甚至40岁才到来,依靠庞德打开了一个晚期风格。所以这个变化何时到来,我们就称那是他的“25岁”。
(16)、时间在自己的运动中也会碰到挫折,遇到障碍,所以某一段时间也会滞留在哪一个房间里。
(17)、2)杜拉斯说: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一个男人做爱,那是因为她不喜欢做爱。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18)、腓特烈二世找了一批刚出生的婴儿,然后安排给一批保姆去抚养。但是,必须按自己定好的规则抚养。当然,婴儿的饮食、穿衣和居住环境样样都是上乘,保姆必须及时给婴儿洗澡,而且绝不允许虐待。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一批婴儿应该会开心快乐的长大成人,并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19)、人们往往把*的满足看成幸福一个人只要能忘我和爱别人,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失衡,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
(20)、人们只能看见彼此身上的衣服,而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思想的裸体——却无法看见。换而言之,语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解放了思想,同时又遮蔽了思想;它既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时又给人们增添了误会。
4、马尔克斯经典名言英文
(1)、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2)、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要用手指指点点。
(3)、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4)、112我想为你种一棵桂花树 | 喙林儿
(5)、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6)、29)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萨特名言
(7)、24)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因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8)、我确实一度死去,但难以忍受孤独又重返人世。
(9)、一: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咱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霍乱时期的感情》
(10)、没想到,正是这句话——像闪电一样击中了这个少年的灵魂。二十多年后,这个少年已然变成中年,当然,神父当年在他心里播下的那一句话早已经发芽开花,长成了参天大树。准确的说,这棵“参天大树”就是1967年在墨西哥刚刚出版的一本书,名字叫做《百年孤独》。
(11)、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吵了两千多年,竟然没有吵出一个普遍的共识。反而越吵越凶,越吵分歧越多,直到今天,全世界的语言学流派至少有十几个,每一派都各执己见,自认正统,看其他流派怎么看都像是误入歧途的“传销组织”。不过,我们只讲其中影响最大的三个派别:
(12)、小和尚灵机一动,也竖起了手指。没多久,小和尚的行为艺术也轰动了十里八乡,几乎被传成了“小菩萨”下凡。几天后小和尚洋洋得意的把自己替师父传法的事情告诉了老和尚。老和尚点点头,转身回到屋里,不一会儿又走出来问:“什么是佛呀?”小和尚熟练地竖起手指,老和尚突然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刀,瞬间斩断了小和尚的指头,小和尚叫唤着跑开了......
(13)、苏轼下狱之后,最好的朋友王巩被牵连,贬到遥远的岭南。
(14)、10快中秋了,我已经把天空擦了无数遍 |马启代
(15)、 布罗茨基:作为一个交谈者,一本书比一个朋友或一位恋人更加可靠。
(16)、想想英雄就此,豪气化为冰雪。他闪亮的宝剑,置于匣中
(17)、玫瑰不是一株植物吗?金戒指不是一种金属吗?钻石项链不是一块石头吗?
(18)、张光昕:差不多从《凤凰》开始,您的写作似乎抵达一种全盛的白热化阶段,在国内外收获相当多的肯定和赞誉。在承认您作品重要性的同时,您的作品也引起一定的争议。一些严肃的学术刊物刊登过批评文章,也组织过一定规模的讨论。您如何理解这种批评?想过要做出必要的回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