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81句网络流行语谐音词的源头(网络流行语谐音词的现象研究)

网络流行语谐音词

1、网络流行语谐音词有哪些

(1)、“安全生产”释义:优秀的安全人,尽职尽责、严格谨慎,对于各类风险隐患和违章行为绝不放过,坚决追究整改到底,真的“skr狼人”!

(2)、闪客:使用Flash软件做动画的人,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子贺卡和网站MTV都是闪客的杰作。

(3)、由夜店而来,现多形容综艺或者生活中特别擅长“哈哈哈”之类捧场带气氛的人。

(4)、路过:不想认真回帖,但又想拿回帖的分数或经验值。与之相对的字眼还有:顶、默、灌水、无语、飘过、路过等。例句:在侠客社区,凡回帖只回路过、顶、默、灌水、无语、飘过、路过等字眼的行为,都会被视为故意灌水。

(5)、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5203344=我爱你生生世世

(6)、指抬杠成精的人。这类人以抬杠为己任,往往并不关注客观事实,经常为反对而反对,不管别人所说内容的对错而进行持续的反驳。

(7)、对于目前的互联网行业,这个词有很多应用的地方。比如在支付宝提现收费后,有人会说“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支付宝”。再比如在滴滴出行等网约车涨价后,也有人会说“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滴滴”等。

(8)、解释:在网络用语中,“安排”通常有处理、教训、惩治的含义。安排上了,指要修理处置某人、事、物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有暗箱操作,黑幕的含义。一种解释是指安排某人的工作,另一种解释则是指处理事情干净利落。

(9)、拍砖:对某人某帖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看法和理解的帖子。

(10)、这些互联网流行用语就像一个个足印,代表发生过的一切,更是一种互联网生活文化的开端。

(11)、2010年,随着iPhone4的面世、3G网络和wifi的普及,游戏市场悄悄起了变化。

(12)、2020=爱你爱你,201314=爱你一生一世

(13)、“多损哪”的谐音,另一表达“笋都被你夺完了”。

(14)、泥:你。 好康:好看。来自闽南方言。

(15)、第大多数经过谐音变异的网络流行语在使用中脱离原本的用法,与汉语进一步结合,进而二次变形使用。比如关于“粉丝”一词原本在汉语中就已经存在,某明星的粉丝可以被称为“某粉”或“某丝”(如何炅的粉丝被称为“河粉”、郭德纲的粉丝被称作“钢丝”),加某社交帐号为关注被称为“加粉”或者直接称为“粉”某人。又如关于“推特”一词,发送推特可以被称为“发推”,转发则被称作“转推”。

(16)、厚厚、吼吼、咔咔、kaka、 斑竹:版主

(17)、这是指通过谐音将英文词语嵌入日常用语中的组合。例如:笑不lol(谐音“露”)齿、傻了Bucky(谐音“叭叽”)、有bear(谐音“备而”)来、lay(谐音“泪”)流满面。又如:“你伤害了word,还excel而过”谐音流行歌曲《一笑而过》中的一句歌词“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君让臣死,臣facebook”谐音“君让臣死,臣非死不可”。

(18)、解释: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该词的含义是一种追求自己内心平和、淡然的活法和生活方式,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大部分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

(19)、安全员:我的心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工作!原来,安全人和工作已经官宣扯证了。

(20)、释义: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2、网络流行语谐音词的源头

(1)、非常有名的互联网表情包。当你对某人某事表示厌恶,甚至不想多做解释,就可以说“不要靠近,会变得不幸”,简单来说就是——晦气。

(2)、??ing:动词进行时的一种用法,来自英文语法。(]例句:侠友们如此支持《武侠版》和侠客社区,青眉感动ing。

(3)、同时,新的技术、习惯和文化也在摧毁旧的规则。

(4)、(4)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油他去!铜心协力,铝创新高,金金有味,锌锌向荣,锂直气壮,棉里藏针,糖吉诃德,稀已为常,煤红了,瓜瓜叫,就茶你!之后,鸽子蛋也吃不起了,两月涨价50%,鸽子肉快成格格肉了!堪称“鸽你肉”。鸽,已不是传说。

(5)、“宝宝”指“我”,“吓死宝宝了”就是“吓死我了”。女生受到惊吓时常用此语来卖萌。后来“宝宝”独立单用,只要说话氛围协调,几乎可用在任何语境中。

(6)、第“新瓶装新酒”,即利用原有词或词组,改换其中的某个字或词而创造新词。2010年的一条微博把网络谐音用法发挥到了极致,请看:

(7)、木有---没有 银(人)

(8)、首先,这些通过谐音方式变异而来的网络词语不是仅仅照搬原本的外语词,语法特征、语义色彩乃至词性都发生了变化。比如“思密达”在韩语中作为语气助词,常位于陈述句的句尾,属于敬语,没有实义。而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意义与韩语完全不同,其有时被用来代指韩国人,有时又表示吃惊、无语、抓狂等的精神状态,比如“听完他说的话,我整个人都思密达了”。

(9)、2010年初,《南方周末》发表了《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文章,肯定了微博在公共舆论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亿万人同时围观,让亿万人同时参与,让亿万人默默做出判断和选择的空间。”这一时期的网络热词有一部分集中于社会公共事件,比如“躲猫猫”、“不明真相”、“楼跪跪”等等。

(10)、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缩略词,多用来表达无奈、调侃之情。

(11)、马甲:注册会员又注册了其他的名字,这些名字统称为马甲,与马甲相对的是主ID。例句:青眉建议斑竹进行版务管理时,不可以用马甲发言。

(12)、132879179248621486313179461793

(13)、这种“外-汉”谐音模式出现在网络流行语发展的初期(早期网络流行语诸如“伊妹儿:E-mail”“猫:modem”都是这种变异模式),作为网络流行语变异的一种标志性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外语多以英语、日语和韩语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外-汉”谐音模式下的网络流行语不能简单等同于音译词。

(14)、实际上就是在公众场合做了一些丢脸的事情,然后想马上换个星球去生活,就是太丢脸的意思。

(15)、由游戏演化而来,大概意思是爱问候人祖上安好的(即骂脏话)的网络喷子。

(16)、现将2021年最新网络流行语的盘点罗列如下供广大网络好友参考:2021网络流行语盘点:

(17)、这个数字也是比较火的,把这个数字符号写在黑板上,或者容易擦掉的板子上,然后抹去上面的一半,就会有“ILOVEYOU”显示出来了。

(18)、大概从日语传过来,意思是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友,年下男对应“年上女”。

(19)、hold 住(坚持住,停住) 童鞋(同学)

(20)、恶搞中国足球的“李毅吧”2004年建立后,仅花了三年时间就成为百度人气最旺的贴吧。如果“李毅吧”还只是一部分有共同志趣者的聚集地,那么2008年汶川寻人事件则让贴吧成为全民热点发酵地。

3、网络流行语谐音词的现象研究

(1)、即孩子在初中阶段处于叛逆期的那种自以为是,不愿听取大人意见的一种常见举止。来源于日本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2)、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总括成词借词的构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借鉴了不同语言的传统用语,这说明了新话语的建构是多个已有话语的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参照的结果,而不是某个个体无中生有的创造。

(3)、大虾:“大侠”的通假,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

(4)、第“旧瓶装新酒”,即利用汉语固有词的语音和词形,使其增加新的意义。例如“杯具”(悲剧)、“餐具”(惨剧)、“洗具”(喜剧)、“斑竹”(版主)、“神马”(什么)、“鸭梨”(压力)、“围脖”(微博)等都来自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用法灵活多变,表达效果幽默风趣。例如:

(5)、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继“打酱油”、“俯卧撑”、“寂寞”之后又一横行互联网的词汇。不少常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

(6)、网民主体是年轻人,有追求时髦、求新求变、标新立异的要求,同时青年人交际面广,交往频繁,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大,容易产生群体认同价值的交际符号。这些因素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必须具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当前,网络流行语已经发展为以汉字为主体,并夹杂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形式,其中借词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外来语词流行于网络流行语之中,并逐渐成为网络流行语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网络流行语为体现创新性、扩大传播效应而运用的借词现象,很好地体现了互文性理念。

(7)、如“小猫咪哪有什么坏心思呢”,一种比较矫情的维护,多为戏谑。

(8)、“安全生产”释义:上级部分视察,安排一下;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一下;安全生产大检查,安排一下......安全人就是这么棒,什么事情都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9)、借词又称为外来词,是指某种语言从其他民族语言里借来的词语。社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是贯穿于人类社会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各国的语言也开始互相借鉴,吸取精华。汉语要将其他民族词语“为我所用”时,经过不同程度的再创造,或音译为汉语语音形式、或意译为汉语语音形式,或音译、意译兼而有之,从而形成具有汉语特点的外来词语。网络时代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扩大了国人交往的范围,改变了原有的交往方式。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人们广开言路,畅所欲言,网络流行语得以迅速传播开来。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方言,网络流行语植根于社会文化系统中,随着网络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由于网络交流的便利,中外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网络作为适用范围极广的一种沟通途径,逐渐成为外来语融入汉语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流行语中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借词现象。史有为(2000)、张锦文(2003)、苏金智(2014)等学者对借词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学界对网络流行语中借词现象的关注还不多见,王辉等(2004)探讨了早期网络流行语中英语借词的分类与特征,并依此提出了应有的态度。本文试图对网络流行语中的借词现象进行分类,运用互文性理论探讨其生成机制。

(10)、因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创造101》走红,这两个节目均以投票的形式,由全民票选出最终优胜的几个人组成组合出道。所以,最近风靡网络的“pick”就是“挑选、选择”的意思,将票选称之为“pick”,那么,你“pick”谁就是支持谁喜欢谁的意思。

(11)、2003年11月,百度贴吧开始内测。此后数年,贴吧成为互联网流行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12)、我们也要进行比春晚更早一步的年度流行词大盘点

(13)、微博很多人说的敲可爱的“ 敲 ”的意思是:意思就是“超”,形容非常非常可爱。是一种网络用语。微博很多人说的敲可爱的“ 敲 ”的意思是: 意思就是“超”

(14)、“我勒个去”是(或“我去”“我了个去”)可以说是一种调侃式的笑骂的。有种无奈的“我 靠”的意思。

(15)、几十年的同学、战友、同事关系,现在应该叫“战略合作伙伴”啦!

(16)、网络语言数字谐音,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逐渐涌现出来,一部分汉字开始被简单的英文字母或数字替代,而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这些谐音数字就像火星文一样难懂,下面了解一下网络语言数字谐音。

(17)、杯具,网络语,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18)、在生活中,这种打脸经常能看到,比方说“我今晚不吃饭,要减肥”,然后过一会吃的又多又香,这样的打脸也被网友们称之为真香定律,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不能逃过这个定律,所以一句“真香”或者“真香预警”也是一种说到没做到的自嘲吧。

(19)、一个热知识:人类是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生物,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物都是碳基生物。所以,当一个人说你“这是碳基生物能做出来的事儿?”,不仅是说“这不是人干的事儿”。而是说“做这事儿,你连个生物(畜生)都算不上!”这就是骂人不吐脏字的文化人啊!

(20)、张明原本是一位资深的明星经纪人,在他过往的从业经历中,运营饭圈是主要内容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变革,他发现饭圈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影响饭圈的偶像们也形成了新的产生机制。从日韩唯饭文化中产生的lwjj(芦苇姐姐)可能也代表了一个时代,但从真人秀节目中pick蔡徐坤显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蔡徐坤在《偶像练习生》节目中以粉丝投票数第一“C位出道”。

4、网络流行语谐音词大全

(1)、释义:这是2017年12月份突然爆火的一个词,源于网络上流行的一篇文章——《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文章大致说一些年轻人“怎么都行、随遇而安、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具备这种心态的年轻人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叫“佛系青年”。

(2)、第谐音流行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类比”这种思维方式。“类”指类推,“比”指比况、譬喻、隐喻。占汉字数量90%以上的形声字,其造字方法就来自“类比”。形旁是“类”,声旁是“比”。形旁是字形和字义的类推,声旁是字音的譬喻。此外,汉字“六书”中的“假借”同样是一种类比。如“它”,原本是“蛇”的本字,也是象形字,像蛇之形,后借来表示指物的第三人称。谐音也是一种假借,假“形”借“音”,把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假借,大量谐音词层出不穷。

(3)、一般意义上的丧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以至于什么都不做。而高级丧是指,虽然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仍然全力以赴地去做。万一能带来惊喜呢?现在都在说“躺平文化”当道,但是喊着躺平的年轻人,有几个是真正躺平,毫不努力的?可能每个年轻人都在深夜的互联网上emo过,丧过,但当第二天的阳光照常升起,他们还是会收拾好情绪,高喊着“勇敢牛牛,不怕困难”,努力工作,认真生活。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高级丧”。

(4)、偶:台湾普通话“我”的读音 人参公鸡:“人身攻击”的通假。

(5)、释义:官宣,网络流行词,是一种文体。2018年10月16日,赵丽颖与冯绍峰同时发微博表示:“官宣”,后面配了一颗红心,微博下方便是配的结婚照与结婚证的照片,就这样公布了二人的喜讯,随后官宣这个词便火了起来。这就是官宣的来历。

(6)、真心话游戏即坦白局,现多用于网红博主关于尖锐/真实生存状态的坦率回答。

(7)、第这类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交际中通过网民逐渐创造和传播起来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网络流行语也仅出现在网络交际的使用环境当中。例如:“奥特曼”,是英语“outman”的谐音,表示“跟不上潮流的人”。网络流行语利用“奥特曼”与英语“outman”读音相近的特点,把二者等同起来,将“奥特曼”赋予了“outman”的意思。而且,“奥特曼”一词原本在汉语中也是有的,它是日本很早之前推出的一部动漫中主人公的名字,“奥特曼”本身就产生得很早,算是一个“古董级”词语,这正与网络流行语赋予它的新含义“跟不上潮流的人”相得益彰,让人觉得非常贴切。又如:“闹太套”是英语“notatall”的谐音。某演员兼歌手在演唱歌曲《OneWorldOneDream》时,由于对notatall的发音酷似“闹太套”而遭网民调侃,从此得名“闹太套教主”,而词语“闹太套”也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以此嘲笑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却反而弄巧成拙。“闹太套”从字面来看,也可让人联想到“要闹哪一套”,更能起到调侃娱乐的效果。可以看出,这种谐音成词现象并非完全照搬外语词,而是借助语音方式引进借词并加以改造,与原来的外语词达到互文效果,为丰富汉语网络流行语提供了可以吸收的素材。

(8)、“杯具”主观地表示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或者是委婉地对别人表示某方面的不满,主要靠意会。一般戏谑的味道比较强。

(9)、综上所述,网络谐音词与中国文化中的“含蓄”“弹性”和“类比”等元素契合,因此层出不穷。不过,我们也不能滥用谐音词,凡事须有度,过犹不及。交际目的是为了满足传递信息的需要,如果不分场合乱用谐音词,必然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使用谐音词,一定要注意环境,如教学课堂、报刊、电视广播以及正式会议等重要场合,都不允许随意滥用,否则不但达不到传播与交流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破坏交际沟通与文化传播。实际上,网络上风行的任何一个新词,能够留存下来继续为大众服务,甚至作为词条写进词典的,往往是那些符合汉语发展规律及表达习惯,并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词语。因此,对待网络谐音词,我们既不能杞人忧天地认为这是对汉字的“污染”,也不能完全听之任之、不加限制,而要因势利导,使之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10)、2015年以前,端游长期占据国内游戏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梦幻西游》、《魔兽世界》、《反恐精英》、《DotA》、《英雄联盟》等作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那些年,萧泓也听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PK”、“秒杀”、“碾压”、“开挂”、“SOLO”、“战五渣”这些来自游戏中的网络用语。

(11)、是英文“everybody”的汉译发音,指每个人所有人,属于谐音梗。

(12)、小孩,表达以超物种视角观察儿童幼稚/可爱样子的好奇心。

(13)、样子似小汽车的老年代步车,专为中老年带来快乐。

(14)、在诺尔贝发起的两个抖音话题中,播放量都在600万左右,评论区不断跳出的“666”让范宝光和同事们看到了老品牌营销翻新的信心。

(15)、1314=一生一世,1314920=一生一世就爱你

(16)、巴巴托斯是蒙德城的风神温迪的称呼。因为温迪总是崇尚自由(不务正业)所以蒙德被称为自由的国度,当然同时也是实力最弱的国家。因为温迪的定位是辅助类型的,所以在打副本的时候组队组到温迪会有实力参差不齐的情况。遇到不会玩的温迪就是全程不放技能那种。所以玩家们就用“干点正事吧巴巴托斯”来调侃温迪。

(17)、更有甚者,诸如star(谐音“四大”)皆空、咸鱼fashion(谐音“翻身”)、无shit(谐音“懈”)可击、半tour(谐音“途”)而废、心如dog(谐音“刀割”)、鱼香rose(谐音“肉丝”)”、cheer(谐音“锲而”)不舍、贪生pass(谐音“怕死”)等组合则同时借用了相关英文单词的语音与语义,丰富了话语的信息含量,在音意兼译的相互补充中,达到了奇妙的中外文化交融。

(18)、红客: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中国网络技术爱好者,与黑客相对。

(19)、而短视频的爆发也吹旺了这一把火,一时间,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出现了许多游戏直播博主,更多人通过直播测评关注游戏,加入游戏大军。

(20)、网络语言99谐音也可以是(救救)。一般现在网络游戏里会打意思让奶妈救救我的意思,一般是对奶妈说的,让对方赶快给他加血。

5、网络流行语谐音现象探究

(1)、其实,汉语语法中夹杂外语词汇早在香港地区就开始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之中,因为香港地区大多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将二者混同起来使用也不会影响交流沟通。网络流行语就借鉴香港的用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把汉语中不容易被替代的主要部分替代为外语,从而形成独特的表达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