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风文案 >

精选135句描写梅花的诗句二年级(描写梅花的诗句二年级简单)

描写梅花的诗句二年级

1、描写梅花的诗句二年级有哪些

(1)、(2)梅花有哪三个特点(不畏严寒、花色洁白、气味幽香)?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背诵。

(2)、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3)、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4)、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5)、释义: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6)、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7)、(4)还有喜欢其他句子的同学吗?请站起来说一说。(学习方法同上)

(8)、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9)、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10)、每小组学生备齐画一幅梅花图的颜料和绘画工具。

(11)、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2)、问: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片,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13)、(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14)、释义: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15)、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16)、第二句:师点拨:噢,原来你喜欢梅花的不怕冷,很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7)、这首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没有做过多的描绘,但是却别有韵致,耐人寻味。我们先来看一二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来临了,一个不起眼的,阴冷而又潮湿的墙角开着几株白里透红的梅花,大雪纷纷扬扬、漫无目的地飘落下来,落在屋顶上,落在大地上,也落在了梅树枝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画面。世间万物似乎都在大雪的覆盖下安详地沉睡着,四周一片静谧和谐,但是却有那一树白梅,她们迎着东风傲然绽放,给银白的世界点缀上了一抹明丽的色彩。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畏严寒,在寒冬中独自开放。一个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的“墙角”屹然挺立着“数枝梅”,因为“墙角”环境简陋,所以“数枝梅”未被人赏识,但是她又毫不在乎,依旧“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有写她的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寒气逼人的时节,她不畏寒,不从众,虽在偏僻无人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孤芳自赏。表面是写梅花的生长环境恶劣,实则暗示诗人当时变法遭到反对,在朝堂上处境艰难;“独自”虽是赞赏梅花敢于向严寒挑战的勇气,用自己的烂漫装点了一整个冬日,亦更是诗人对自我的坚持,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下,依旧屹立不倒。

(18)、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19)、《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20)、揭题:梅花这么美,引得许多诗人为她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宋朝诗人王安石作的古诗《梅花》。板书《梅花》,

2、描写梅花的诗句二年级

(1)、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2)、配乐有感情地读课文,边读边加深理解。(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4)、(3)启发学生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板书;“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板书。

(5)、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6)、这是一首咏梅诗。全诗赞赏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顽强精神,表现出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

(7)、平常我们看到的花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开?梅花呢?(示课件图和诗)

(8)、《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9)、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10)、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11)、(4)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指名读,深入体会。

(12)、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13)、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1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选自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5)、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16)、《梅花》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17)、“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换偏旁(梅);讲故事(寒:房子里一个人,身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草,还是结冰了。表示寒冷。);两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雪);象形字(角)等方法记字形。“枝”字的读音是翘舌音。

(18)、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来吟诵。(同桌互读)

(19)、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20)、(2)师继续为黑板上的粉笔画添加梅花。(与学生共同作画,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3、描写梅花的诗句二年级简单

(1)、(过渡语)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梅花,难怪我们都这么爱她。诗人写下这首梅花,也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梅花穿着雪白的衣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美丽独特的梅花,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美美地吟诵一下这首诗呢?(自由练读)

(2)、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3)、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4)、在上世纪80年代评选国花的时候,梅花和牡丹打得头破血流,以至于最后国花评选竟然不了了之

(5)、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6)、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7)、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8)、自主学习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9)、释义: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10)、(1)可以自己独立画画,也可以找你的好朋友,或者是找老师和你一起合作完成一幅梅花图,添上梅花,涂上颜色。

(11)、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选自 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12)、(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13)、中国人爱梅花,爱的就是它傲霜斗雪的精神,爱的就是它于无声处傲然挺立,不与百花争艳的大气,爱的就是它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低调。

(14)、《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5)、(1)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哪一句诗?

(16)、绝:无,没有。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人踪:人的脚印。孤:孤零零。

(17)、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18)、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地遮。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19)、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20)、硕放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性格稳重内敛,待人真诚热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平时爱好读书写字,她认为只有沉下心来,多阅读,才能不断提高自我。时常也会教导自己的学生要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4、描写梅花的诗句有什么四年级

(1)、(1)先看读课件中的字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读。读后评议

(2)、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3)、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4)、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6)、(1)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墙角边,几枝亭亭玉立的梅花正迎着凛凛寒风,独自开放。从远处看,花如雪白,但知道那墙角处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怒放的梅花,因为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正从那里缓缓地飘来。)

(7)、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诗中说“不是雪”,但是以雪作比,暗指梅花色洁白如雪。

(8)、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9)、那是一个日落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诗的前两句一写天空,一写河流,有静有动,从大处写起,笔笔入神,真是景象壮阔,气势不凡。诗写到这里,虽只两句,似乎笔力已尽。谁想作者却又翻空出奇,把读者带入更高的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并不满足于对眼前景物的流连,还想探究更远的景色,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10)、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1)、(文天祥)南宋末年丞相,曾组织抗元保宋,九死一生。南宋灭亡时被俘。元庭以丞相之位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以身报国。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所写诗作《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这也正是文天祥民族气节的写照。

(12)、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13)、(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4)、欣赏各式各样的梅花。播放课件:梅花观赏图(配乐)

(15)、3: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

(16)、大家的朗读、背诵充满了对梅花的深深赞美和喜爱,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幅很美的图画。你愿意做一位小画家把梅花画下来吗?(愿意)好,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把美丽的梅花画下来。

(17)、7:梅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允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已经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

(18)、(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19)、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0)、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5、描写梅花的诗句二年级上册

(1)、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2)、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3)、(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6)、墙角有几枝美丽的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地开放着。从远处看上去就知道不是白雪,因为有一阵阵幽香扑面而来。

(7)、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8)、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9)、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10)、译文: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已经凋谢,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着雨的林花娇艳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泪。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11)、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12)、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13)、(诗句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14)、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15)、(注词释义)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

(16)、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17)、师生合作对读对背、自由背、个别背、能背的站起来背。

(1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9)、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20)、文章也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1)、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2)、(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4)、(3)其他同学有没有也是喜欢这句诗的呢?请你们一起站起来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来。

(5)、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于是颁行新法。次年拜相,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但因守旧派的反对,宋神宗对变法也产生了怀疑,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但复相后他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严重,新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再次被罢相。当时他已年过半百,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他孤独的心态和艰难的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6)、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7)、5:腊梅花会在刺骨的寒风里,在寒冷的暴雪中飘出一股清香,这些白色或红色的小花傲立于寒风中,似乎并没有将风雪放在眼里。

(8)、我家住近西子湖,旧与此君相友于。渔村烟月僧堂雪,至今诗句怀林逋。

(9)、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10)、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11)、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12)、6:小寒雪地书画大赛正在进行,欢迎参观: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画

(13)、(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14)、老师范读诗文。梅花多美呀!你们也想这么美美地读读课文吗?请大家试试。

(15)、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诵读,结合看投影、图画,让学生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语,大概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这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16)、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7)、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18)、(4)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这首诗是作者推行变法失败后写的,借写梅花的品性来表达自己坚忍不拔,身处逆境洁身自好的心态。)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

(19)、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0)、(2)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强调数是多音字,在本课读去声。

(1)、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2)、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3)、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4)、由于梅花在冬天开放,故其傲雪独立的精神为人们所赞誉,梅代表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梅是岁寒三友之花中四君子之首,所以常被用于夸赞和比喻有着坚贞不屈,不为世俗所染的人。试举例如下:

(5)、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6)、诗人只用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位渔翁独自垂钓。也许他什么也钓不到。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孤独和严酷的环境算不了什么,人只要有信念,有毅力,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把我们摧垮。诗里的渔翁实际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孤独而坚强,虽然屡遭流放,屡遭打击,但他一直不屈不挠,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7)、(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8)、①《敕勒歌》:敕勒(chì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10)、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11)、描述:你们看,冬天,天气寒冷,许多花都凋谢了,只有梅花不怕冷,迎着寒风独自开放。请你们在小组里再读一读古诗,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喜欢的诗句,说说为什么喜欢。(小组交流学习)

(12)、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14)、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15)、请打开书P1生自由读,边读边学习生字,指名读、领读、记字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