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风文案 >

精选124句咏雪诗点睛之笔是哪一句(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咏雪诗

1、咏雪诗郑板桥

(1)、诗可以说是我们的国粹。起源于先秦,到唐宋达到鼎盛。

(2)、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 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

(3)、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4)、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5)、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 李白《山人劝酒》

(6)、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3)、《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14)、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15)、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 李白《冬日归旧山》

(16)、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1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9)、清晨的朝阳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銮驾从天边驶来。高楼上谁穿着青袍眺望,就像望春台边随风飘扬的青旗。

(20)、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 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2、咏雪诗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1)、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雪》)

(2)、《咏雪诗》的作者是吴均。吴均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为文清拔,工于写景,诗歌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号称“吴均体”。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吴均的主要作品有《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

(3)、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上,珍贵的文学遗产,也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灿烂辉煌的诗词文学史上,曾诞生了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化名人。丰富优美的诗词中,诗人们写景抒情咏志的数不胜数。

(4)、此诗作于元辛占二年(1087)春。宋楙宗字盈祖,是黄庭坚在史局的同事,时任著作郎。唐臣宋璟,先世为广平人,故以广平称宋姓。这首诗中,黄庭坚托物言志,寄寓深意。

(5)、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日一早便在沟头分手。

(6)、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宋·张炎《解连环·孤雁》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9)、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 李白《独不见》

(10)、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11)、《送卢员外》(唐)薛涛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12)、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1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北风行》(唐)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7)、《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8)、先说下你问题中的两句诗,原诗出自,北宋张元的《咏雪》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四句诗里,没有一个雪字,诗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借助于神话的浪漫色彩,将天兵杀败的玉龙身上,脱落的败鳞残甲,比作漫天飞舞的雪花让人不禁产生神驰天外,气势恢弘的感慨。可见诗人是那样的性情豪放,胸怀坦荡。

(19)、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20)、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3、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1)、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 李白《紫骝马》

(2)、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宋·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 李白《久别离》

(4)、《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5)、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6)、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宋·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7)、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8)、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9)、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10)、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1)、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唐·李白《紫骝马》

(1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13)、当时离开的时候,漫天的雪花像盛开的白花;如今回来的时候,遍野的花朵像纷纷的白雪。

(14)、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 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15)、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1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7)、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宋·姜夔《钓雪亭》

(18)、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

(1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咏雪诗

(1)、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

(2)、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清·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4)、《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的《别董大》,与岑参同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虽身居苦寒荒凉之地,但一诗一句都充满了积极向上,奔放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李白塞下曲的六首之李白,有“诗仙”之城,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该诗表达出诗人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7)、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唐·杜甫《古柏行》

(8)、问君何所思,昔日同心者。坐须风雪霁,相期洛城下。

(9)、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清·龚自珍《远志》

(10)、雪逐春风来,过集巫山野。澜漫虽可爱,悠扬讵堪把。

(11)、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 李白《公无渡河》

(12)、当暮色降临山色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

(13)、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唐·雍裕之《芦花》

(14)、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宋·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1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诗词中,雪似乎总是孤独的,这或许也是映照着,他的内心世界。一个渔翁在大雪封山时,独自披着蓑笠垂钓,天地间仿佛只剩他一个人,孤独而凄美。与其说渔翁钓的是鱼,不如说钓的是孤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纷飞的,诗人岑参送别朋友,边塞苦寒可诗人的内心,却是奔放热情的,他形容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如春风一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让人欣喜开怀。表现了诗人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

(1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塞下名曲,出自唐卢纶,描写了边关将士在雪夜中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精神。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关于写雪的诗词。大开大阖纵横天地,有吞吐宇宙之机,扭转乾坤之象。

(20)、虽然我们都住在洛阳城,仅仅分在城东、城西,但每次分别都往往跨越季节。

5、咏雪诗一片一片又一片

(1)、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唐·李白《越女词五首》

(2)、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唐·张志和《渔父》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 李白《豫章行》

(5)、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7)、塞外下雪了,是那么清冷孤傲,纳兰容若说:我并不是偏爱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也不是因为它越寒冷越美丽。

(8)、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宋·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9)、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0)、韩愈说: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了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11)、可以说是郑板桥开创了数字诗的鼻祖,不过虽然在后来有很多的人模仿郑板桥的咏雪诗,但是在数字诗上的成就,却没有一个人达到郑板桥的高度。因此那些所作的诗歌的流传程度,更是不及郑板桥的咏雪。

(12)、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13)、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宋·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

(14)、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5)、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16)、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17)、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8)、这首诗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雪花的多、白和美。之中的一三五等,这些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的只有那么几片雪花,郑板桥使用数字,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人们,雪景的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美好景象。

(19)、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泼可爱。

(20)、冰塞长河,雪满群山——南北朝·鲍照《舞鹤赋》

(1)、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2)、卷起杨花似雪花——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3)、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其后,三人结伴游观小玲珑山馆以雪花为题即兴作诗《咏雪》。

(4)、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 李白《王昭君二首》

(5)、诗人睡醒后,不知道外面下了雪,看到庭院中落在树枝上白茫茫的雪花,还以为,是院中的树开花了呢?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诗人高骈登高望远,看茫茫大雪将歧路掩盖,希望世间多些浩荡平坦,也反映出诗人,人生的坎坷旅途。

(6)、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这唐宋之问的一首唯美咏雪的诗。

(7)、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宋·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8)、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11)、《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2)、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宋·陆游《落梅》

(13)、《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4)、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宋·范成大《秦楼月·楼阴缺》

(15)、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清·朱彝尊《出居庸关》

(16)、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

(17)、探梅踏雪几何时——宋·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1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9)、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 —— 李白《战城南》

(20)、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1)、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 李白《发白马》

(2)、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 李白《折杨柳》

(3)、在郑板桥使用数字作出《咏雪》这样朗朗上口的数字诗之后,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也渐渐的被人们所喜爱,在郑板桥之后也有着很多的人模仿着郑板桥的这首《咏雪》来作诗,如在后来比较出名的由乾隆皇帝所作的《咏雨》还有不知道是谁做作的《数星星》,以及后来的《咏书》《咏林》等。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