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描写战争的诗句
1、岳飞关于战争的诗句
(1)、可怜啊,那些已在无定河边变成了一堆骸骨的征人,仍然是得不到讯息的春闺少妇连梦里都在思念的亲人。诗句反映了唐代长期边塞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生离死别的无限痛苦。
(2)、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3)、迳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4)、1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____杜甫《后出塞五首》
(6)、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7)、第三种说法理由有五:一是北伐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8)、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9)、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0)、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1)、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____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2)、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塞下曲》王昌龄
(14)、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6)、(古征战)唐·于濆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17)、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颜延之《阮步兵》
(1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19)、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2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2、描述岳飞的诗句
(1)、2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3)、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4)、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杜甫《春望》
(5)、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杂曲歌辞·白马篇)唐·李白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6)、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____李白《从军行》
(9)、作为唐代革新运动的启蒙者,陈子昂一直强调汉魏风骨。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扫同类题材的悲切之风,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很能代表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10)、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唐·李白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5)、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
(16)、(兵车行)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17)、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18)、——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19)、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出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0)、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朴,几时树功勋?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岳飞描写战争的诗句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王维《观猎》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3)、再者说,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而辽国是北宋的主要敌人,他们之间有着时间差,这个也可以知道岳飞与辽国并没有直接的战争!
(4)、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5)、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7)、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8)、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____马戴《出塞词》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凉州词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0)、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11)、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12)、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13)、《封神演义》将武王伐纣这一查诸史典的重大历史事件神话化,借此重塑上古诸神的形象,恢复神话英雄的威名,再造神祗谱系,使历来杂乱无章的神仙道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上层为仙道,中层为神道,下层为人道。可以这么说,《封神演义》是在文化反刍的背景下,诞生于人类成年期的神话史诗。
(1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5)、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16)、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17)、*陇西行作者: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19)、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何承天《战城南》
(20)、此二句乃是写唐末黄巢军队攻入唐都长安后的破坏力。前句举“内库”以括其余,写长安财物荡然无存、摧毁殆尽之状;后句举“公卿”以包其他,写长安达官贵人、高门望族死无遗类之状。其在批评黄巢的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破坏力。后代视为警策之句。
4、岳飞打仗的情景
(1)、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2)、战争诗,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最早的战争诗在《诗经》中出现,为官方视角下的战争诗,辞采华美,气势宏大。民间战争诗诗从先秦发展到唐代,其中奇情壮丽的边塞诗大大发展起来。
(3)、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4)、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____马戴《出塞词》
(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说唐全传》记述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统华夏、开创贞观之治的过程。小说以瓦岗寨群雄风云际会为中心,铺叙自北周武帝灭北齐、隋文帝平南陈,到唐李渊削平群雄、李世民登极称帝为止 ,主要叙述瓦岗寨好汉聚义反隋、辅唐开国的故事。
(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塞下曲(二首)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9)、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七言绝句,它通过边塞军中一个宴乐畅饮生活的片断的描写,抒发了守边将士忠勇爱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0)、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
(11)、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13)、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____张玉娘《从军行》
(14)、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
(15)、林暗草惊风,夜引弓。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1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翰
(17)、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____李白《战城南》
(18)、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边塞诗鉴赏*逢入京使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9)、(兵车行)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20)、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边角》——邝露《峤雅集》
5、岳飞描写战争的诗句是什么
(1)、——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2)、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杂曲歌辞·采桑)唐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4)、意思: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5)、——杨炯《从军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3353933羌笛。
(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7)、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张玉娘《从军行》
(8)、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d中央和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此诗所写的就是当年2月26日红军先锐重占娄山关后,毛主席及中央领导机关跟进途中经过娄山关时的情景。按前面所引毛主席所解释的情况:“词是后来追写的,……”毛主席追忆了当时的风物及心情。
(9)、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10)、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11)、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____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2)、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13)、《封神演义》是在神话式世界观指导下,向人们诉说上古的民族之战—商周战争。它所涉及的许多重要文化现象,不是某个文人独立完成,而是属于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它由平话到写定再到以鼓词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在这个意义上,它具有史诗的性质。
(14)、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5)、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
(16)、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边月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17)、如果我喝醉了,躺在沙场上,请你不要嘲笑我。看那些古代征战的人们,又有几个人能够平安归来的呢?
(1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9)、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20)、5)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____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族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2)、18)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边草》——邝露《峤雅集》
(4)、《宋词三百首》、《宋词Top100》、爱国、豪放、壮志
(5)、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6)、投稿商务合作邮箱:438726462@qq.com
(7)、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8)、4)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____元稹《田家词/田家行》
(9)、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10)、 其实,本词“争夺江山、增之娇色的主旨并不难理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句中,与“江山”相关的三个关键词是娇、英雄与折腰,英雄者莫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古代帝王,折腰便是争夺。而争夺江山与文学成就、文化贡献无关,那么“惜”从何来?这样,我们就只有一个解释: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们并未使江山增色!词中“封”含有封冻、固化、主宰之韵味,则上阕有“美丽风光是冰雪妆扮出来的”之意。银、蜡,指白色。原,意为大地。原驰蜡象,直译为"大地上奔跑着白色的大象”。欲,意为几乎、快要,如“路上行人欲断魂”。“欲与天公试比高”是后置定语,修饰山、原,意为“能跟老天比高的”意。须,意为只有;妖娆,意为美丽撩人;整句直译是“只有等到晴天,阳光洒落在为雪所覆盖的大地上,你才能发现更加美丽的景象。下阕中,竞,意为竞争。“折腰”是动词,意为崇拜,可引申为“因崇拜而生的行动——赞美、争夺、建设等。惜,意为可惜、有不足之处。文采、风骚,表面义为与“武力”争夺同一层面的文化贡献,实际义为与武力“争夺”同一层面的建设。俱,意为都。往,意为过去了。“风流人物”,直译为成功人士,此处指懂得如何建设江山的政治力量(作者注:“风流人物”,指人民群众)。
(11)、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12)、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七雄绕绕乱春秋。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13)、例如最为著名的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激励昂扬,李白的“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则有谏言之意、杜甫的“古来白骨无人收”则极言战争之惨烈!甚至还有描写战争细节的“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等等!
(14)、然而,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英雄就这样消失在尘世间,原本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归于平静了。
(15)、(诗词赏析)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16)、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17)、君已富士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18)、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____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19)、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____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20)、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1)、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____杨炯《从军行》
(2)、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3)、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古诗词中有许多渲染战斗场面紧张,描述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诗句
(6)、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7)、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8)、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10)、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11)、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____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2)、听妇前致词:三男邱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3)、16)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____虞姬《和项王歌》
(1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5)、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16)、诗中后八句则写将士们战死之后战魂依然不屈,身首分离,而爱国之心、杀敌之志长存于世!所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可歌可泣!屈原的这首《国殇》既极尽描写出了战争的细节,而又包含强烈热挚的爱国之情和英雄不屈之气!整首诗节奏极为短促,读来悲哉壮哉,可谓千古绝唱!
(1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8)、边草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19)、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0)、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2)、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