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风文案 >

精选148句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佳句(清明最好的十首诗)

描写清明节的诗

1、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寒食除外

(1)、原文: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2)、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3)、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4)、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5)、长大的树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与丈夫共植一棵树更令人感到充满情趣。

(6)、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7)、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8)、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9)、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0)、满宫花·花正芳(唐)张泌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钢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11)、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2)、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对酒》

(13)、(郊行即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14)、芳草青青碧连天,清明时节荡秋千。浮云飘飘游子意,蝴蝶风筝飞满天。温馨浪漫何处有,真情短信心酿酒。祝福多来君莫怪,谁让君是我佳友!

(15)、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16)、《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唐)张籍

(17)、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18)、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19)、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20)、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2、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佳句

(1)、原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2)、《淮南子·天文训》中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3)、鲜红的石榴花就像红色的薄绸。女主人公倚靠在窗外几竿修长的竹子下。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的盼望。女子在深闺里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坐立不安,也不想梳妆打扮,虽然思念使人憔悴,但即使打扮好了,遮盖了憔悴的颜色,又有谁来欣赏呢?

(4)、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6)、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译文:

(7)、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8)、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9)、晚唐政治最大弊端就是皇帝轮流换宦官当权不变,当朝皇帝僖宗就是宦官拥立的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只要用糖就可将其哄转。僖宗热衷玩乐只醉心斗鸡、蹴鞠,甚至童言无忌笑言志在夺取打马球科考状元郎。

(10)、有人举杯痛饮,看着落花,不肯错过每一秒绚丽的春天。

(11)、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12)、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13)、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

(14)、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15)、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16)、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17)、如果说《遣兴》有一种忧思国运梦回长安的悲凉,那《长安清明》则有一种喜悦与希望。

(18)、黄昏疏雨湿秋千。——出自于: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9)、《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男女青年到郊外踏青游玩,自由择偶,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2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清明最好的十首诗

(1)、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清明时节悄然来临;上山祭祖,追忆先人,缅怀离开的生命;清明节,中国传统习俗,汇聚无数纪念;天干物燥,请小心火烛。

(2)、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3)、做弄清明时序。——卢祖皋《谒金门?闲院宇》

(4)、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5)、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6)、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7)、原文: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8)、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9)、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0)、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11)、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2)、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13)、千百年前,古人叹惋清明,千百年后,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我们缅怀清明,缅怀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流血的烈士们,这是你们的节日,你们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周围发扬滋长!

(14)、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15)、清明节的名称来由得名于节气,与此时天象物侯的特点有关。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

(1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花开,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7)、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18)、他依稀还记得唐朝繁盛时的景况,再见到眼前祥和温馨的清明节,只暗中欢喜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1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20)、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4、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小学

(1)、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唐)韩偓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2)、清明节是一个春夏交接,乍暖还寒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天气的变化无常往往会让人愁肠百结,各种苦闷、失落、彷徨的情绪不期而至,那种淡淡的忧伤惆怅也就难免会流淌在诗词之中了。

(3)、关于清明的时间,历来有种说法: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为大寒食,寒食后两日就是清明。原来在清明之前还有一个寒食节,“寒食”顾名思义,就是吃冷食的意思,这个节日有禁用烟火,只吃先期做好的冷食的习俗。据晋地民间传说,这是纪念晋国介子推的节日。

(4)、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5)、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6)、我们无法忘记那些先烈的事迹,在清明节这天,我们要祭奠那拥有浩然正气的灵魂,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

(7)、满衣血泪与尘埃矗骇避较篆记遍席拨芦,乱后还乡亦可哀。

(8)、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

(9)、……折得杨柳一枝,归来插向谁家……读一遍已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中,古往今来,不知唤起了多少读者的共鸣!

(10)、身处异乡的我,无法为祖先扫墓,只能在黄昏的小院里思念着亲人。

(11)、江南清明(唐)郑准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12)、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1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4)、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5)、是啊,每一次的清明,勾起的都是生与死的思考。

(16)、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17)、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1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20)、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5、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串联起来的诗句

(1)、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2)、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3)、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4)、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

(5)、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6)、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7)、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出自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8)、(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9)、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10)、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出自于:孟云卿《寒食》

(1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于:韩翃《寒食》

(13)、译文: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14)、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5)、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6)、其七:坟头掊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

(17)、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18)、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9)、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20)、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1)、珍惜一朵花开,珍惜人生中美好的时刻,就是对美好最好的回馈。

(2)、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

(3)、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4)、大唐灭亡,长安已成韦庄余生再也无法回去的故乡,他虽劝谏王健亦自立为帝建立蜀国,他虽晚年官居蜀国宰相得到未曾有过的荣光,可每年清明节长安依旧是其心中最深情殇。

(5)、韦庄见此情景对大唐国运心灰意懒彻底绝望,遂决意离开长安告别大唐,赴成都辅佐王健。

(6)、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7)、(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8)、译文: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9)、   今天,我借着清明节之际,送你一束鸢尾花。在这个“清明”的日子里,我似乎感受到了身披绿色斗篷的你做出的是清明的选择。

(10)、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11)、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12)、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13)、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14)、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15)、清明(宋)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6)、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出自于:韩偓《夜深》

(17)、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18)、虽然韦庄知道也许这只是虚假幻想,可他仍愿满怀中兴之望,但晚唐颓势依旧,又怎是他能左右?

(19)、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20)、“异乡清明节”唯有“空江寂寞春”了。那林间杜鹃一声声悲鸣“不如归去”,在呼唤他北归长安吧。

(1)、其二就是时隔几年后,韦庄再赋清明的《长安清明》。

(2)、清明即事·风落梨花雪满庭(明)瞿佑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游丝到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秋千一架名园里,柳丝今日向东风。

(3)、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5)、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6)、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7)、杨柳飘絮燕飞往,桃杏花开香飘染。陵园一片花海洋,花环祭祖泪飞扬。泣不成声寸断肠,敬拜亡灵烧纸钱。一壶浊酒敬天地,祈福天地都安详!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9)、 牧童遥指杏花村。

(10)、韦庄出生年代正是晚唐败落凋敝时期,其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可其家世背景并不简单,按其家谱向上追溯,其四世祖可是中唐曾名满天下的苏州刺史韦应物,只是到韦庄一代,韦氏家族已没落不堪了。

(11)、昔日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此刻我们为他送行。对他说声:您将永垂不朽,被列入历史的清单。

(12)、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3)、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14)、(途中寒食)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15)、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16)、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7)、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18)、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9)、新社日燕子飞动,清明前梨花飘落,青苔点缀池塘,黄鹂的鸣声从树间传出,飞絮轻舞,春日渐长。

(20)、异国清明节,空江寂寞春。声声林上鸟,唤我北归秦。”

(1)、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2)、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唐)张籍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3)、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宋)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4)、就算有长长久久的显赫的家世,荣华富贵的生活,到最后,还是落得个馒头似的土丘。

(5)、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6)、“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8)、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