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诗小学
1、范仲淹的诗小学10首4句
(1)、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2)、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就在写这首诗的同一年,他根据苏州的水性,开浚了昆山等地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注水于海。这一做法在范仲淹后还一直被广泛使用着,元、明两朝的浙江治水官,仍然按当个模式整治水患多年。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5)、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风(唐)李峤(qi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8)、能不忆江南?37《小儿垂钓》胡令能(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0)、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2)、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13)、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
(14)、(宋sònɡ)范fàn仲 zhònɡ淹 yān
(15)、春晓(唐)孟浩(hào)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凉州词(唐)王翰(hàn)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6)、关于鲈鱼的美味,《世说新语》“识鉴”篇记录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西晋时期,有个叫张翰的人,文章写得很好,性格放纵不羁。他被朝廷征召任官期间,一天看到秋风乍起,想到家乡的鲈鱼和菰菜的美味,马上就辞职归乡了。虽然张翰辞官很可能有其他原因,但以鲈鱼为借口,仍可见其味道鲜美诱人。后来“鲈鱼之美”就成为了一个典故。
(17)、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0)、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2、范仲淹的诗小学10首二年级
(1)、36《忆江南》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江边来来往往的人,只知道鲈鱼味道鲜美。你看那打鱼的小船,要不断在风浪里出入。
(3)、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31《塞下曲》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5)、这些人身上有一种引而不发,然则绵绵不绝的力量。职业尊严在今天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我常常为很多“社会精英”级的人物工作。但是,即使在这个人群中,“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者有之、“常在河边走主动去湿鞋”者亦有之。可见,职业尊严跟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甚至眼界都没有必然联系。
(6)、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月》(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7)、《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8)、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9)、——王勃(唐代)《滕王阁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唐代)《山居秋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11)、29《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2)、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13)、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14)、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15)、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6)、这首诗的创作年代不详。那是诗人闲居乡下时的一个傍晚,闲来无事,他信步走到离家几步之遥的江边。虽然已是深秋,但风景尚佳。黄昏,余晖斜洒,江中有小船与渔人的影子,随风荡漾,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诗人一时间好不惬意,诗情便像悠悠不尽的小溪浅浅淡淡的流淌而出。
(17)、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8)、(13)小学必背古诗75首——赠汪伦(唐李白)
(19)、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2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3、范仲淹的诗小学1到4年级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4)、(36)小学必背古诗75首——塞下曲唐卢纶(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
(7)、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0)、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4)、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15)、范仲淹的事迹随着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正是因为怀着一颗以天下为己任的赤诚之心,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元好问《范文正公画像赞》)可是,有谁知道,在考中进士做官之前,范仲淹的少年生活和求学之路,却是非常的坎坷。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对江岸上的场景进行一番描写后,诗人的笔触转至江面,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捕鱼图:“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您看,渔民正驾着小舟在江上捕鱼,在滔天的波涛里,渔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时隐时现,随时都有翻没的危险。虽然捕鱼有生命危险,可是为了生计的渔民们仍要下河捕鱼。这让我们不禁想到柳宗元的那篇《捕蛇者说》,捕蛇很有可能丧命,可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去捕蛇。这两篇诗文虽然一唐一宋,一为捕蛇一为捕鱼,但作者表达的寓意确是相似。
(19)、(41)小学必背古诗75首—春日 (宋)朱熹(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20)、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月》(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4、范仲淹的诗小学10首三四年级
(1)、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国学启蒙《增广贤文》教念)(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3)、不要以为这位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板着脸不苟言笑。你猜“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会是什么样的人写的?其实就是范文正公范仲淹。
(4)、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5)、《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秋波媚》(宋)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8)、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4)、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5)、(17)小学必背古诗75首——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0)、剪头发认识一个发型师。收费比大部分人贵,但是绝不推荐染发、烫发,绝不向客人推销任何东西。他的理由是:第用最简单的方式能让客人满意才算手艺;第我的专业是剃头的,不是推销的。
5、范仲淹的诗小学
(1)、一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如下(篇一)芙(fú)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君 jūn 看 kàn一 yī叶 yè舟 zhōu,
(3)、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垓下歌》秦末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7)、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8)、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捕鱼多艰难多危险哪!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2)、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3)、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14)、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范仲淹《瀑布》
(15)、(28)游子吟唐孟郊——小学必背古诗75首(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6)、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17)、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18)、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1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百分之百正确!!!。
(20)、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2)、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4)、请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德馨”进行关注,谢谢!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25)小学必背古诗75首——绝句(唐杜甫)(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45《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8)、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9)、注释渔者:捕鱼的人。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
(10)、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11)、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1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3)、做了高官以后的范仲淹,真的象他小时候自己所定的人生目标那样,一心要造福天下。一辈子始终按照儒家圣贤的标准做到表里如真难得。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5)、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范仲淹的另一首扫兴之作,这一次他扫的是很多游人和吃货的兴。这首五言绝句,短短20个字,却有两个千古名句,46岁(虚岁)的范仲淹用这首诗致敬劳动者。五一小长假到了,还很多人在默默地工作着,笔者把这首诗送给所有的劳动者:
(16)、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7)、33《浪淘沙》(其一)刘禹锡(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31)小学必背古诗75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31《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2)、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短短20个字,叠加出一层一层的对比,近景的一盘鲈鱼之至鲜至美与远景的惊涛骇浪里小船出没对比。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形象反差中,诗人的意图和倾向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使人强烈感到渔民们身危如寄,命轻如叶。这里饱含着诗人对这些劳动者的关切和同情,表达了诗人以民为念的思想感情。
(4)、然而,细细观察,那些慕名而来,只为品尝鲈鱼鲜美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尽是些富商,贵族,权赫显势着者。而那些布衣平民哪里吃得起这名贵鲜美的鲈鱼呢?诗人语气平淡,看似没有爱恨憎恶,然而平淡的语言中却饱含着对普通劳动者疾苦的同情。
(5)、自从重新修建了岳阳的楼,扩大原来的规模,把唐朝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就让范仲淹写篇文章來记叙这件事。
(6)、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8)、《江上渔者》、《西溪见牡丹》、《书酒家壁》、《苏幕遮》、《武夷茶歌》。
(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10)、35《池上》白居易(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1)、或许是最宁静之地入了他的眼,他信笔写下了一首首小诗,不为扬名,只为宽心。今天与大家分享一首范仲淹的小诗《江上渔者》。这首诗短小简练,明白如话,没有一个华丽词藻,更没局艰涩典故,以平常的语言,描写了最平常的人物、事物,却表达出了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这首五绝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只有短短20字,是小学生必背古诗,你会背吗?
(1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5《绝句》(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4)、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河西送李十七》(唐)高适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15)、(14)小学必背古诗75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6)、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9)、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20)、(美文欣赏12)京津游记(游南开清华随笔)
(1)、偏偏咱们的范文正公是个扫兴的人儿,他眼中没有美景,也没有鲈鱼美,只看到那远处的一叶扁舟。扁舟和渔夫这个意象,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有,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洒脱、飘逸、隐居的代名词。张志和的《渔歌子》、苏轼和纳兰性德笔下渔夫,都写得何等洒脱,这是扁舟和渔夫在一般文人心中的样子。
(2)、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3)、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