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过的端午节古诗
1、三年级端午节古诗词100首四句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2)、妈妈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来了。我看见一个个粽子都是用绿色叶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样子。我脱掉她们身上的“绿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来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软很香!里面还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____殷尧藩《端午日》
(4)、部编1-6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写字表笔顺描红字帖
(5)、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6)、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7)、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诗》
(8)、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是我的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吃粽子,赛龙舟。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9)、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0)、端午节那天,我问妈妈粽子是怎么做的,妈妈说:“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蜜枣包的,假如没有蜜枣的话,可以用豆子等替代。熟它,需要煮一个晚上。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可以看见洁白的糯米和枣团在里面,既好吃又甜,并且吃不腻。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11)、浣江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12)、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今天老师跟同学们分享优秀的范文,一起学习一下!
(13)、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4)、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15)、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1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17)、榴花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8)、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色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19)、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20)、 当天,三年级的孩子们就收到了许许多多的“暖心贴”,这些字迹工整的小字条表达着二年级小朋友们最真诚的感谢。他们夸赞哥哥姐姐们的心灵手巧,并表示也要像他们一样好好学习,期待明年也能传递这份爱与温暖。
2、三年级学过的端午节古诗配画
(1)、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艾草,吃粽子,看龙舟比赛……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人一起到内海湾观看龙舟比赛。比赛场地可真热闹,来来往往的人可真多!比赛刚一开始,每一队的龙舟都争先恐后地往前划过去,龙舟像箭一样飞快地向前冲。队员们呐喊着:“加油,加油……”声声入耳,助威声回荡在内海湾的海面上。终点就在前面,百舸争流,大家奋力向前划着浆。“噢,胜利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比赛结束了。队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2)、“五月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有关端午节的儿歌。今天我们来说说端午节。
(3)、元宵组通过创设兄妹四人赏花灯的情境,讲述过元宵节的习俗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接着,诵读了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李商隐的《观灯乐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诗词,写出了过元宵节赏花灯的情景,感受到元宵节的热闹。
(4)、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端午节的古诗小学2端午节的诗句(精选60句)
(5)、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6)、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7)、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8)、五月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9)、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0)、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11)、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12)、想知道2020年端午节更多放假安排,请点击》》》》2020端午放假安排时间表
(1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4)、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首》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17)、看着大家陆陆续续包好的棕子,我觉得我这个心形的棕子很特别。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放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味的棕子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自己的成果。
(18)、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太多了。殷尧藩的《同州端午》、褚朝阳的《五丝》、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文秀的《端午》等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月榴花妖艳烘》
(20)、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3、三年级学过的端午节古诗词
(1)、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劝阻楚怀王,但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怀王上当被囚。
(2)、今天我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忠臣,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3)、 本次端午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学生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真切地感受到端午节的蕴意,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增进了师生情、同学情和亲友情。
(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5)、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6)、条脱闲揎系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7)、五月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9)、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0)、龙抬头组以课本剧形式展示了节日的由来——二月二这天百姓将玉米种炒熟,好似金豆开花,解救了心念百姓的龙神。接着,入情入境地诵读了白居易的《二月二日》和王庭珪的《二月二日出郊》,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讲述了开笔写字、剃龙头、吃糖豆、敬文昌神、吃面条、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11)、良辰当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
(12)、大家知道吗:每年是端午节。这可是我们***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13)、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4)、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15)、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6)、 粽叶飘香,情浓端午。学校后勤还为师生们精心准备了粽子、咸鸭蛋等传统食品。大家内心都涌动着一股暖流,为身在凤凰小学这样的大家庭里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1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8)、 瞧,一个个绚丽多彩、大小各异的蛋袋诞生了。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大的蛋袋竟然可以放两三个鸡蛋,而最小的蛋袋只能放一个鸽子蛋。尽管如此,每一个蛋袋都凝结了孩子们的专注和用心。
(19)、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也是和端午节一样有趣的,我们要一起保护***的传统节日。
(20)、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4、小学三年级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很多。从汤显祖到文天祥,从苏轼到杜甫以及贝琼、张耒,众多的文人***客都曾为端午节赋诗吟句,或豪放,或悲怆……下面就分享几首给大家吧。
(2)、 本次实践活动还开辟“第二战场”,将活动从学校延伸至家庭。在家人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学着包粽子的手法,先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后,用糯米充实压紧,再用粽叶把糯米包裹起来,最后用细绳打个结,一会工夫就包出了像模像样的粽子。虽然没有家人包得那么紧实、精致,但孩子们亲自动手,认真琢磨的样子是最可爱的!既get一项技能,又享受了家人陪伴的快乐时光,真是一举两得呀!
(3)、我以后要每年端午节都要多练习包粽子,你会包粽子吗?
(4)、一下 二下 三下 四下 五下 六下
(5)、端午节流行的民族地区很广,有汉、壮、布衣、侗、土家、仡佬等。
(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7)、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8)、 人们一般在端午节佩戴五彩绳以辟邪,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实践课上,班主任老师细致地演示五彩绳的编法,大家迫不及待地编了起来,将不同颜色的线绳依次缠绕,像给女孩子编辫子一样,双手不停地交叉变化,再配上小巧玲珑的挂饰就大功告成啦!不一会儿,一个个漂亮精致、充满创意的手绳戴在了手上。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杰作,心里乐开了花。
(9)、奶奶说完从煲子里用筷子抽起来,给我。好香呀,看着粽子,口水差一点流出来。忙接过粽子,奶奶见我那么急着拿去,对我说:”小心热呀,别急着吃,这奶奶做了一煲,“愉快的拿着粽子,走出厨房,吃粽子去。这件事我一直保留在我脑海里。
(10)、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1)、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____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2)、 ——昌盛园小学三年级六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
(1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4)、 我们小学生也要向屈原学习爱祖国、爱人民,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班集体、爱护班集体的每一个人。
(15)、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6)、人教版1-6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教案+试卷
(17)、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9)、此次活动很荣幸邀请到了昌盛园小学老校长吴宝文、校长周晓芳、主任王淑阳、副主任张军燕、级部长刘建平、徐雪玲及三年组的老师们莅临指导,并为获奖学生颁发了奖状。王淑阳主任就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学生提出了希望:中华传统节日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人民的成长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这些节日里诗词、习俗都流淌着中华民族人民的品德、智慧、气节和情感,节日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文化。诵读的是节日,修养的是自己,锻炼的是文字表达能力,形成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唤醒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记忆,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20)、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5、端午最佳10首古诗
(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端午节的古诗小学3端午节的诗句1
(2)、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3)、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5)、听完爸爸的讲诉。我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为什么吃粽子了。原来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啊!今年的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
(6)、己酉年的端午节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7)、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8)、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到了,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9)、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10)、(干货|小学英语)人教pep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期末复习收藏!(附电子版)
(11)、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12)、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__边贡《午日观竞渡》
(1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1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16)、今天是农历五月初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日。我们全家人在家吃粽子庆祝这个节日。
(1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8)、没过多久,水池上一个大盆里放着一个个东倒西斜的大粽子,放在锅里煮,不一会厨房里飘出了阵阵的清香,我的口水渐渐流了下来,就不由自主的大声说道:“爷爷,快给我吃个粽子!”爷爷递给我一个热粽子,我咬了一口,黏黏的、滋光滑口,是红枣的,感觉太好吃了,我希望自己也会做,我真是快乐极了!
(19)、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20)、《端午感兴》宋·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2)、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3)、端午节到了,一说到端午节我们就会想到粽子。是的,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很热闹,都在包粽子,今年我也要学包粽子。今天上午,我和弟弟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4)、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演变而来的。
(5)、我看的都等不及了,立刻抽出两片叶子要圈起来,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来,只好让妈妈帮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板栗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米全撒了,妈妈见了直摇头,连声说不行,妈妈把着我的手轻轻的包粽子妈妈说“好了”,现在我该看一看弟弟包的粽子了,哈!他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没有糯米(他超爱吃肉)。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了煮,不一会儿熟了,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感觉味道太好了。
(6)、部编1-6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试卷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8)、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9)、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0)、 腊八节组通过两姐妹在腊八节这天的谈话,知道了腊八节是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受困时被一碗粥获救而流传。接着,两姐妹穿越到南宋,看到赵万年恰逢腊八节依然坚守襄阳,城内百姓送上腊八粥,赵万年有感写下《腊八危家饷粥有感》一诗,感念百姓的爱戴。接着,看到陆游在这一天来到西村写下过节情景,体会素朴幽静的生活图景,期盼自己人生的春天早点到来。最后,还讲述了腊八节的习俗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等。
(11)、月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唐·张建封·《竞渡歌》
(12)、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13)、(干货|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9套期末检测卷打包下载(可打印)
(14)、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节古诗词小学2《浣溪沙·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