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古诗
1、咏柳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1)、《咏柳》是北宋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
(2)、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3)、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咏柳的诗句8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4)、忘机鸥鹭立汀沙。——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咏柳的诗句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6)、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7)、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咏柳的诗句7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8)、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9)、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书单”即可免费获取!
(10)、艺术歌曲《咏柳》由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指挥家张肖虎谱曲,歌曲采用流畅的慢板,每个字谱写的音型各异,极其丰富。歌曲演唱需要优美轻柔的感觉。钢琴伴奏中的琶音音型和十六分音符的跑动,轻盈生动的表现出柳枝垂下,随风轻拂的场景。
(11)、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12)、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柳绝句(唐)杜牧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13)、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的春风,它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4)、④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绦(tāo):用丝编成的绸带。
(15)、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咏柳(唐)薛逢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16)、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17)、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8)、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咏柳》原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9)、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0)、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2、咏柳古诗教案
(1)、柳树以它特有的温柔、轻盈、婆娑的婀娜风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成为吟咏对象。人们咏柳爱柳,并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2)、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3)、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4)、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5)、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6)、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7)、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8)、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9)、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青门柳》
(10)、柳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易种易活。谁不知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句呢?
(11)、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12)、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13)、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14)、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5)、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王士祯《真州绝句》
(16)、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7)、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王士祯《真州绝句》
(18)、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19)、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20)、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柳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咏柳的诗句1 轻寒漠漠侵鸳被。——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3、咏柳古诗朗诵跟读
(1)、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2)、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3)、锦屏寂寞思无穷,还是不知消息。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4)、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于谦《观书》
(5)、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6)、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7)、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形如少女之黛眉,“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人们极为熟悉的诗句。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主要题材。
(8)、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9)、杏花愁,莺正语,画楼东。——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10)、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
(11)、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13)、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
(14)、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15)、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16)、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7)、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18)、“柳絮飞时花满城”的六月,天涯海角随处可见柳絮那飘忽不定的倩影。它们大概在寻找自己扎根落户的归宿吧!柳树落叶极晚,当萧瑟的秋风无情地劫掠大批的黄叶时,柳树却依然枝叶婆娑,绿意融融。
(19)、(4)一树:满树。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20)、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4、咏柳古诗
(1)、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柳宗元《送元暠师诗》
(2)、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朱栴《官桥柳色》
(3)、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4)、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5)、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6)、柳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易种易活。谁不知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句呢?
(7)、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柳(唐)李商隐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8)、自古,柳就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柳树以它特有的温柔、轻盈、婆娑的婀娜风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成为吟咏对象。人们咏柳爱柳,并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感情。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爱柳成癖,在宅前种下了五株柳树,人称五柳先生。柳便成为品行高洁的象征。
(9)、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高观国《解连环·柳》
(10)、柳树发芽早,落叶迟。早春二月,它已鹅黄着枝,轻罗笼烟,初绽的嫩芽象少女朦胧的睡眼。当你走近它时,伸手摸一摸,就会感到她似发丝的柳条是多么柔软。柳絮飞时花满城的六月,天涯海角随处可见柳絮那飘忽不定的倩影。它们大概在寻找自己扎根落户的归宿吧!柳树落叶极晚,当萧瑟的秋风无情地劫掠大批的黄叶时,柳树却依然枝叶婆娑,绿意融融。柳树的绿又有它独特的魅力。那淡淡的似雾的翠绿,使人有清新超俗之感。当你置身于浓浓绿意之中,即使心情不好,也会顿扫心中抑郁烦闷之情。
(11)、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12)、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13)、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14)、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5)、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16)、柳树栽种历史悠久,它的适应性极强,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绿柳成荫。因此,我们应大量地栽柳、护柳,让绿色永挂枝头,以美好的姿态去迎接每个春天的开始!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篇2咏柳
(17)、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18)、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9)、旱柳百姓叫它河柳,是落叶灌木。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根生长为主,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
(20)、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关于咏柳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5、咏柳古诗带拼音
(1)、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2)、我国古代已大量植柳。自古,柳就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3)、名句赏析——“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4)、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5)、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形象的描摹出柳的美姿,点出了柳迎春的特点。
(8)、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9)、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柳树发芽早,落叶迟。
(10)、鸭炉香细琐窗闲。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11)、贺知章(公元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12)、而这种成功的探索,所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美好,而且更重要的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美的惊叹。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14)、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学习***传统的文化精华,为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为了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克服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障碍,一些出版社约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撰写了鉴赏古典诗词的文章,以"辞典"的方式,出了不少书籍,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辞典》、《文明清诗鉴赏词典》、《乐府诗鉴赏辞典》等。如何阅读有关古典诗词的鉴赏文章,从而提高鉴赏水平,就成了当前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问题。过去课文中只选过文字评论方面的文章,关于鉴赏方面的文章还没有。编者特约请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专门撰写了《〈咏柳〉赏析》,开了这方面的先河。通过学习阅读《〈咏柳〉赏析》使人们撰出一道门径,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15)、柳树可谓粉身碎骨为人类了。垂柳耐水性强,生长速度快,因此,被广泛用以美化环境等。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7)、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18)、鸭炉香细琐窗闲。——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19)、——高鼎《村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柳枝词》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咏柳》原文及翻译2《咏柳》作者是唐朝文学家贺知章。其全文古诗如下:
(1)、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柳(唐)慕幽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2)、第一二句的矛盾:柳树本平不是碧玉,但是,就是要说它是玉,柳叶不是丝的,偏偏要说它是,这里当然有柳树的特征,但是,更主要的是诗人的情感的特征:用珍贵的物品来寄托珍贵的感情。但是,从语言的运用上来说,这样的说法,并不见得特别精彩。最为精彩的,是后面这两句,把春风和剪刀联系起来以后,前面的句子也显得有生气了。
(3)、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条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柳(唐)徐夤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5)、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6)、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7)、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唐)李峤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9)、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10)、单字解释:“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
(11)、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做为酒钱。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算得了什么?我记得你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2)、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3)、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14)、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15)、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题柳(唐)狄焕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16)、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7)、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8)、十年旧约断琼箫。——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19)、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20)、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
(1)、柳树可分为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
(2)、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颂柳树,进而赞颂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3)、——韦庄《台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4)、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颂柳树,进而赞颂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5)、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6)、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柳(唐)罗隐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7)、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韦庄《归国遥春欲晚》
(8)、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赵溍《临江仙·西湖春泛》
(9)、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1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11)、——志南《绝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枝上柳绵吹又少。
(1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3)、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形象的描摹出柳的美姿,点出了柳迎春的特点。柳树可分为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百姓叫它河柳,是落叶灌木。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根生长为主,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主干通常在2-3米处就长出分枝。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涤,纷纷下垂。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形如少女之黛眉,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人们极为熟悉的诗句。
(14)、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15)、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16)、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17)、——韩愈《晚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18)、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作者简介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19)、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20)、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1)、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所用的意象只有柳树和春风,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出神入化的修辞,把这首诗的艺术效果极度放大了。
(2)、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3)、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5)、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柳(唐)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6)、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8)、绦(tāo):用丝编成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柳条。
(9)、贺知章(咏柳)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了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到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