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风文案 >

精选85句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一句古诗词)

表示热爱祖国的古诗

1、表示热爱祖国的古诗句

(1)、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3)、相对向、斜阳凄怨。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7)、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0)、除杜甫外,夹杂在南北宋交界时期的宋朝诗人,显然对国家多了一份更为深沉的爱,这种爱凌驾在对敌人的仇恨至上,凌驾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生死之上,更凌驾在身先士卒,献身沙场的报国壮志之上。战争带给他们苦难,故土的流失是宋朝的耻辱,凡是热血男儿,岂有不报国破之仇之理?那时的南宋与金是不共戴天的仇恨,那时的南宋也出现了许多英勇的将军,可朝廷的不作为,给那些满腔热血的爱国人士浇了狠狠的一盆冷水,那些自私自利的奸臣在战乱中获利,那些为国奉献的将军却被奸臣所害,只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这是岳飞的遗憾,无奈之下只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无奈!

(11)、这首诗写的是少年游侠投奔军中建功立业的激昂情怀,显示了那一份拳拳爱国之心。前半段主要写游侠的矫健身手,而后半段则主要突出游侠的高贵精神。

(1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定王台建在洞庭湖之滨,位于古湘州地界上。定王台虽然在历经千年之后已经堙没,但是遗迹尚存,那残存的台基,依然高耸百尺,令我想到定王台的修建者西汉的刘发。

(1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5)、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6)、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17)、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8)、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19)、⑵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

(20)、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2、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1)、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2)、朋友们,你们背过这些古诗词吗?你们还知道哪些爱国的古诗词呢?欢迎留言哦。

(3)、书愤(陆游)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5)、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6)、这首诗的作者是三国诗人曹植。曹植大家都比较熟悉,七步诗名传天下,独占七斗之才,可以说是魏晋时期最厉害的诗人。

(7)、这首诗体现了唐代诗人那种积极投身边塞的赤胆之心,体现了当时人们昂扬的心态。

(8)、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9)、共同美好愿望,也是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在爱国诗人这点上,杜甫是当仁不让。

(10)、从小立志报国,从现在起,要认真学习,学好本领,为国争添光彩.

(1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1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1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1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少年行唐·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16)、(1)将晓:天将要亮。(2)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17)、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18)、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一句古诗词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春愁》清·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4)、(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1) 

(5)、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

(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1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 首届“鲁新知”杯“吕剑诗歌奖”全国诗歌、诗词大赛,11月30日24时截稿

(13)、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

(14)、南乡子(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5)、* 方定发公百年诞辰纪念诗联有奖征集9月30日截稿

(16)、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20)、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4、表达热爱祖国古诗

(1)、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祸害灾难而躲开。”

(2)、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女英雄刘胡兰,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八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10)、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1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爱国诗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2)、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13)、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5)、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16)、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1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8)、*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教——《慎终追远》集家风家教诗词楹联于一书,日前付梓

(19)、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0)、这是一个时代的人民期待和平,热爱国家的共同美好愿望,也是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在爱国诗人这点上,杜甫是当仁不让的。其实除了这首《春望》,如《蜀相》里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登楼》里的“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等诗句都能体现杜甫对国家,对人民深深地热爱,这种因国家而忧愁的情怀,是杜甫最真实的写照与最明显的特征。

5、表达热爱祖国的古诗有哪些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3)、京都沦陷,皇家陵阙黯然被埋没在厚厚的云雾之中,令人愁恨不已。念及此,我耿耿于怀,悲愤难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徘徊往来在秋风寒霜中,夕阳将落,更增人恨愁。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