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爱情现代诗
1、徐志摩关于爱情的现代诗
(1)、我们说徐志摩的身上,有过多的传统文人的那种生活习气和思想情调,这构成了他诗歌作品的基调。这种情调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生活中,也不仅仅表现在他的诗歌作品的内容中,更多的体现在他诗歌作品的情调中。作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他们追求的诗歌的韵律美,不仅仅是对诗意美的追求,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这种回归,既有对真诗歌的追求,也是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调的追求。在草创时期的诗歌,白话诗还很不成熟,而且大多带有民歌风味。诗歌缺乏那种蕴藉与含蓄,直白的多,浅陋的多,而蕴藉和具有诗意的作品则很少。而新月派的诗歌美学主张与诗歌创作,无疑是对新诗歌创作的一次反动,是诗歌创造的一次回归。回归到诗,回归到传统。这种传统不是语言的回归,而是诗意的回归。他们探索用白话诗创作出具有诗意的诗歌作品,让诗真正成为诗。徐志摩就是在不断的追求着诗歌的诗意的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情感。这也许就是徐志摩诗歌的价值之所在!
(2)、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
(3)、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4)、。“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因为“我是在梦里,我在梦的清波里依回”,我沉醉在她的温存之中,在梦的甜美之中。诗歌的前几节,反复的渲染歌咏,我们感受到主人公沉入爱河之中的那种忘我的精神状态。语言虽然是那样的柔软,但是,柔而不腻,华而不艳。它既有对传统诗歌特别是诗经中爱情诗的章法的继承,也创造性的发展了诗经的表现手法。矛盾曾经从阶级的观点出发,对徐志摩的诗歌做出过评价。在分析《我不知道风从那个方向吹》一诗时,他说“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只很少很少的一点儿。”我们认为这种批评有失公允。也许正是这很少的一点儿,才使得徐志摩的诗歌具有一种特有的审美意味。我们不能责备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只能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作者内心的那份特殊的不可言说的感受。他的诗歌是审美的,他提高了我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5)、同时,诗歌的音调也随着诗人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使诗歌变成一曲低回婉转的哀歌。这首诗歌的韵律也非常特别,全诗分节押韵。虽然每节诗押的都是脚韵,但节与节之间又有所不同。有的是句句押韵(如第四节),有的是偶句押韵(如第三节)。这样“求同存异”的押韵方式,既使诗歌读起来显得生动,有抑扬顿挫之感,又不觉得凌乱、不调和。此诗在音韵上还巧妙地运用了叠韵、叠音的手法。
(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
(7)、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争取,非特求免凶残之痛苦,实求良善之安顿,求人格之
(8)、友情是愉快,是爱,是再不畏虑,是不再受孤寂的侵凌。
(9)、而林徽因和梁思成在这一时期还在国外刻苦学习,并于1928年在国外结婚。林徽因归国后,和梁思成双双成为东北大学教师。此后他们为了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前后走过15个省,190多个县,测绘2738处古建筑。
(10)、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1)、友情是愉快,是爱,是再不畏虑,是不再受孤寂的侵凌。
(12)、也许是婚姻上的不自由给徐志摩的爱情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他的诗作大多是对爱情的自由的追求与表白。在诗作《起造一座墙》中,作者表达的是那种冲破一切,对坚贞爱情的相忘于追求。
(13)、你看我活着不能没有你,不单是身体,我要你的性灵,我要你身体完全的爱我,我也要你的性灵完全化入我的,我要的是你绝对的全部——因为我献给你的也是绝对的全部,那才当得……
(14)、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15)、我发现,黄磊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把《再别康桥》朗诵得太柔美、太喜洋洋、太没有一点感情波澜啦。
(16)、再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则我以为把它推崇为“新批评”所称许的最适合于“张力”分析的经典诗句也不为过。“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17)、在这里,我们要把握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他向往的是欧美式的政治和伦理价值观、艺术观。尤其是剑桥的两年生活,他感到特别的康宁温馨一一人译剑桥,他译作康桥!在这里,有他的英国梦、康桥恋;在这里,形成他独特的人生理想一一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与信仰一一凝结成一个理想的人生形式一一能与一个心灵美、气质美的佳人自由结合。
(18)、“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月下静候,伊人不来,于是一次次张望她来时要走的路,只有桥影在夜幕下凝静而立,似乎时间也在此凝固了一般,“凝静”而非“宁静”,这一字之差意境却大不相同,漫长的等待就在这“凝静的桥影”中表现出来。
(19)、慢慢地,他们家的客厅在北京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出了名,这无疑让更多的知识分子慕名前来。金岳霖就是在徐志摩的引荐下,认识了名声在外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金岳霖个子很高,人长得很儒雅,同时他不古板,是个非常有趣的人。自从结识了林徽因夫妇后,金岳霖便一直占据着沙龙聚会的一席之位。在交往的过程中,金岳霖愈发觉得和林徽因夫妇因为背影、兴趣等都相当,所以特别聊得来。
(20)、《雨巷》的意境相对单一枝丁香。《再别康桥》虽然写康桥,但细写了柳枝、水草、清潭和彩虹。
2、徐志摩爱情诗集大全
(1)、你看我活着不能没有你,不单是身体,我要你的性灵,我要你身体完全的爱我,我也要
(2)、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
(3)、接着,我们再说说林徽因和金岳霖。金岳霖堪称中国哲学第一人。他早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和北大,并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哲学系。当时,北平流行沙龙文化。林徽因和梁思成为了得文人学士们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和学术的地方,每周六便对大家开放家里的客厅。同时,他们又非常好客,所以大家都喜欢来他们家聚会。
(4)、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5)、这些诗人们不满于"五四"以后"的那些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的是徐志摩的《月下待杜鹃不来》。
(6)、卞之琳,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7)、金岳霖却视林徽因的性情如珍宝,因此和林徽因夫妇一直比邻而居。不管梁思成是否出门在外,反正金岳霖是每天都要到林徽因那里报个道。于是,好事之人又有了谈资。偏偏金岳霖终生未娶,这在好事之人看来,实在不科学。所以就说他心里有个人,就是林徽因。其实金岳霖不娶,不代表他没有女朋友。
(8)、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9)、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10)、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11)、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
(12)、《偶然》是现代诗人徐志摩于1926年5月创作的一首诗词。此诗主要是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切感悟,诗人于其中表达了对爱与美的消逝的感叹,也透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的眷顾之情。此诗并非只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充满情趣哲理。全诗两段十行,上下节格律对称,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13)、除开这个外,林徽因和当时的名媛们相比,她的性格更为坦诚,敢做敢为。对文学和艺术上的兴趣非常浓厚,她争强好胜,身上缺乏一种娴静的品质。再加上她开沙龙聚会也好,向徐志摩学写诗也好,这在当时的妇女们看来,都是不守妇道的行为,因此她的特立独行,让她成了妇女公敌。
(14)、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如夏花一样绚烂
(15)、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6)、三个人的交情也很深,以至于后来金岳霖为了方便串门,干脆搬到林徽家隔壁和她做起了邻居。在金岳霖眼里,林徽因不论是才华,还是人品,都让他欣赏不已。林徽因的才华自然是天下共知,就连胡适都说她是“中国一代才女”。
(17)、朱自清曾说:“节奏是诗歌灵魂。”纵观整首诗歌,形式整齐,结构完整,节奏流畅,韵律和谐,从第一个字到最末一个字,几乎是一气流走。全诗一共四小节,分别代表诗歌的“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在这四部分中,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等待过程中时间的推移由紧张变得平静,由兴奋变得忧伤,由轻快变得沉重,由希望变成失望,甚至绝望,最后情感逐渐冷却。
(18)、我来献全盘的爱给你,我的身体,我的灵魂,完全是你的,一团火热的真情,整个儿给你,
(19)、由于徐志摩在爱情婚姻生活中的不如意,加之他天性中所具有的那种浪漫,使得他对美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可以说,他向往美,追求美,但是他不亵渎美。他的诗歌就是从他的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一股股的清泉,他的思想是那么的纯净单纯,他的情感是那么的真挚热烈,他的情趣是那么的高贵典雅。他没有传统文人诗歌中的那种低俗情调,也没有时下一些诗歌的那种下三流的味道。他的身上,具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士大夫的情怀,这样的情怀,贯穿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成为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人的心灵。我们来看看他有名的短诗《莎娜扬啦》。这儿没有过多的铺排,没有华丽的词藻,而是抓住一个特定的镜头,一个特定情境下女子的娇羞状态,将女性的美充分的展示出来,让人们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深切的体会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爱情的幸福与甜蜜,面对自己的爱人时的那种娇羞与可爱,都在这一瞬间的一个特定的情态中表现出来,可以说出神入化、入木三分。
(20)、此诗并非只是简单的爱情诗,它更包含对人生的感叹。云与水相距万里,偶尔云倩影投影在波心上,可在转瞬间却又消失了踪影。航行在海上的舟在黑夜里相逢,然而各有各的方向,偶然相遇,却又匆匆离别。
3、徐志摩的现代爱情诗
(1)、即使命运叫您在得到最后胜利之前碰着了不可躲避的死,
(2)、我想和你互相浪费,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一起消磨苍老而精致的宇宙。——归渔《我想和你相互浪费》
(3)、这样一来,就有关于他们俩的风言风语传出来。偏偏林徽因又是极不肯向世俗妥协的人。所以她不仅没有和徐志摩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因为在病中觉得无聊,向徐志摩学习写现代诗。徐志摩一向欣赏林徽因的才气,对她写的诗自然赞不绝口。这也更给无聊的人增添了许多制造绯闻的材料。于是不明真相的人便信以为真。其实,林徽因把她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看得十分透彻。她在晚年时,曾对女儿梁再冰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4)、我不仅要爱的肉眼认识我的肉身,我要你的灵眼认识我的灵魂。
(5)、是的,“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就使有一天霹雳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这无疑是一种宣言,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作者和陆小曼的爱情曾经遭受了社会上许多人的非议,这首是也许就是这种心情的具体表露。
(6)、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说:“诗人也是一种痴情鸟,他把他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斯言有感而发也!
(7)、朗诵到以下,诗情起变化了,朗诵者也要读出感情变化:
(8)、年轻的时候,她也一样是要去屠龙的少年,手里有光与剑,有过中二与狗血的想象,做过五彩斑斓的文学梦。但是后来龙死了,少年却变成了龙。——阿放先生·知乎
(9)、全诗以康河为中心营造意境一一精挑美丽、温馨的意象,织成浪漫唯美的意境;这意境蕴藏着他的英国梦、康桥恋一一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沉淀着我彩虹般的梦。寻梦? 撑一只长篙,向深草更深处漫溯一一满载一船星辉,在此高潮处本应放歌!一一但,我不能放歌一一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连夏虫也懂我心一一康河再美,也是母校的;我真正的初恋就让它沉淀在这清泉里吧。于是,我轻轻的来一一不打拢母校的美;我悄悄的走一一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宁馨儿”带回老中国会死掉的。
(10)、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11)、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2)、我想去一个地方,和你或者是自己,看风吹麦浪。——佚名
(13)、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14)、你看我活着不能没有你,不单是身体,我要你的性灵,我要你身体完全的爱我,我也要你的性灵完全化入我的,我要的是你绝对的全部——因为我献给你的也是绝对的全部,那才当得……
(15)、另外,《雨巷》中重复较多,有的段落内容疏离,比如前三段,尽管适合忧愁情感,也难免显得空泛。
(16)、你看我活着不能没有你,不单是身体,我要你的性灵,我要你身体完全的爱我,我也要
(17)、我不敢说,我有办法救你,救你就是救我自己,力量是在爱里;再不容迟疑,爱,动手
(18)、我今天买了两打鸡蛋,学你用白水煮煮,但是不及你做出来的好吃。——三毛《稻草人手记》
(19)、曾编入《志摩的诗》。原载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写于1924年12月30日。
(20)、人生正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不变的人生轨迹,相遇是偶然,但人生的彼岸却是必然。人生的旅途有许多的偶然,转角遇到的爱,相逢结下的缘,可这偶然的爱与缘都只是昙花一现,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随后各自再度回归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继续前行。
4、徐志摩的爱情现代诗词
(1)、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见你。这不是因为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越洋情书》
(2)、徐志摩是民国文坛的一颗明星,他不仅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还在散文方面独树一帜,卓有成就。徐志摩的散文多品有很多,大多收录在他的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和《秋》中,其中徐志摩《落叶》是他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
(3)、近代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陈梦家《纪念徐志摩》:“《偶然》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4)、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5)、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6)、《月下待杜鹃不来》是一首美丽的现代爱情诗,亦是一首多情的伤春曲,描绘了在春夜月下,在桥边,诗人待情人而不得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当时的一番愁绪。全诗共四节,格律对称,珠润玉圆,朗朗上口,且多有叠字,节奏优美,同时以鹃鸟这一意象串连诗中的悲剧情结,亦增强了诗境的忧郁氛围。
(7)、《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
(8)、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争取,非特求免凶残之痛苦,实求良善之安顿,求人格之
(9)、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10)、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冯唐《可遇不可求的事》
(11)、“螺钿”一词,想来,这该是诗人身边桥栏上的装饰吧,久等不来而只好数螺钿波纹来打发时间,可见等待之漫长而无聊赖啊。接下来的两句更是写出了久等不见心中的无奈凄凉。“倚暖了石栏的青苔”足见等待之久,“青苔凉透了我地心坎”,一“暖”一“凉”,一个痴情等待的形象就跃然于眼前了。
(12)、相对来说,《再别康桥》就丰满许多。诗人以不同景物抒发复杂、矛盾的情感,不愧天才诗人和情圣!
(13)、原为《沙扬娜拉十八首》,编入《志摩的诗》(中华书局1925年版),1928年新月书店重印时作者删去前17首,仅留最末一首,题作《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据台湾时报文化公司1980年2月30日版《徐志摩诗文补遗》约写于1924年夏与泰戈尔访日之后。
(14)、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
(15)、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16)、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17)、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
(18)、我将于茫茫人海寻访我唯一灵魂的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9)、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
(20)、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潮处,高音)
5、著名爱情现代诗徐志摩
(1)、月儿娇羞隐身,诗人还是要问,问月儿“昨宵在此勾留”时,“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呵呵,久等不来,可还是不肯死心呢,还要再继续等下去。所以,“听远村寺塔的钟声,象梦里的轻涛吐复收,省心海念潮的涨歇,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这一节是诗人回到自己身上了,由钟声而引发联想回忆,心潮起伏。这里,又是一个眼光迷朦而陷入回忆之中的诗人形象了。
(2)、初雪琴韵解读《姓氏文化》之姓、氏、名、字、号
(3)、首先,说说林徽因和徐志摩。林徽因认识徐志摩的时候才16岁。出于对文学的喜爱,在林徽因眼里,徐志摩的才华使她非常亲近。她常常用英文背诵徐志摩的诗歌,而徐志摩也视林徽因为知己。两个年轻人流连于异国美丽的风景中,很难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惜,徐志摩是有妇之夫。这个现实最终让林徽因放弃了这段感情,最终与成熟稳重的梁思成走进了结婚殿堂。
(4)、胡适,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5)、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6)、一张南北不挑的嘴,一个粗细全收的胃,酸甜苦辣都爱,鲜香咸臭都收。——巩高峰《十八岁出门吃饭》
(7)、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8)、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9)、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私晕里,一涡半转,
(10)、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一首诗歌,总体上必须是有机的,具各整体性的,但内部却允许并且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张力。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打个比方,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11)、此诗写于1923年3月,最先发表于1923年3月29日《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学习时遇到了当时正在欧洲游学的林徽因,被林徽因的才气及美貌所倾倒。
(12)、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一切有我在,一切有爱在。
(13)、这世间所有痴情都曾被当做笑话,有趣的是,总有非比寻常的人将这些曾经的笑话,变成传说。——佚名
(14)、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每节的第第四句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15)、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16)、我将于茫茫人海寻访我唯一灵魂的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7)、当代自由诗人严文科《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作者在一个完全虚化的时间副词的题目下写出一首如此灵动的小诗。这首对人生、对情感有着深切感悟的诗,诗人表达了对爱与美的消逝的感叹,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的眷顾之情。”
(18)、徐志摩出身于富商之家,2016年求学京津,在老师梁启超的引荐下,2018年留学美国,他向往的浸淫着的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博爱的理想与文化。这期间,她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并且还登报广告。他获美国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为了追随罗素又赶到英国,在剑桥大学当旁听生。真是奇缘一一在这里,他偶遇以前就认识、刚16岁、来剑桥游学的林徽因。他苦追林才女,追得绯闻满天飞。后来,小林同学与小梁同学订婚,双双到美留学。失恋的志摩诗人,转追老同学的妻子陆小曼。再后来,为了要去给林徽因在京作学术演讲献花,半途飞机失事身亡。
(19)、据金岳霖的好朋友杨步伟在《杂记赵家》中记载,1920年的一天,金岳霖特意找到他说有要事相商。具体什么事,非要他上门再说。由于杨步伟是妇科医生,再加上金岳霖说得支支吾吾,杨步伟以为是他的西洋女友怀孕了,所以上门后还特别留意了一下对方的肚子。
(20)、此诗是一首春夜月下待情人而不得的歌,是一首美丽的爱情诗,亦是一首多情的伤春曲。桥边,青苔上,一只多情的杜鹃,在等待情人的约会,情人迟迟不来。思之深,盼之切,念之苦,一番愁绪,涌上心头,爬满眉头。
(1)、这也更给无聊的人增添了许多制造绯闻的材料。于是不明真相的人便信以为真。其实,林徽因把她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看得十分透彻。她在晚年时,曾对女儿梁再冰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2)、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3)、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4)、审视徐志摩的人生轨迹,再看看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诗歌创作都在诠释着他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对自由的热切期盼、对美好爱情的热切向往。可以说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情感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很大的关系。作为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徐志摩,他的婚姻上的不幸,爱情上所遭受的挫折,以及他对爱情的苦苦追求,都在他的诗作中多有体现。可以说,他的三次爱情婚姻生活,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或者说,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与他的这种爱情生活是分不开的。过去,我们处于政治上的考量和受传统思想的认识的影响,对徐志摩的爱情生活多有贬义,对他的爱情诗歌也多有微词。近年来,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成就以及他的爱情生活都有了更多地认识,对他的爱情诗的价值和艺术成就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说,徐志摩不仅仅属于他那个时代,他的那种对美的不懈的追求,他的那种对自由爱情的热切向往,他的对诗歌格律的不遗余力的提倡,即或是在今天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5)、即使命运叫您在得到最后胜利之前碰着了不可躲避的死,我的爱!那时您就死。因为死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一切有我在,一切有爱在。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6)、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7)、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
(8)、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9)、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张小砚
(10)、在失意时终会明白,有些热爱如若无法代替,那么有些坚强必将绝处逢生。——佚名
(11)、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
(12)、你看我活着不能没有你,不单是身体,我要你的性灵,我要你身体完全的爱我,我也要
(13)、我不仅要爱的肉眼认识我的肉身,我要你的灵眼认识我的灵魂。
(14)、“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此一节写久等不来,青苔变暖心儿凉透,诗人只好抬头跟月儿说几句;可是月儿却像害羞的新娘,用云儿遮住了她的美丽容颜。志摩对新娘情有独钟,此处以新娘因害羞而用锦被掩盖光艳面容来比喻彩云遮月,与《再别康桥》中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样,令人叫绝。
(1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6)、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17)、徐志摩处在一个贫困的国度最黑暗的年代,他满怀着“美”的希望,在时代的夹缝中苦苦追寻着理想的光芒,但都如海滩上的鲜花,一朵朵在瞬间枯萎。他的歌喉,在“生活的阴影”逼迫下,最后变得暗哑、干涩。即使早期一些诗,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等,虽然那么轻柔,那么飘逸,但仔细体味,也无不让人感伤。写于1926年的《偶然》,也是一样,诗的深层信息中荡漾着淡淡的哀伤。诗人无意投身时代火热的斗争,也无意于表现所谓的“时代本质”,但时代的苦难,也同样曲曲折折地映射在一个真纯诗人的心灵深处。
(18)、> 徐志摩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 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钟上 枯死——你在哪里? 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 我要你火焰似的笑, 要你灵活的腰身, 你的发上眼角的飞星; 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围中, 像一座岛, 在蟒绿的海涛间,不自主的在浮沉…… 喔,我迫切的想望 你的来临,想望 那一朵神奇的优昙 开上时间的顶尖! 你为什么不来,忍心的!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 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 教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 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 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 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 妒与愁苦,生的羞惭 与绝望的惨酷。 这也许是痴。竟许是痴。 我信我确然是痴; 但我不能转拨一支已然定向的舵, 万方的风息都不容许我犹豫—— 我不能回头,运命驱策着我! 我也知道这多半是走向 毁灭的路,但 为了你,为了你, 我什么都甘愿; 这不仅我的热情, 我的仅有理性亦如此说。 痴! 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维 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 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 她的一滴泪, 她的一声漠然的冷笑; 但我也甘愿,即使 我粉身的消息传给 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 一只地穴里的鼠,一条虫, 我还是甘愿! 痴到了真,是无条件的, 上帝也无法调回一个 痴定了的心如同一个将军 有时调回已上死线的士兵。 枉然,一切都是枉然, 你的不来是不容否认的实在, 虽则我心里烧着泼旺的火, 饥渴着你的一切, 你的发,你的笑,你的手脚; 任何的痴想与祈祷 不能缩短一小寸 你我间的距离! 户外的昏黄已然 凝聚成夜的乌黑, 树枝上挂着冰雪, 鸟雀们典去了它们的啁啾, 沉默是这一致穿孝的宇宙。 钟上的针不断的比着 玄妙的手势,像是指点, 像是同情,像的嘲讽, 每一次到点的打动,我听来是 我自己的心的 活埋的丧钟。
(19)、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唉,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我可忘不了你,那一天你来,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见了光彩,你是我的先生,我爱,我的恩人,你教给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看不见;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别亲我了;我受不住这烈火似的活,这阵子我的灵魂就象是火砖上的熟铁,在爱的槌子下,砸,砸,火花四散的飞洒……我晕了,抱着我,爱,就让我在这儿清静的园内,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头顶白树上的风声,沙沙的,算是我的丧歌,这一阵清风,橄榄林里吹来的,带着石榴花香,就带了我的灵魂走,还有那萤火,多情的殷勤的萤火,有他们照路,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听你在这儿抱着我半暖的身体,悲声的叫我,亲我,摇我,咂我,……我就微笑的再跟着清风走,随他领着我,天堂,地狱,哪儿都成,反正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这死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五百次的投生?……自私,我知道,可我也管不着……你伴着我死?什么,不成双就不是完全的“爱死”,要飞升也得两对翅膀儿打伙,进了天堂还不一样的要照顾,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没有我;要是地狱,我单身去你更不放心,你说地狱不定比这世界文明(虽则我不信,)象我这娇嫩的花朵,难保不再遭风暴,不叫雨打,那时候我喊你,你也听不分明,——那不是求解脱反投进了泥坑,倒叫冷眼的鬼串通了冷心的人,笑我的命运,笑你懦怯的粗心?这话也有理,那叫我怎么办呢?活着难,太难就死也不得自由,我又不愿你为我牺牲你的前程……唉!你说还是活着等,等那一天!有那一天吗?——你在,就是我的信心;可是天亮你就得走,你真的忍心丢了我走?我又不能留你,这是命;但这花,没阳光晒,没甘露浸,不死也不免瓣尖儿焦萎,多可怜!你不能忘我,爱,除了在你的心里,我再没有命;是,我听你的话,我等,等铁树儿开花我也得耐心等;爱,你永远是我头顶的一颗明星:要是不幸死了,我就变一个萤火,在这园里,挨着草根,暗沉沉的飞,黄昏飞到半夜,半夜飞到天明,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见天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那是你,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夜,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一点……
(20)、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
(1)、有的研究者认为,《偶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很飘忽、了无痕迹”,“把什么都看得很淡,都看成无足轻重,无可无不可,把火热情怀与旺盛的生命,都化作轻烟”。这样的结论,不能说全错,但也不能说全对,因为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研究者对《偶然》这首诗的表层信息的领会上的。而一首诗永久的魅力却来自它的深层信息,《偶然》的深层信息传达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是飘逸的也是轻淡的。——它是诗人充溢着灵气的灵魂在瞬间弹出的心音,单纯的音符中回荡着悠长,典雅的美感中起伏着骚动,飘逸的情调中蕴藏着深邃……
(2)、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3)、《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4)、徐志摩在这样短短的小诗中,用了那么单纯的意境,那么谨严的格式,那么简明的旋律,点化出一个朦胧而晶莹,小巧而无垠的世界。我们漫步在这个世界之中,生发出多少人生的慨叹,多少往事的追怀,多少往事的回味,……但,并不如泣如诉,更不呼天抢地。我们只是缓缓而有点沉重地漫步,偶尔抬头仰望,透过葡萄架或深蓝的云彩,恰有一朵流星飞逝而过,我们心中,升起了缕缕淡淡的哀伤。但仍然漫步,那缓缓而又有点沉重的足音,如一个“永恒”,驻留在夜的天空。
(5)、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
(6)、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7)、那时我们还年轻。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我们来到山崖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我们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其实啥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以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北岛《青灯》
(8)、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
(9)、现代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诗人卞之琳《徐志摩诗集》:“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10)、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11)、传统士大夫思想对徐志摩思想以及爱情诗歌的影响
(12)、这是人生的无可奈何,但也是人生最好的选择,心中无所牵挂才能继续前行,前路还有更多的偶然,若每一个偶然的相遇,都驻足相伴,心的牵挂,那人生将偏离轨迹,亦无法到达必然的彼岸。
(13)、在这一时段里,徐志摩婚后也为了维持败家娘们陆小曼的开销,在北京和上海的几所大学里忙于拼命。试想,都是忙到连喝茶的功夫都没有的人,还谈什么纠葛呢?不过,婚后的林徽因和徐志摩,还真闹过一场绯闻。1930年,由于病情加重,在医生的建议下,林徽因不得不辞去东北大学的职务,一个人回到北京在香山疗养。当时,有不少文人学士前往探望林徽因,其中去得最勤的就是徐志摩。
(14)、在这儿,作者拿云和水作比喻,恰切的说明了恋爱中的男女相互吸引,相互爱慕的精神状态。白云让我们感到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感受到了他的轻盈飘逸。信手拈来,恰当贴切。
(15)、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则向世人宣示:“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我不仅要爱的肉眼认识我的肉身,我要你的灵眼认识我的灵魂。
(16)、徐志摩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中,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17)、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8)、“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诗人由回忆又回到眼前之景,只见水波粼粼夜色冥冥,伊人不见而只有思念悠悠。“她到底在何处呢?因何久等不来?”诗人陷入深深的茫然思想中。夜色已深春风渐冷,飕飕冷风吹落柳絮飘飘榆钱斗斗,更添无限惆怅伤感,而“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19)、现代作家夏墨《情丝·现代诗中的美丽与哀愁》:“徐志摩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20)、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不虚此行呀/开放在你眼前/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